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凭啥撑起“丝绸之路周”?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7-10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两千多年前,一条古丝绸之路开东西方文明交流之先河;两千多年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的文博机构在杭州举办“丝绸之路周”活动。


7月8日,“2022丝绸之路周”在杭州拉开帷幕,这是由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连续第三年联合打造。


这届“丝绸之路周”有何看点?浙江为什么连续三年举办“丝绸之路周”?“丝绸之路周”如何更好走向世界?


让我们一起抽丝剥茧,看看个中乾坤。


“2022丝绸之路周”开幕式




与前两届相比,这届有明显不一样的特征。


契合“民族融合 共同繁荣”这一主题,今年“丝绸之路周”首次开启主宾省、主宾国概念,分别邀请青海省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作为主宾省和主宾国,以深入挖掘青海特有的丝路文化资源,充分展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丝路特色风情。


特别是,今年“丝绸之路周”的年度大展“西海长云:6-8世纪丝绸之路青海道”很有看点。含“金”量之高,难得一见。


形容这个年度大展时,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用了三个“第一”:


第一个关于吐谷浑的历史文化展览,也是第一个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展览,更是第一个聚焦海西吐蕃考古的展览。


红地宝花刺绣靴袜,唐,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为了精彩呈现,浙江联动了所有青海海西地区吐谷浑—吐蕃考古相关的机构,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三级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以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借来107件套重点文物,包括30多件珍贵的金银器,特别是有一批玛瑙、水晶、琥珀等,还是2018年都兰“3·15”大案缴获回来的重磅级文物。


据说,即使在青海省内,也从来没有这样汇集文物进行展览。


玛瑙十二曲长杯,唐,都兰县博物馆藏

以往的展览,展的是出土文物,但这次特展采用了大量技术还原手段,如风俗画卷还原、生活场景还原、墓室结构还原等。“西海长云”展厅就还原了乌兰泉沟一号大墓考古现场,这是近年来青藏高原吐蕃时期考古重大发现,曾入选2019年国家文物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至于这一墓葬中的隐秘暗格在哪里?里面藏着什么?这就要大家自己去发现了。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22丝绸之路周”活动安排,这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


活动期间,各参与方还将共同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博物馆推出“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展览,在青海省都兰县博物馆推出“丝路上的都兰:热水考古40周年回顾展”等一系列精彩展览。


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让文物流动起来、让文化交流起来,是浙江积极举办这届“丝绸之路周”的重要目的。




知道了这届“丝绸之路周”的看点以后,还有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三年都在浙江举办?


“丝绸之路周”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浙江兼具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结果。


早在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浙江恰恰与丝路有不解情缘。


浙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丝、茶、瓷等丝绸之路上的“抢手货”都是浙江“特产”。


浙江多地有着深厚的丝绸文化:


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坐落于此。
在宁波,宁波古港是记载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起点,自宋朝起,宁波就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和全国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
在湖州,当地的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迄今4000多年前的丝绸绢片,堪称“世界第一片丝绸”。


这些都意味着,浙江要担当起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的使命,是有条件、有底气的。在多方努力之下,2020年,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丝绸之路周”活动正式诞生,延续至今。


“2020丝绸之路周”众望同归展厅

“独行快,众行远。”对浙江来说,三年举办“丝绸之路周”,从来不是单打独斗、闭门造车,而是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始终在一个“合”字上狠下功夫。


比如,在活动内容上体现融合。


“丝绸之路周”的内容不局限于浙江,而是致力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和民族多元融合。因此,浙江联合英国、美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的近40家博物馆,共建“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联合丝路沿线20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发起《丝路沿线国家青年争做丝路文明传播者的倡议》......


比如,在平台打造上加强合作。


文化传播只唱戏、不搭台不行,搭临时棚子搞“一次性”的活动也不行。如今,“丝绸之路周”已成为浙江最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品牌之一,也成为了推动国际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合作的学术、组织、交流和传播平台,背后正是国家文物局以及省内外宣传、文旅等部门的共同努力。


再比如,在参与主体上汇聚合力。


受疫情影响,线下活动难以全面铺开。从2020年开始,“丝绸之路周”推出一国主导、国际组织参与、全球联动的活动模式,每年都吸引了全球20多个国家的200余家文化机构和数千万民众线上线下踊跃参与。




三年,只是一个起点。要把“丝绸之路周”办得更好,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那么,着力点在哪里?这就要回到举办“丝绸之路周”的初心。


其实,“丝绸之路周”就像是一扇窗口,向世界积极展示中华丝绸文化,“丝绸之路周”也像是一个舞台,世界各地的文化在舞台上展示、交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怎么把窗口扮得更靓丽,怎么使舞台更有影响,是浙江的文化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该怎么作答?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驼车走过,缩短了脚下的路途,也拉近了心灵的距离。这就是说,丝绸之路本身就具有全球化属性,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汇聚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


回到现在,尽管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我们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那就是不断地强化沟通、合作。我们仍然要以丝为媒、以文为桥,继续扩大丝绸之路“朋友圈”,深化各地在悠久岁月中结下的深厚友谊,传播好研究好阐释好璀璨的丝绸文化。


在这当中,浙江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浙江是中国丝绸博物馆所在地,自然要主动作为,与更多丝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一道,继续加强丝路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合作,打造国际学术平台和文化沟通平台,让丝路文化绽放新的更大光彩。


骑射形金饰片,唐,都兰县博物馆藏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讲好故事是硬核能力。


丝绸之路经历千年而不衰,依然能吸引世界关注,焕发新的生机,在于它发挥了文化本身强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直抵人心,能够激发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共鸣。


不管走多远,我们要抓住讲好丝绸之路好故事这个关键,把视野拓宽、把站位提高,站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努力把好故事讲到五洲四海,讲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心里去,充分彰显浙江担当。


我们相信,“丝绸之路周”一定会越办越精彩。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