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可怕的“灰犀牛”不可怕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7-10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最近几年,当人们在谈起风险应对时,有两种用来作比喻的动物出镜率颇高——“黑天鹅”和“灰犀牛”。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风险”一词出现了16次,还特别强调了“两个随时可能”:一是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二就是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财经畅销书《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的作者米歇尔·渥克,就以“黑天鹅”来描述人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应对那些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情,却没能注意预防那些大概率发生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灰犀牛”。

相比于“黑天鹅”的猝不及防,“灰犀牛”则是蓄势待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这头“牛”。比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防范‘灰犀牛’事件”;2021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判断,“‘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

可以说,“灰犀牛”可怕又不可怕。认清了“灰犀牛”的本质,找到防范化解风险的更优解,我们就能驯服“灰犀牛”。

图源:视觉中国




远处跑来的一头牛,开始你觉得它笨重缓慢,到时候应对也来得及,但因为不重视不作为,等它冲到眼前时则已避无可避,就会造成巨大“冲击”。


现代社会风险无处不在、变化多端。这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的风险,也有与自身发展相伴而生的风险。


先说外部。众所周知,美国最擅长利用美元霸权向全世界转嫁经济危机,动辄随意发债让全世界为其买单,15年前次贷危机酿成的全球金融危机阴影犹在。如今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经高达31.8万亿美元,赤字飙升不仅加剧金融动荡,更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深陷高通胀和高生活成本压力。这一“灰犀牛”如果不加以重视,类似美国硅谷银行倒闭、瑞士信贷银行爆雷之类的金融领域事件还将不断上演。


这些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一些口口声声称中国是“最大风险”,要对中国“去风险化”的国家,事实上是“灰犀牛”的制造者。


内部的风险也不容小觑。留心观察便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充满着“灰犀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在看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


比如,按国际通行标准,如今中国已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长寿虽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未富先老”的背后潜藏着消费力不足、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债务增加等“暗流”,还会引发通胀攀升、生育率降低等次生风险。


又比如,人工智能生成的语音对话、合成图像和视频,大大降低了造假门槛,使普通人对信息溯源、甄别的难度大大增加,让类似冒充熟人上演“AI诈骗”的案件频发。


还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国内大循环有效需求不足、毕业生就业压力,等等,若不能稳步妥善解决,都可能随时化身横冲直撞的“灰犀牛”。




“灰犀牛”事件往往有一个明显的发酵过程。有外国学者将其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否认危险的存在;二是得过且过,能拖就拖;三是判断事件的危害及根源;四是惶恐不安;第五是采取行动,但此时往往已无力回天。


暗流涌动下,“灰犀牛”事件一旦触发,往往就只能“束手就擒”。我们能做的,就是认清形势,稳住阵脚,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有所准备。


防范“灰犀牛”,怎么看待很关键。在笔者看来,对地方和个人来说,有以下三种心理,需要极力避免。


其一,宁可和大家一起犯错的盲从心理。存在“少干事就不会出事”的鸵鸟思维,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突出表现就是“宁愿和大家一起犯错,也不愿意成为唯一正确的那个人”。


其二,把“犀牛”当“蜗牛”的轻视心理。对未来的风险表现得过于乐观,认为“时间还早、完全来得及”“问题不大、能够应付”,老虎来了还以为是猫,等到“灰犀牛”都临近甚至闯入了,还浑然不知。


其三,不会落在自己头上的侥幸心理。认为风险不会正好落到自己头上,“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比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利用了人的侥幸心理,不断“击鼓传花”,层层转嫁风险,最终酿成金融雪崩。


这更加警示我们,那些“应该没问题”的可能很有问题,那些“与我无关”的可能与我们休戚相关,要求我们引起高度重视,掌握科学应对手段,在“灰犀牛”面前打起十二分精神,不逃避、不甩锅、不妥协。


图源:视觉中国




伴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子弹头列车”加速进发。一方面,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另一方面,“山越高越难爬,车越快越难开”,越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就越会遭到外部势力的遏制打压,就越有可能遭遇“灰犀牛”。


尽管“灰犀牛”的难预料因素在增多,但最重要的还是集中精力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练好内功,以自身的最大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风险防控意识,讲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在风险来临前就要做充足的预案准备,谨防“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这些“经典语录”,蕴含着防范“灰犀牛”事件的方法论。


如何在未知的风险里不惧风雨勇向前,笔者想到了三句话:


其一,走一步看十步,更要想百步。只有站高望远、提前布局,以战略思维预判风险所在,把握风险走向,才能掌握主动权。


比如,小小一粒米,关乎“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战略安全,粮食生产虽已“十九连丰”,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必须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再如小小一滴水,牵动“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的治国大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过黄河上中下游,指出“水安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灰犀牛’”。着眼百年大计,就不能在这些“国之大者”的根本问题上麻痹大意、心存侥幸。


其二,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客观研判最低界限、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结果。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了“宁可十防九空,也不能万一失防;宁可事前听骂声,不可事后听哭声”的防台救灾理念;近年来,借助数字化改革,浙江的应急救援平台不仅对灾害做到“心中有数”,还实现了自动预警精准研判与救灾响应一键调度。


其三,战术上慢不得也急不得,切忌本末倒置。应对风险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舍本逐末,盲目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就会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比如,“双碳”目标就要兼顾能源安全与发展需要,个别地方存在踩“急刹车”、搞运动式“降碳”的苗头,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各地:“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灰犀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视而不见、见而不决。如果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直面问题,运用科学思维,总结应对经验,既善于做日常排查的“扫雷能手”,也能在关键时刻成为扛大事的“拆弹专家”,敢于做胆大心细的“庖丁”,“灰犀牛”也将迎刃而解。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