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之江轩|在浙里看见文明中国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6-18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礼”,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承,但一个省份打造“有礼”品牌,在全国很少见。

6月13日下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工作推进例会召开。

会议强调,要把打造“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实践品牌这一重大课题,放到推进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推进。


这是浙江提出“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实践品牌后,对其深化培育的又一重要节点。


如此重视之下,更值得思考的是,浙江为什么要打造“有礼”?“有礼”的浙江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几年前,董绍林写了一首题为《斑马线》的诗,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讲述他因为感动于斑马线前的“礼让”而留杭创业,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生活在这里的故事。


前不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江永红在浙江采写《文明密码》,事后,他兴奋地说,不知不觉间成了一个“浙粉”,成了文明浙江的义务“宣传员”。


浙江,何以让大家一见钟情、日久生情?“浙江有礼”,或许是答案所在。


《文明密码》


“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从古至今,“礼”就是规范人们言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治理、展现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有礼”一直是浙江人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崇学尚礼、义利并举、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思想延续至今,“钱氏家训”“郑氏规范”“了凡四训”等深刻影响后人。


无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还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礼”都是一个好的承载与表述。


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的一体两面。在现代化先行、共同富裕示范的新征程中,人的现代化是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重要实现路径。


今年2月7日,“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被列入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十大标志性成果之一。培育“浙江有礼”文明品牌,正是浙江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的重要尝试。


推进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浙江有礼”省域文明实践,让浙江大地呈现正气充盈、彬彬有礼、温暖如春的幸福图景,就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也是浙江引领文明之先的传承创新。


由此可见,“有礼”的内容和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正是人们崇尚“有礼”,热爱“有礼”城市的重要原因。




翻阅《文明密码》这本书,不难发现,“浙江有礼”很生动具体。


众所周知,“礼让斑马线”是浙江很多城市的一道风景线,而这也是“浙江有礼”的文明行动之一。


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河西社区的党员青年志愿者和路桥派出所民警一起开展文明礼让宣传


作为“浙江有礼”的主要内容,“浙风十礼”涵盖了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


所谓“浙风十礼”指的是:大力倡导爱国爱乡、科学理性、书香礼仪、唯实惟先、开放大气、重诺守信等“六风”,崇尚践行敬有礼、学有礼、信有礼、亲有礼、行有礼、帮有礼、仪有礼、网有礼、餐有礼、乐有礼等“十礼”。


不论是“六风”还是“十礼”,最终落脚点还是人。


以人为本的初心也体现在今年推动“浙江有礼”的具体目标上——


2022年,全省文明好习惯养成率达83%,社会诚信度达95%左右,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1.3%,人均慈善捐款额达90元左右,每万人拥有活跃志愿者数达1200人......


正如江永红写道,文明城市的创建者是人,创建的过程不过是人的思想、人的实践的轨迹,是一条充满了人喜怒哀乐的故事的河流。


打造“浙江有礼”正是如此。




深入推进“浙江有礼”,如何推得顺、推得实?也是篇大文章。


与经济社会建设不同,“浙江有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可知可感,但更难量化。


因此,“浙江有礼”更需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深入人心、潜移默化。


在13日下午的推进会上,嘉兴作为唯一的地级市代表作了汇报。


推出“百座有礼地标、千场有礼讲堂、万人有礼代言”,动员群众参与全域文明典范创建,建设“排队一米线”“带走半瓶水”等“十个一”有礼城市……总而言之,让群众真实可感,是嘉兴不懈努力的方向。


嘉兴市两会期间,标有“带走半瓶水,节约不浪费”宣传语的小容量矿泉水成为焦点


见微知著。打造“浙江有礼”,我们需要不断延伸实践场域、凝聚实践主体、激活实践资源,使文明理念具备可感知的对象、载体与形态,也需要不断丰富群众的文明实践体验,将“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做得更加“有意思”“有趣味”。




不可否认,在打造“浙江有礼”省域实践品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对“浙江有礼”内涵和外延把握存在浅层化倾向,一些工作与实现人的现代化要求不适应;


推进机制上的多跨协同还不够,“浙江有礼”文明实践与经济、教育、科技、法制等部门的工作联动、政策协调不够;


现有改革举措穿透力、牵动性不够强,有些方面存在以重点工作代替改革的状况,改革味还不够,重点领域改革“一子落”,带动文明实践“全盘活”的效果不够明显;


一系列问题导致春风化雨、直抵人心的实践项目还不多,让群众在共享中共建的良性循环还未完全建立。


但“浙江有礼”的打造慢不得,也急不得。注重“潜移默化”,唯有缓缓流淌、慢慢渗入,才能深刻改变。


“有礼”的文明实践最终都是在一种润物无声、言传身教的价值熏染和发人深省的价值内化中展开,最终落化为一种自主自觉意识。要防止“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现象,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落细落小,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浙江有礼”作为新生事物,正不断以螺旋上升的姿态,扛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旗。


我们看到,一个更“有礼”的浙江,呼之欲出。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