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有“数”
新年临近,很多地方最热闹的就是赶集。
这两天,就有一场“赶大集”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那就是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虽然现在全国各地的文博会不少,但深圳文博会可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为啥说像“赶集”呢?因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都在这里有一个展区,展现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而且往往得提前大半年就开始准备,考虑展馆外形设计,参展企业遴选,展示内容也是精挑细选、“货比三家”,为的就是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打卡,吸引更多展商促成交易。
那么,这次展会,给大家“上新”了什么新奇体验?又传递了什么信号?
一
每届文博会,都有一个相对聚焦的主题。
据介绍,本届文博会的主题是“突出文化数字化战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位于10号馆的浙江展区,文化数字化是当之无愧的“主角”,30余家参展企业,均“手握”数字文化产品。
在序厅,由新华智云打造的“入画千里浙江,穿越古今江南”数字画卷缓缓铺开,“迎接”观众的不仅有诗画江南的青山绿水,还有许多“老朋友”,比如远古时代万年上山的农夫、跨湖桥的工匠、良渚的国王以及王羲之、李白、陆羽、苏轼等文化名人。观众可通过扫脸,生成自己的“数字分身”,进入数字画卷,感受“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的意蕴。
新华智云数字长卷
之江实验室的AI智能绘画,让观众体会了一把艺术创作的乐趣。只需要对画作进行文字描述,同时选择喜欢的风格,就可以生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可以说,在数字技术的“襄助”下,文化内容的生产、创造和传播方式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元,大众不再是文化的单向接收者,也成为文化的参与者。
同时,数字技术也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了“养生之道”。
比如,越生传媒展示的“中国近代文献数据总库”,包括7大分库和32个文献专库。这背后,是他们花了近十年时间打造的中国近代文献保护工程,先后征集近代文献超过15万种、30万册,目前已出版2000种、40余万册,不仅为这些文献“续了命”,也填补了近代文献在出版领域的历史空白。
此外,观众还可以看到千年前的“唐三彩马”如何从博物馆走出,在展馆飒爽英姿地奔跑;可以看到宋代《文会图》里的景色动起来,人物好似真的“活过来”;可以看到用元宇宙技术复原的南宋德寿宫,看宋人斗茶、斗蛐蛐、蹴鞠的闲适生活;看到虚拟数字人“谷小雨”第一次“出差”,在全国观众面前,将宋韵文化娓娓道来……
可以说,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传统文化变得不再高冷,而是以鲜活的面孔、亲切的姿态走入大众生活,让更多人有了去触碰和欣赏文化艺术的欲望。
二
虽然此次浙江展区备展时间不长,但是,这些文化数字化产品,可不是短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因为将文化成果、文化产品进行数字化,对文化资源进行采集、存储、分析、挖掘,是一项巨大工程。
如“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为万余套古画建立起精准数字化档案,就是“十七年磨一剑”,其工程之浩繁可想而知。
那么,问题来了,文化数字化为何非做不可呢?
过去有一种说法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很多文化创造者担心自己的心血湮没于历史风雨、社会动荡。数字化就为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存在”。
比如,2019年,在大火毁坏法国巴黎圣母院之后,带来重建希望的正是法国著名游戏公司育碧,他们提供了此前制作游戏时通过全景扫码建立起的3D数字模型,正是这份宝贵的数字档案,让巴黎圣母院将在2024年重新开放。
中国的实践也一直在路上。2001年起的十年间,我国先后启动了博物馆馆藏文物数据库、民间文艺基础资料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工程等。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复原的案例也不断涌现,文化数字化正在用科技镌刻中国记忆。
在“知乎”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提问:“每次逛博物馆感觉都看不懂怎么办?”这个困惑,相信大多数人都遇到过。展品年代久远,内涵很丰富、很深刻,专业性很强,因而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因此,如何让不说话的文物“动”起来、“活”起来,是传承与传播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也许大家还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一幅动感长卷《清明上河图》令参观者叹为观止。画中的人物和景致竟然“动”起来了,再现了当时繁华的城市生活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参观者纷纷赞叹其神奇,赞叹技术的力量。
可见,数字化不仅有利于丰富文化的表现力、增强文化的感染力,更有利于提升文化的传播力。
此外,数字化也让文化消费更加便捷。过去戏剧在剧院演出,观众要走进剧院看戏;电影在院线排档期,要走进影院看电影;交响乐在音乐厅演奏,音乐欣赏者要走进音乐厅。但现在,一部手机、一台网络电视甚至一件智能家具,就可以传播这些内容。
《笔墨当随时代》体感翻书
三
1995年,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预测:“数字时代已势不可挡,无法逆转。人类无法阻止数字时代的前进,就像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数字化的未来将超越人们最大胆的预测,数字化生存是人类要面临的最重要现实。”
如今,数字化已无所不在,数字化时代已然降临,它正撬动着诸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变革。文化数字化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今年5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为何这一战略还被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
那么,对于浙江来说,既是数字经济大省,也是文化大省,如何让二者“跨界融合”“强强联合”?透过这次展会,我们可以如何创新打法?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实文化专题数据库、做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做活文化体验平台。
文博会主会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图源:深圳特区报
先说建设文化专题数据库,这是文化得以赓续绵延的基础。但目前囿于尚未确立统一的标准和路径,导致文化数字化进展相对缓慢。因此,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及分类标准,让各个数据库像充电器一样,有一致的“接口”,显得尤为迫切。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数字技术,关联各类博物馆、科研院校等单位数据资源,搭建起更多的“知识殿堂”和“文化宝库”。
再说文化数据服务平台,这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产的重要一环。目前,“版权桥”应用可以为文化作品的版权登记、评估,提供确权、溯源等基础性、专业性服务。未来,可以依托应用,开发交易、分发功能,向文化企业、高校、独立设计师等,有序开放文化数据库,让数据“破壁”,让成果“破圈”。
最后说文化体验平台,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游览、欣赏需求,拉近文化与群众的距离,这是最终的目的。眼下,一些云展览、云演艺虽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仍停留在“网页化”阶段,仅将线下内容“平移”上线,观感不佳。这次文博会上,江苏展区的“5G飞越长江沉浸式体验馆”用前沿技术、以全新视角,带观众“一镜飞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13个省市,让雄奇秀美的长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些也是我们需要拓展和努力的方向。
在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引下,我们期待,文化传承保护水平更高,文化呈现方式更加多样,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文化传播更易为公众接受。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