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梦华录》里“活”的宋韵想到的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7-01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要问近来哪部剧全网最热,《梦华录》无疑能上榜。自开播以来,该剧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的常客,豆瓣评分一度奔8.8,成为年度现象级热剧。

虽然随着剧情的发展,围绕该剧的争议不断,口碑略有高开低走趋势,但大半个月来因《梦华录》泛起的涟漪一直没有散去。

值得关注的是,《梦华录》以宋代市民生活为背景展开,呈现的宋风宋韵令人赏心悦目,掀起了一波宋文化热潮。

走红的《梦华录》,对浙江传承发扬宋韵文化有着怎样的启示?

《梦华录》剧照




《梦华录》的底本,是元代杂剧家关汉卿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讲述了北宋年间,三个女性携手闯汴京,创业打拼,并收获各自的感情和感悟的故事。

在古偶剧、历史剧扎堆的今天,《梦华录》因何走红?

剧情扎实,演员演技在线,服装道具、取景构图等方面讲究,给观众留下了较好印象。

再细心观察,还能发现《梦华录》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享受外,还有一种文化价值感。

这部剧将宋代市井风貌、生活美学、历史文化等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烟火气又带着雅致感的宋代生活画卷,令人心向往之。

《梦华录》女主展示茶百戏


比如,第一集中,女主以“茶百戏”表演亮相,娴熟的“点茶法”成为“名场面”。点茶,是宋人饮茶的主流方式。茶文化是“雅宋”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不少网友评价说,“日本的茶道来源于宋朝!”“原来咖啡拉花的技艺,中国古人早就玩透了!”

此外,这部剧发生地之一就是宋时江南水乡钱塘,当中多次提到径山茶、塘栖等,这让不少浙江观众很“上头”。

其实,不唯《梦华录》,近年来,宋代题材相关作品频频“出圈”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不管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等以宋朝为背景的影视剧,或是在春晚舞台上走火的《只此青绿》《忆江南》等,因为以传统经典为灵魂,都令人欲罢不能。

真正能撑起一部好作品的,除了视觉享受,精神内核才是“硬核”实力。

这些作品能紧紧抓住观众眼球,正在于片中对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刻画。

今天,文艺创作如何紧紧抓住风口,“《梦华录》们”做了一把示范。



常常有人问:“我们为什么爱宋韵?”

延绵300多年的宋文化,把中华文明又一次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华夏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就是自信的理由。

近两年来,浙江锚定让宋韵文化传世流芳的目标,多次在重大场合提及推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去年8月的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刚刚结束的省党代会等,都关注到宋韵文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山之石”留给我们哪些思考?

其一,国风正流行,是流量密码,也是文化自信。对于此类作品,市场和群众有需求。这种需求,源于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渴望。

很多人爱“宋潮”、追“宋潮”,是因为将雅发挥到极致的宋文化,恰恰契合了当代人对诗意栖居的向往,对宁静致远的渴望。一贯敢于吃螃蟹的浙江,应该顺势而为,多出精品。

其二,知道“风口”在何处,更要具备站在“风口”上的能力。宋韵文化的深厚、高雅,要“活”起来,通过巧妙转化,应用在大众关心关注的地方,真正体现出它的现世价值。

要学习《梦华录》等“出圈”作品,挖掘、利用传统文化的经验。如何挖掘好内容?如何精准符合观众审美?又如何摸准传播的规律?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其三,多打造“拳头”产品,因为“毛毛雨”太过温柔,不解渴。无论是推出宋韵主题影视作品,还是举办相关活动,都要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提升规格、扩大规模,形成品牌效应。

前几天,“浙江宣传”发布了一篇宋韵相关文章《落子宋韵,浙江深思熟虑》,就有网友在留言中提到,期望浙江也能够出品依托传统文化“出圈”的影视剧,期待多出宋韵爆款作品。

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浙江的宋韵品牌,要靠持续的塑造和宣介,才能“立起来”“立得住”,“活下来”“活得久”。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他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这与总书记的指示完全契合——

强调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先“保下来”,再“活”起来,别让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深待闺中”。

让宋韵文化“活”起来,浙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方面,宋韵文化是浙江文化独特的文化标识,也是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的富矿。丰厚的历史资源,是我们产出好作品的底气。

临安城遗址(皇城遗址)


比如,目前浙江已探明两宋时期代表性文化遗存有南宋皇城、皇陵、绍兴宋六陵、窑址群等数十处,历史遗存丰富。

以杭州为例,作为南宋都城,宋韵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名人灿若星河,琳琅满目的遗风流韵就是进一步活化的家底。

另一方面,浙江宋韵文化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开启转换之路,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

像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其中的《宋画全集》,宋画资源丰富,足以作为打造新作品的基础。

浙江理应用好这座富矿。

当前,围绕着宋韵文化的挖掘、保护、提升、研究、传承各个环节,浙江已经下了一些力气,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要让宋韵文化进一步“活起来”,我们还缺少代表性、品牌性成果。

无论是严肃的理论成果,还是像《梦华录》这样能够成为大众饭后茶余谈资的作品,都让人流连。

一场更猛烈、更接地气的宋韵之风,令人翘首以盼。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