重大感染性疾病流行动态与可喜进展突破
重大感染性疾病流行动态与可喜进展突破
2023年,多种传染病呈现出不同的流行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流行结束,但年末我国呼吸道感染呈小的流行高峰,提示传染病依旧需要高度关注。同时,全球在感染性疾病领域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在预防方面,我国开发多种新冠疫苗,此外,WHO推荐第二种疟疾疫苗R21用于儿童疟疾的预防。在治疗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新型药物的上市,包括舒巴坦/杜洛巴坦用于治疗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瑞扎芬净用于治疗念珠菌血症及侵袭性念珠菌感染,以及口服微生物群疗法Vowst(SER-109)预防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CDI)。此外,研究者们证明了含贝达奎林方案短疗程治疗结核病的疗效。与此同时,不断有研究发现肿瘤内微生物组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为推进肿瘤干预措施提供新的方向。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进展
1.1 WHO宣布新冠流行结束
2023年5月5日,WHO总干事谭德赛在日内瓦宣布,COVID-19不再构成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
截至2023年4月30日,全球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数超过7.65亿,死亡病例数超过690万。根据WHO发表的区域性统计报告结果显示[2],自2022年1月10日至2023年4月3日,COVID-19疫情整体呈现下降态势。2023年4月3至30日,全球共报道了近280万新发病例和1.7万多死亡病例,与前28 d相比,分别下降了17%和30%[2]。
然而,COVID-19不再是“全球突发卫生事件”,并不代表新冠病毒完全消失。为了更好指导各国由突发事件应对向COVID-19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的过渡,WHO发布了《2023-2025年COVID-19战略防范和应对计划》,该计划旨在指导各国在更新COVID-19监测政策时需要考虑的基本行动。委员会一致认为,现在是将COVID-19作为一个持续性的健康问题进行长期管理的好时机。
1.2 长新冠凸显及其相关研究
长新冠是指尽管进行了治疗,但患者在确诊新冠病毒感染4周后仍出现肌肉酸痛、疲劳、头痛、注意力分散、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3, 4, 5]。由于长新冠的首发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因此诊断前必须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的疾病,并且患者在感染早期聚合酶链反应(PCR)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4]。据统计,10%~20%的COVID-19患者会发生长新冠,大多数发生在曾患有轻度急性的COVID-19患者中[6],其中住院患者发病率为50%~70%,非住院患者发病率为10%~30%[7]。
目前关于长新冠的病理生理学尚不清楚,可能的原因包括:病毒持续存在[8, 9, 10]、高凝状态和器官损伤[11, 12, 13],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4, 15]。Wong等[16]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将上述假设整合到一个途径中,发现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通过减少血清素前体(色氨酸)的肠道吸收、影响血清素的储存,以及增强血清素周转率等途径降低外周血清素,从而抑制迷走神经,最终导致海马受损,影响记忆。此发现为长新冠相关的神经认知症状提供了可能的解释,并为进一步治疗和干预提供了可操作性。
长新冠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可能对某些人群有效[6,17, 18]。此外,一些病例报道提示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治疗可预防长新冠[19]。总之,将较新的治疗方案快速进行临床试验,有利于用于长新冠的管理和治疗。
1.3 我国新冠疫苗与药物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1.3.1 新冠疫苗研究
疫苗是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WHO和各国正在积极开发疫苗研发。据WHO统计,截至2023年3月30日,处于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有183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有199种;已有39种新冠疫苗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其中来自中国研发的有18种,包括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表1)。
2023年,mRNA疫苗得到了快速发展。云南沃森生物研发的“RQ3033疫苗”是我国首个基于完整Ⅲ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通过免疫原性桥接临床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mRNA疫苗。临床数据显示,≥18岁人群在接种此疫苗14 d后,针对XBB.1.9.1的中和抗体水平达622.73,较基线水平增加35.21倍[20]。石药集团的新冠病毒二价(XBB.1.5+BQ.1)mRNA疫苗(SYS6006.32)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此疫苗对EG.5和XBB.1.5突变株具有很高的免疫原性,中和抗体水平分别是免疫前的48和34倍,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1]。
除了mRNA疫苗得到了显著发展,新冠病毒重组蛋白疫苗也得到进一步研究。神州细胞自主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4价疫苗(SCTV01E)是全球首个四价新冠疫苗。一项Ⅲ期试验结果表明,接种SCTV01E的受试者针对奥密克戎(Omicron)BA.1变异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水平(GMT)比基线增加了28.06倍;针对Omicron BA.5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增加了21.11倍;针对德尔塔(Delta)的GMT增加了6.63倍,显著高于BBBIP-CorV和SCTV01C[22]。威斯克生物的威克欣重组三价新冠病毒(XBB+BA.5+Delta变异株)三聚体蛋白疫苗(Sf9细胞)(WSK-V102C)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接种14 d后,该疫苗针对XBB.1、XBB.1.5和XBB.1.9.1变异株感染引起的症状性COVID-19,保护效力为93.28%,且安全性良好[23]。此外,丽珠集团的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二价(原型株/Omicron XBB变异株)疫苗(CHO细胞)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后14 d中和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接种后28 d仍维持在相当水平,对XBB.1.9.1的活抗体水平为407.9,显著优于对照原型苗V-01[24]。
1.3.2 抗新冠病毒药物研究
目前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研究主要围绕刺突(S)蛋白、3CL蛋白酶和RNA聚合酶开展,其中以3CL蛋白酶抑制剂和RNA抑制剂为代表的小分子药物靶点相对保守,成为目前主要研发方向[25]。
我国已经批准的新冠病毒特效药有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阿兹夫定、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VV116)和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先诺欣),其中VV116和先诺欣是2023年紧急批准使用的。VV116在中国Omicron感染受试者中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首次核酸检测阳性5 d内接受VV116治疗的感染者中,核酸转阴时间为8.56 d,短于对照组的11.13 d[26]。此外,研究显示VV116的疗效不劣于奈玛特韦/利托那韦,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7.3%比67.4%)[27]。2023年1月29日,国产首款靶向3C样蛋白酶的抗新冠病毒新药先诺欣获批上市,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先诺欣可有效缩短轻中型成年COVID-19患者的病程,快速、大幅降低病毒载量。首次用药至相关症状完全消除时间缩短约1.5 d,其中重症高风险组缩短约2.4 d,在5 d完整的疗程治疗后,先诺欣病毒载量下降约96%,核酸转阴时间缩短约2.2 d[28]。
2 2023年末我国呼吸道感染流行
2023年底,我国呼吸道疾病明显激增(尤其是儿童),多重呼吸道病原体呈交替或共同流行趋势,但根据疾病控制中心的多病原监测显示,2023年冬季流行的呼吸道疾病病原体与往年类似,包括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新冠病毒,并没有新的病原体流行,与WHO之后发布的声明结果一致[29, 30, 31]。
流行特征显示,在2023年冬季,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检测到的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甲型H1N1、甲型H3N2、B型Victoria系、B型Yamagata系、其他亚型)、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对于住院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常见病原体依次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及腺病毒等。此外,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共感染病原体,其中甲型H3N2流感病毒与肺炎链球菌的合并感染情况较为常见[32]。
人群分布方面,幼儿主要感染的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和腺病毒,而儿童则以流感病毒为主,成人和60岁及以上的群体同样以流感病毒为主要感染病原体。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末,中国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明显增多,显示出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交替或共同流行趋势[33]。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此次流行的病原体都是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其流行存在大小流行的周期性,而换季引起的气候变化会增加其易感性;(2)COVID-19流行期间防控措施的取消也大幅度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由于长时间的隔离,COVID-19大流行期间,其他病毒和细菌的传播急剧减少,导致人们对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其他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缺乏免疫防御能力。人群尤其是儿童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免疫负债(immunity debt)”形成,为这些病原体卷土重来时的大规模暴发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免疫负债导致的感染人数增加情况在全球普遍存在[29]。
针对这一特殊的流行现象,专家们提出了《多重病原体流行期间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专家共识》[32]。该共识强调规范诊治和精准施策的重要性,旨在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危害,并为医疗工作者提供科学的指导。其中,特别强调了对不同年龄段和易感人群的重点关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避免耐药性的增加,并且推荐在季节性流行期间加强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疫苗接种,以提升群体免疫水平,减少感染率。
总之,2023年中国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流行情况反映了一种由多因素导致的复杂场景,其中“免疫负债”是一个重要的讨论点,而根据国内外主流观点,这种“免疫负债”虽然会造成传染病在前期防控措施改变后出现发病率上升,但并不代表人体免疫系统受到不可逆损伤或失去相应免疫力[29]。所以通过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依然能够妥善应对未来可能的呼吸道感染,确保公众健康安全。
3 从RTS到R21:控制疟疾的新希望
过去20年,疟疾控制取得了重大进展,疟疾病例减少了近1/3,疟疾死亡发生率下降了一半以上[34, 35]。然而,在撒哈拉以南许多非洲国家,疟疾仍然是幼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对青蒿素部分耐药的恶性疟原虫不断发展,按蚊媒介逐渐进化出对杀虫剂的生理和行为抗性,使得疟疾的防治面临新的困境,疟疾的控制急需新的方法[36]。
因其庞大的基因组、复杂的生命周期,以及其免疫靶标的阶段特异性,疟原虫感染很难用有效的疫苗解决[36]。但针对这些不同阶段的多种疫苗工作一直在进行。有关RTS,S/AS01疫苗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儿童和婴幼儿,RTS,S/AS01疫苗有效接种率分别为55.8%和31.3%,在接种疫苗后的1年内,儿童和婴幼儿的疟疾患病率都有所下降[37]。2022年7月,RTS,S/AS01(Mosquirix)成为第一个被WHO批准的疟疾疫苗,该疫苗作用于红细胞前期,以环子孢子蛋白为作用靶点,针对寄生虫生命周期的子孢子或肝脏阶段产生免疫应答[36]。疫苗作为一种预防疟疾的补充手段,显著降低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儿童疟疾乃至重症疟疾的发病率,配合化学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疟疾的病死率[36]。上述结果说明,尽管疫苗提供的保护作用及保护持续时间有限,但总体而言该疫苗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有助于减轻疾病负担。
R21疫苗是第二个通过Ⅲ期临床试验的疟疾疫苗,该疫苗与RTS,S/AS01拥有相同的靶点,但在环孢子蛋白结构和佐剂选择方面进行了改进。这些改进不仅降低了接种剂量(从25 μg降至5 μg)[38],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在临床试验中,R21疫苗显示出更高的疗效,三剂次R21/Matrix-M™ 对于首次和多次临床疟疾发作疫苗保护率12个月均为75%[39]。考虑到RTS,S/AS01疫苗的高需求和有限的供应,尽管没有进行头对头实验对两种疫苗的优劣进行评估,WHO依然于2023年12月将R21/Matrix-M疟疾疫苗列入预认证疫苗清单,期待其能够弥补供需缺口,帮助人们免受疟疾的侵扰。
虽然这两种疫苗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但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它们的出现在人类抗击疟疾的斗争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第一个用于CDI的微生态药物上市
复发性CDI被认为是由于抗菌药物治疗后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状态,这种失调使患者易感染新的艰难梭菌,或再次感染原菌株。针对复发性CDI,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万古霉素、甲硝唑和菲达美素等抗菌药物治疗和粪菌移植,但治疗效果有限[40],因此人们一直尝试开发新的治疗方案。
SER-109是一种基于细菌孢子的口服微生物菌群疗法,从健康人群粪便纯化而来,平均含有大约50种细菌,通过重建肠道菌群,抑制艰难梭菌的生长[41]。2017至2020年美国和加拿大执行的一项关键Ⅲ期临床试验ECOSPOR Ⅲ纳入了182例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8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发现SER-109预防了88%的患者CDI复发,而安慰剂对照组预防复发的比例为60%;根据年龄和是否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分层分析,发现SER-109治疗后的复发率低于安慰剂[42]。2017至2022年的另一项Ⅲ期临床试验ECOSPOR IV纳入了263例患者,通过统计SER-109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和CDI累计复发率来评估安全性。结果显示,口服SER-109在复发性CDI和合并症高发的患者群体中耐受性良好,并且无论先前的复发次数和人口统计学如何,CDI的复发率都很低[41]。
2023年4月,Seres Therapeutics的口服微生物组疗法SER-109获批上市,商品名叫Vowst,用于治疗复发性CDI,这是FDA批准的首款口服粪便微生物疗法,Vowst的获批是微生物组疗法的里程碑,有望开启微生物疗法的新时代。
5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
5.1 瑞扎芬净
瑞扎芬净是一种新型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在结构上以胆碱氨基醚替代了阿尼芬净易发生化学降解区域的C5鸟氨酸残基上的半胱氨酸,增加了稳定性和溶解性。瑞扎芬净的半衰期较其他棘白菌素(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延长,因此不需要每天注射[43]。
瑞扎芬净表现出体外广谱抗真菌活性,克柔念珠菌、烟曲霉、黄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0为0.03 mg/L,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的MIC90为0.06 mg/L,都柏林念珠菌的MIC90为0.12 mg/L,近平滑念珠菌MIC90为2 mg/L,但对新型隐球菌的活性欠佳,MIC90>2 mg/L[44]。既往研究表明其药代动力学不受年龄、性别、人种及肝肾功能的影响[45]。
此前进行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已证实瑞扎芬净在治疗念珠菌血症和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有效性[46]。2018至2021年,研究者在15个国家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Ⅲ期临床试验(ReSTORE),结果于2023年发布[47]。该研究纳入念珠菌血症或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成年患者22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每周瑞扎芬净或每天卡泊芬净静脉注射治疗。主要终点是欧洲医疗机构(EMA)第14天的总体治愈率和FDA的30 d全因死亡率。结果表明瑞扎芬净组在第14天总体治愈率和30 d全因死亡率均不逊于卡泊芬净组(59%比61%,24%比21%)。此药物已于2023年3月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方案有限或没有替代方案的成人念珠菌血症和侵袭性念珠菌病,推荐剂量为每周1次,首次负荷剂量400 mg,然后每次200 mg。
5.2 舒巴坦/杜洛巴坦
舒巴坦/杜洛巴坦是由经典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以及对OXA酶存在抑制作用的新型二氮杂双环辛酮类化合物杜洛巴坦组成的双酶抑制剂复方制剂[48]。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是导致严重感染并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针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感染的治疗选择有限。体外实验表明舒巴坦/杜洛巴坦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展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MIC90为2 mg/L,敏感率为98.3%[49]。
进一步临床研究发现,舒巴坦/杜洛巴坦在健康成年人和复杂尿路感染或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中耐受性良好[50, 51]。同时舒巴坦/杜洛巴坦也显示出良好的肺上皮渗透性,此药物可用于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引起的肺部感染[52]。
2023年发布的一项Ⅲ期临床研究(ATTACK)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项专门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的病原体特异性随机临床试验[53]。该研究A部分旨在评估舒巴坦/杜洛巴坦对比多黏菌素在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感染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B部分是一项开放标签研究(仅限舒巴坦/杜洛巴坦),纳入了不耐受多黏菌素或对多黏菌素耐药的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感染患者。研究结果显示,舒巴坦/杜洛巴坦组患者的28 d全因死亡率低于多黏菌素组(19.0%比32.3%),且舒巴坦/杜洛巴坦的肾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多黏菌素(13%比38%),上述结果为新药的上市进一步提供支持。该药于2023年5月被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由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引起的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肾功能正常或轻中度损害患者,推荐剂量为1.0/1.0 g,1次/6 h,疗程为7~14 d。
6 贝达喹啉短疗程治疗结核
针对耐药性结核,长疗程治疗一直以来是主流方案,其疗程可长达20个月。但过长的疗程常造成患者依从性降低,从而导致治疗失败。近年来,短疗程治疗成为临床讨论和研究的热点。STREAM第一阶段研究已证实,含贝达喹啉9个月短疗程方案治疗耐药性结核的疗效不劣于WHO推荐的20个月治疗方案[54]。
对于药物敏感性结核,长期以来一直采取以利福平为基础的6个月疗程。既往研究表明,85%患者可用3个月和4个月的方案治愈,常规6个月方案存在导致大多数人过度治疗的可能[55]。2023年发布的一项开放标签、非劣效性2/3期研究中,研究者将674例利福平敏感的患者随机分组,接受标准治疗(异烟肼和利福平24周,前8周联用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或接受8周初始疗程,并视情况延长疗程,对顽固的临床病灶给予充分的治疗,对治疗结束后的转归情况进行随访监测,对少数复发患者使用标准化方案进行再次治疗[54]。共设置4个起始短疗程方案组,其中大剂量利福平-利奈唑胺组以及贝达喹啉-利奈唑胺组进行了非劣性评价。主要结局包括第96周时死亡,继续治疗或完成治疗时仍未发生活动性结核。结果显示,8周贝达喹啉-利奈唑胺方案初始治疗策略不劣于结核标准治疗,两组达到主要结局的比例分别为3.9%和5.8%,且这一策略的疗程更短,安全性良好。治疗策略是结核病控制的基础,短疗程治疗具有成本低、依从性好和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这对于进一步推进结核病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7 肿瘤微生物组
肿瘤治疗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中国恶性肿瘤患者的确诊率占全球的24%,死亡人数占全球的30%,均较高,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6]。在肿瘤研究中,基因突变和信号通路失调一直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但肿瘤微生物组并未被充分认识。2020年,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7种常见实体瘤的多达1 526个样本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实体瘤中含有细菌,这些细菌大多是存在于癌细胞内的“胞内菌”;并且这些细菌可能具有肿瘤特异性,不同类型肿瘤中具有不同种类的细菌[57]。
肿瘤细胞的胞内菌已被发现存在于多种肿瘤中,并在定植过程发挥作用[58]。细胞内细菌在驱动细菌入侵、诱导宿主损伤和逃避宿主防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58]。肿瘤细胞内细菌对肿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免疫反应的调节,肿瘤的发生、转移、耐药性,以及预后效果都受到其影响。2022年,西湖大学蔡尚团队首次证实乳腺癌组织中存在的多种胞内菌在肿瘤转移定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59]。这项研究是对传统肿瘤转移理论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广泛关注。同年11月,有研究人员发现在肿瘤中定植的细菌并非随机分布,这些细菌保护肿瘤免受免疫系统攻击,并帮助肿瘤在体内扩散[60]。然而,肿瘤内微生物群也可以介导免疫激活并产生抗肿瘤免疫。2023年6月,一项研究显示植物乳杆菌衍生的吲哚-3-乳酸通过促进H3K27ac与IL-12a增强子区域的结合,增加树突细胞IL-12a的产生,从而启动CD8+ 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61]。同样,正常组织内的一些细菌也能促进抗肿瘤免疫。一项中国的研究表示,正常组织的毛螺科细菌可酶解甘油磷脂,促进CD8+ T淋巴细胞免疫监视功能和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62]。2023年7月,中国学者根据肝细胞癌患者的微生物组在多样性和物种组成方面的显著差异,将肿瘤内微生物分为2种“肝型”,经多因素校正分析后发现,肝型A患者术后死亡、复发的风险约是肝型B患者的4倍和2倍,提示肝癌内微生物组很可能是独立于传统临床及病理特征之外的一种潜在的预后标记物,具有重要的预后评估价值[63]。同期,改变肿瘤内微生物群组成被发现可以调节癌症免疫治疗反应。食管癌链球菌的富集与肿瘤组织中GrzB+和CD8+ T淋巴细胞浸润呈正相关。接受粪菌移植链球菌的小鼠显示肿瘤组织中链球菌的富集,肿瘤浸润性CD8+ T淋巴细胞升高,并且对抗PD-1治疗有良好的反应[64]。这表明肿瘤内的微生物特征可以预测免疫治疗反应,并揭示肿瘤内微生物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临床应用。
此外,通过靶向微生物治疗肿瘤的想法也得到了验证。具核梭杆菌被发现定植于三阴性乳腺癌中,并能抑制免疫功能和促进肿瘤转移。但2023年有学者构建了一种细菌衍生的外膜囊泡涂层纳米平台,该平台精确靶向肿瘤组织,用于杀死具核梭杆菌和癌症细胞,从而将瘤内细菌转化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疗法中的免疫增强剂。这种基于微生物组的肿瘤逆转策略为癌症的有效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65]。细胞内细菌还可以被用作医疗干预或治疗递送的载体。例如,在小鼠模型中,沙门菌作为一种非致病性传递系统,将治疗性蛋白靶向到细胞质中,抑制肿瘤生长和减少肿瘤转移[66]。
总之,看似无菌的肿瘤可能带有独特的少量微生物组,细菌成分可能部分位于宿主肿瘤和免疫细胞内。未来可能会进行更多更深的研究工作,探讨肿瘤细胞内细菌,同时利用获得的知识推动新的癌症干预措施的发展。
引用:王雪婷,陈涛,熊璐颖,等. 2023年重大感染性疾病流行动态与对策[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4,17(1):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