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南湖,在很多人心中,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南湖红船,每个中国人都知晓这艘画舫的分量;陌生,是因为南湖不止有秀水泱泱有红船,有江南形胜有烟柳画桥,还有很多故事蕴藏在风景风情中。
这里的清晨,是从欸乃的桨声中醒来的。伴随着第一缕阳光洒向湖面,排队“上岗”的渡船就在水上一字排开,不间断地将游客送往湖心岛瞻仰红船。
“七一”的前一周,南湖就会提前进入客流高峰期,游客源源不断涌来。很多游客包括领导干部在内,都把南湖作为嘉兴游的第一站。
《习近平浙江足迹》中就生动记载了习近平同志多次赴南湖的故事,我们节选了以下三段——
2002年10月22日,习近平同志履新浙江的第11天,就去了嘉兴。南湖,便是第一站。2006年6月28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前夕,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破土动工,习近平同志亲自参加奠基仪式。他深情地说,85年前,我们伟大的党从南湖红船起航。浙江人民为浙江成为党的诞生地而倍感自豪和骄傲。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
红船、湖心岛、烟雨楼、南湖革命纪念馆……今天,借着“七一”这个日子,我们一起走近南湖、走进南湖。嘉兴南湖 图源:视觉中国
在南湖景区门口的喷泉前摆着一艘镂空的红船雕塑,船上载着飘扬的党旗,寓意着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此处常年有游客排队合影,不时还有成批的团队,拉着长长的横幅。若是现在来到南湖,初印象恐怕就是“热”,既热在不断攀升的气温,也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这样一组有意思的数据。有研究机构基于网络文本进行分析,为嘉兴和南湖画了像:2021年前,画像中的高频词有“嘉兴”“南湖”“烟雨”“江南”“历史”等;此后,高频词则成了“南湖”“嘉兴”“博物馆”“文化”“一大”“上海”等,“红色”“精神”等词汇和“董必武”“王会悟”等革命前辈的名字,也新进入了高频词榜单。毋庸置疑,“文化”“一大”“上海”“精神”等词,反映了游客出于感受红色文化魅力来到南湖;革命前辈的姓名进入高频词榜单,则说明游客来南湖,已对红色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需求。语言反映着时代,网络文本同样如此,它是人们心理的写照。笔者认为,这也是“南湖热”的重要原因:一批批游客来到南湖,正是为了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悟筚路蓝缕的复兴征程。事实也是如此。2021年,南湖旅游区游客总人数达到331万,在当时实现了量的跃进;而今年前5个月,南湖旅游区游客量就已经达到201.96万人次,其中来到湖心岛瞻仰红船的游客量为50.11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38.78%。可以说,越来越庞大的游客群、越来越年轻的红船讲解员、越来越时尚的旅游业态,正以青春和激情,点缀着这泓有故事的水。
南湖红船 图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至于南湖,来到这里看什么?如何游?笔者认为,游客在南湖,除了感受江南韵味的诗情画意,还可以品味出以下“双重”味道:
第一重,是感召人心的初心使命。“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1964年春日的一天,一大代表董必武“重返”南湖,曾这样写下“读后感”。而今,当我们寻访南湖,亦能品味出诗篇中所描述的炽热初心。比如,走进南湖革命纪念馆,在一大代表群雕旁,眼前浮现出在长夜难明的年代,13位代表曾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走出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交出了不同的人生答卷,我们的内心更坚定了信仰之高尚、信念之可贵。比如,当看到展柜中展示的曾点燃马克思主义星星之火的《新青年》创刊号、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初始文本《社会主义讨论集》……泛黄的纸页上,百年前的拳拳真心力透纸背。第二重,是一往无前的精神伟力。南湖不大,却孕育了伟大的红船精神。漫步于此,我们常常能从这场红色之旅中感受到穿透时光的、厚重磅礴的精神力量。在红船干部学院内,有四条主干道,分别名为初心路、首创路、奋斗路、奉献路。它们,也是红色精神之路——以“红船精神”为起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九块中国精神系列文化牌,体现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一脉相承的伟大精神。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当看到代表了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28年历史的28米的巨型原雕,浓缩出建党伟业的苦难辉煌,当听到高悬的490把文物级军号仿佛仍在吹奏着冲锋的号角,我们在高昂的凯歌声中穿越时空,在百年巨变中感受时代、观照未来。嘉兴、南湖、红船,就这样成为人们心中闪亮的坐标。这是历史的坐标,更是精神的坐标,指引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劈波斩浪、奋勇拼搏向前行。
南湖革命纪念馆 图源:视觉中国
有作家曾这样描写南湖:“1921年,嘉兴的太阳从春波门最先升起。东方旭日燃烧,有红色的船,从暮霭沉沉的旧时长河摆渡而来,从诗意跳跃的时代新曲破空而出。”穿越百年之后的今天,一次南湖之旅,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看到,在南湖畔,很多面孔总是令人动容:他们或拄着拐杖,或被人搀扶着,或坐在家人推着的轮椅上,久久地凝望红船,目光中透着坚毅。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曾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89岁的老人曾告诉她,自己参加过解放战争,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能够来南湖,看看红船。驻足红船旁,老革命、老党员们的脑海中浮现的,是那段艰辛而伟大的革命史,也是自己信仰如磐、精神永志、初心不改的一生。以青春之名,红船再扬帆。如今,南湖游不只是老一辈的怀旧游,走进南湖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其中“80后”占比41%,“90后”也达到26%。时间回到102年前,在南湖红船上举行的中共一大就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代表中最年长的不过45岁,最年轻的只有19岁,平均年龄约为28岁。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那一代年轻人的梦想起航之地——南湖,也收获了一大波流量。在“我们的觉醒年代”打卡话题上,有青年人就动情地写道:“每次看历史都热泪盈眶,青年的觉醒是如此热血沸腾。馆内述尽风云变幻,馆外一片万里晴空,新时代青年,奔向复兴!”在南湖畔,还有一群小小的身影格外亮眼:每逢周末、节假日,他们就会准时上岗,活跃在湖心岛、南湖革命纪念馆、新时代“重走一大路”等红色地标,为全国各地游客做讲解。这支队伍就是“红船小讲解”,至今已吸引390多名少先队员加入。对于“未来一代”来说,南湖是他们最丰富而深厚的教材,而抓好青少年红色教育,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南湖就像一本教科书,打开书页,是一个丰富的“红色现场”,翻动书页,字里行间交织着过往与当下,交织着初心与使命。南湖烟水阔,飞过木兰舟。相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说南湖、游南湖,一场红色寻访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有独一份的感悟和收获。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