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阵地运营的新解法
前不久,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笔者关注到,文件提出要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如今,市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中,不断满足基层公共服务需求。一些市场主体已经在向基层文化阵地“下沉”,不少地区也喝上了基层文化阵地市场化运营的“头口水”。
但是市场化的过程也伴随着不少质疑声。那么,文化阵地市场化运营,这条路子到底能不能行得通?是不是可以成为用好基层文化阵地的新解法?
一
基层文化阵地建得好是基础,用得好才是关键。
经过多年培育,浙江基层文化阵地的覆盖面已经非常广泛,比如农村文化礼堂已超过2万家,还有各类农家书屋、文化驿站等,建成了文化惠民网络。
但是,当前基层各类文化阵地到底用得怎样?情况并不十分乐观。比如有的阵地缺人气,建好后冷冷清清,有的阵地缺文气,活动不丰富、文化味不浓,还有的阵地缺鲜气,难以做到与时俱进,也打不出品牌和亮点。
种种问题的原因,在于部分基层文化阵地缺少专业运营人员、优质文化内容供给、专业化管理运行体系。
就比如说,2万余家农村文化礼堂中,能够配备专职管理员的还较少,个别地区的文化礼堂管理员年龄达到60多岁,这样的话,能满足“大门常开”已是不易,没有能力组织活动,更别提要创新。
但与此同时,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增长,千篇一律的跳舞、写字、看书早已无法满足需求。大家期待更多活动,也希望有养老照料、幼儿托管等服务。仅靠当地政府运营,的确有难度。
而市场的加入,恰恰有望弥补单靠政府的不足。从理论上来说,市场能快速感知社会上最新最潮的活动或服务,也能快速把握群众喜好、需求。同时,市场能灵活地将资源送到不同地区,有利于促进基层文化服务均衡化。
从实践来看,笔者了解到,一些地方探索市场化后,效果大多是积极的。
温岭市温峤镇琛山村文化礼堂里,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根雕”传统非遗项目 图源:视觉中国
比如,从2020年起,杭州市以政府出资方式购买服务,向基层文化阵地派驻“文化管家”,让他们发挥专业特长为基层提供文艺培训、科普讲座、作品创作等一揽子文化服务。从数据来看,“文化管家”模式实施后,文化礼堂活动同比增加94.27%、参与人次同比增加291.13%。
再如,被称为“浙北第一大村”嘉善县魏塘街道魏中村采用PPP模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专业化运营,向户籍家庭发放惠民服务卡,向新居民推出文化礼堂免费体验卡。健身、桌球、乒乓球、电影等部分项目收取少量人工管理费,“以堂养堂”收支相抵,也提高了礼堂使用率。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礼堂工坊”“文化伙伴”“文艺村长”等,都是较为成熟的模式。实践证明,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在拓展业务、服务百姓的同时,还践行了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声望。而对基层百姓来说,文化阵地的活动更多了,惠民服务更便利了,甚至还能在家门口就业。
基层有需求、市场有供给、群众有收获,自然一拍即合。因此,市场参与基层文化阵地的管理运营,可以说是多方共赢。
二
当然,文化阵地搞市场化运营也不是没有缺点。一直以来,持有质疑态度的人也不少。
比如,有人害怕市场进来了,阵地会不会“失守”?基层文化阵地是老百姓的阵地,往深层次说是意识形态阵地,要举办的是百姓喜闻乐见、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活动。
但是,市场化行为在导向把关上难免有所欠缺,若是在举办学习教育、宣传宣讲活动时把不好关,就会出现一些低级红、高级黑的现象,产生导向上的偏差。
也有人担心阵地会“变味”。企业盲目“入驻”会不会改变基层文化阵地的公益性质?有的地方引入市场主体后,开始设置高门槛,所有服务都要消费,这类情况让基层文化阵地“文化味”与“金钱味”串味儿了。
此外,还有人质疑,市场主体能不能干得长久,会不会掀起一波热潮后就火速离场?近几年,乡村的“网红咖啡店”“网红书吧”并不少见,但眼球经济、网红效应往往难以有持久生命力。
更有人疑惑,基层文化阵地交给市场了,那政府是不是可以撒手不管了?有的地方政府只负责引入不负责监督,企业也就奔着“省时省力又赚钱”的目的,导致文化服务的质量水准降低了。
一些人的担心也好、质疑也好,确实有一定道理,关键是我们如何趋利避害,而不是因噎废食。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固然有益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基层文化阵地运营不同于常规的经济活动,它既要照顾到阵地的普惠性、公共性,还得考虑到企业的营利性质,让两者在运营中找到平衡点。同时,市场主体的加入并不代表着政府工作的结束,监督、评价、筛选等后半篇工作才刚刚开始。
如何统一政府、市场、百姓三者的目标,平衡好多方利益,把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共同价值导向,努力形成“1+1+1>3”的效果,是我们始终需要思考的。
三
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创新打法才能打开新天地。
基层文化阵地要想“变”、要想“活”,应该秉持开放姿态,制定好“游戏规则”,引入新主体、新手段,创新更多具有实效的改革举措。笔者认为,有这几方面值得突破。
先说“设门槛”,设置一定的准入标准,吸引与基层文化气质最搭的企业。
文化阵地的本质还是“文化”,如果招来一个与文化“风马牛不相及”的市场主体,一定会“水土不服”。笔者曾看到,一家文化礼堂的大厅租借给了一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确实创造了很多工作岗位,但完全偏离了文化阵地的本质需求。
浙江乡村“千村千面”,各有各的文化味,能运营好文化阵地的,一定是具有文化特长、与当地气质相符的企业。比如衢州余东村充分发挥农民画的优势,依托农村文化礼堂,与万事利等公司合作,开发以余东农民画为主题的手机壁纸、文创丝巾等产品,既发挥了当地文化优势,让礼堂常态运行,又提高了农民收入。
再说“打配合”,形成“两双手”合作格局,让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
政府要积极为基层“吆喝”,吸引合适的文化企业来基层扎根,有条件的可以推出适当的优惠和激励政策;市场也要根据乡村特色打造适配方案。明确分工、各尽其责,才是让“搭档效应”得到放大的关键。
比如,湖州长兴县引进上海国盛集团旗下思尔腾乡村振兴运营公司,则通过“政府+公司+农户”的模式,将18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打造成古戏台、书房、研学馆、漫影院等功能区块,满足游客文化活动需求。
最后说“搞绩效”,运营效果好不好,还是要有有效的监管评价机制。市场主体办了什么活动?培养了几支队伍?阵地开门几天?老百姓满不满意?这些都要有百姓看得见的考评。
不过,文化阵地市场化运营的路径有很多,并没有一个“通用模板”。近几年,浙江一直在探索,2023年全省将打造11个文化礼堂社会化运行试点县,目的就是打造更多“个性版本”,让市场主体各显神通,提高文化礼堂等文化阵地的使用效能。
文化阵地市场化运营的路子要想行得通,关键在于政府、市场牢牢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目标,这条路最终会行得稳、走得远。
我们的第二本新书现已正式出版
不少读者在询问购书“传送门”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即可入手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