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书”方能取“真经”
“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这句顺口溜,说的是延安时期军民学习之盛况。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热情高涨。抗大学员行军训练时,人人背上有块小黑板,行进时,后面的学员可以继续学习;休整时,坐下来就能当书桌。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塑造了我们党的独特气质。毛主席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近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式拉开帷幕。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12字总要求中,“学思想”被摆在了首要位置。
笔者以为,学思想,关键在动真格地“学”,进一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而把伟大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真正把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衢州开化 图源:视觉中国
一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其实就是一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历史。
党成立前夕,李大钊、陈独秀就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组织,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少先进知识分子转变成共产主义者,这为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
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善于学习的榜样,从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1939年,毛主席在谈理论学习时就曾说,“在中国,本来读书就叫攻书,读马克思主义就是攻马克思的道理,你要读通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要“攻书到底”,“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要求全党学习马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著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强调要结合新的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的前提。”并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向谁学、怎样学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推动着我们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二
对于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来说,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是理解的,理论武装的自觉性是有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成效,全党上下学风、作风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理论、用理论的氛围更加浓厚。
但是,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理论学习的不良倾向。笔者作了总结,大概有以下五种。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一些人总是觉得理论知识是“高高在上”的,和个人工作、生活没多大关系,拿到理论书籍就翻一翻、扫几眼即可,满足于碎片化阅读、浅层次理解,或者感兴趣的就学、不感兴趣的就不学,觉得有用的就学、觉得没用的就不学,想起来就学一学、学一阵子就放下,把看过当学过、知道当学懂,结果看过就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差不多。
似是而非、浮光掠影。一些人把理论学习理解为读一读重要文章、背一背关键词,表面上读了原著、看了原文,但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思考不深。也有一些人把理论学习视为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文件不来不行动,文件一来便转发,添置几本理论书籍、召开几场会议、开展几次活动,学习就算“大功告成”了。有没有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无人问津。
临阵磨枪、应付交差。一些人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等到检查来了,就搬出理论著作,临时记笔记、花式搞“留痕”,理由往往都是“工作太忙”“时间太少”。一些单位轰轰烈烈开大会,热热闹闹拍“照骗”,复制粘贴抄“心得”,然而只重部署不重落实,只重表态不重行动,热一阵冷一阵,看起来声势大,实则是应付。
油浮于水、心猿意马。一些人对理论学习兴致索然,一上课、一看书或神游物外,或昏昏欲睡,学习既不用心,也不用力。写学习体会就“懒病”缠身,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甚者在网上全文下载、草草了事,完全没有个人思考和见解。
学用脱节、虚张声势。一些人只顾书本、不重实务,习惯“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结合实际去琢磨,缺乏“钻”的精神,谈起体会来空话连篇,干起工作来就把理论抛到了一边。一些人信奉学得好不如干得好,认为理论学习纯属“务虚”,因此没必要学,或者以业务学习代替理论学习。
安吉余村 图源:视觉中国
三
那么,应该如何加强和改进理论学习,真正让党的科学理论入脑入心呢?笔者认为,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读其言更要明其意。理论学习需要老老实实读原著、学原文,坚持不懈地拿出时间、舍得精力啃“大部头”,对重点篇目更是要强读强记、反复咀嚼,铢积寸累、日就月将,然后才能领会掌握、融会贯通,实现从“知其言”到“知其意”。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原原本本读原著、悟原理,认为“要反复读,用心读,要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曾与习近平住同一孔窑洞的雷平生回忆:“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每天他都要读书到深夜。据我所知,上大学前,他就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
其次,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理论不能停留在知字面、作注释上,更要开动脑筋,明逻辑、懂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
比如,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习理解,不仅要知道本质要求、基本特征、重大原则和战略安排等主要内容,更要准确把握其中贯穿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才能找到过河的“桥”或“船”。
再者,明其意更要信其理。理论学习要有效果,根子上是要学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如果学了不信、只顾“面子”,甚至不信马列信鬼神,那就等于白学。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交流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最后,信其理更要行其道。党的创新理论从来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一支可以用于实践、解决问题的锋利之“箭”。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写过四副春联,其中一副上联是“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下联是“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对联精辟地阐明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好的学习是为了更好解决实际问题。
“攻书”方能取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中国共产党人学习理论,从来不是为了装点门面,而是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用好理论武装的“独门秘诀”,我们才能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淬炼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二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