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前的“里斯本丸”号,告诉我们什么?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2-08-31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二战期间“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莫利之女维尼。习近平指出,1942年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的感人事迹,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也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


一封信、一条船、一群人,一个80年前的故事又一次浮现在人们眼前。


实际上,这并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起“里斯本丸”号的故事。


在2015年访英期间,习近平主席就以这件事为例,强调中英两国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情谊永不褪色,成为两国关系的宝贵财富。


“里斯本丸”号(资料照片)



故事要从一条船讲起。


1942年10月2日凌晨,舟山东极。距离青浜岛三四海里处传来一声巨响,洋面上一艘巨轮摇摇晃晃沉入大海,船上人员和货物也一同坠入汪洋之中……           


船的名字叫作“里斯本丸”,当时它正载着1816名英军战俘、800名日本士兵,以及日本侵略者四处掠夺的大量布匹、食品、火炮和军用物资等从香港驶往日本。在途经东极青浜岛海域时,“里斯本丸”遭到美军潜艇鱼雷攻击而沉没。船上的日军在转移的同时,还不忘钉上木条封闭所有舱口,使得战俘们最终不得不冲上甲板,冒着被机枪扫射的风险跳海逃生。


舍命救海难,一直以来都是舟山渔民的传统美德。


当青浜岛、庙子湖岛渔民见此情景,198位渔民出动了46艘小船,来回65次,竭尽全力将幸存的384名落水战俘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还纷纷拿出衣服、饭食,为这些金发碧眼的“异乡人”安排住宿,不过仍有828名英国士兵被日军射杀或葬身海底。


后来,日军又上岛挨家挨户地搜查,包括莫利在内的381名英国战俘重新被押上日舰,但有3名英俘在渔民掩护下躲过了大搜捕。


由于这3位英国人被舟山人民安全送达重庆并回到伦敦,从而使得其他300多名“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免遭迫害。


或许,朴实的渔民们早已淡忘曾经的英雄壮举,但故事以“里斯本丸”营救事件之名,被历史铭记。




故事画上句点,但怀想从未停顿。


一段时期以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里斯本丸”营救事件曾被尘封多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逐渐被披露和提起。


英国作家雷尼为了揭开这段历史,专门寻访到当年“里斯本丸”的很多幸存者,在他们心目中难以忘却的,是那群把自己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海岛渔民。


2005年8月,佐敦在沉船海域向两个儿子讲叙当年获救的经过(洪晓敏摄)

英军老兵佐敦也是其中之一,他曾于2005年回到东极岛开启感恩之旅。后来,舟山人将一块东极石送到了佐敦的家里。


这些年来,中英两地都进行过不同形式的纪念“里斯本丸”营救事件的活动,比如——


2005年,舟山市“里斯本丸”事件历史研究会成立;
2008年,以“里斯本丸”营救事件为蓝本的电影《东极拯救》在全国公映;
2017年,纪念二战沉船“里斯本丸”事件暨英军官兵遇难75周年活动在舟山莲花岛举行;
2018年,《里斯本丸沉没》纪录片正式开拍;
2021年,在英国远东战俘广场附近的国家纪念园中,里斯本丸沉船纪念碑正式落成……


东经122°45′55″,北纬30°13′47″,这个救援点已然成为一个符号,荡漾开来的,是一直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珍贵记忆,还有珍爱和平的共同愿望。




救还是不救?这不仅是一道关乎生死的选择题,更是触及人类情感本能的“灵魂之问”。


“里斯本丸”营救事件是20世纪国际关系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在法西斯暴行之下,人类用正义驱散邪恶、以团结争取和平的斗争历程;也见证了在全球冷战时代,同舟共济的集体记忆怎样被封存和遗忘。


80年过去了,“里斯本丸”救援故事之所以仍能引发中英两国人民的强烈共鸣,恰恰说明人类拥有某些共同的价值基础。那些沉睡的历史符号一旦被唤醒,就会在人的内心深处泛起阵阵涟漪。


2009年8月,“里斯本丸”号沉船事件纪念馆开馆。(纪念馆现状)


进入21世纪第3个十年,某些国家的“冷战思维”正在死灰复燃。面对他人的危难,是挺身而出还是见死不救?面对别国的冲突,是劝和促谈还是隔岸“拱火”?面对人类的难题,是共渡难关还是以邻为壑?


“里斯本丸”救援故事以穿越时空的声音,生动回答了“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比喻人类命运共同体,“风高浪急之时,我们更要把准方向,掌握好节奏,团结合作,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不论是载有1800多名战俘的“里斯本丸”,还是当今世界这艘承载80亿人的万吨巨轮,中国都没有缺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巍然耸立。


从“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再到对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援助、远赴战乱地区开展维和行动,中国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并且还将继续在这条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是80年前那段历史和当今中国的默契之处,也是伟大民族走向未来应有的自信。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