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之江文化中心承载了怎样的期待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9-01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有人说,文化地标对一座城市而言,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对居民而言,是与日常生活、休闲消费、文化熏陶息息相关的重要场所;对游客而言,是必行的观光打卡地。


昨天,浙江新建成的大型省级公共文化设施集聚群——之江文化中心,在杭州西南部的转塘“绽放”,“上新”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等“四大场馆”和公共服务中心。

文化地标是城市的“可视符号”“记忆符号”。那么,这座新亮相的文化地标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先来说说之江文化中心的建设规模。它占地面积258亩,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同时有着多个全国之最、全国之首。如,全国体量最大文化聚落、全国首家全面智慧化省级图书馆、全国首座大型区域综合性非遗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规模最大省级文学馆等。


当然,作为文化地标,规模体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到“形神兼备”,让人们感受文化魅力、点亮多彩生活。笔者以为,之江文化中心可以带给人们以下几重体验:


自然与人文的辉映。梭罗曾说:“建筑本身应像土里面生出来的一样。”文化地标建筑也是如此,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才能更好给人以美的享受。


之江文化中心“栖息”于富春江、浦阳江汇流入钱塘江之处,五云山、象山、凤凰山等群山叠峦之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名校“云集”之所,艺创小镇、云栖小镇、龙坞茶镇“争芳斗艳”之城。可以想象的是,在这里,科学与艺术,创新与创意将“不期而遇”“撞个满怀”。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以传统为现代作“注解”,以现代设计扩充传统古韵之张力,这座地标建筑不仅深植着江南文化的古典韵律,也投射着青春活力的时代气息。


比如,浙江省博物馆对浙江一万年历史文化谱系进行系统梳理,打造《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同时运用3D数字空间建模、数字孪生等技术,推出越王剑裸眼3D屏、临安城数字沙盘与绘画等体验装置。


又如,在浙江图书馆,长达12米的《千里江山图》在20米宽、2米高的巨幅墙面上动态呈现,江河烟波浩渺,群山层峦起伏,像是偶然撞入心里的一处“桃花源”,让情绪碎片在这里静静搁浅,享受沉浸式体验。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内景

文化与生活的交融。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链接”到现代生活中,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品质生活、浪漫时刻。如,浙江非遗馆开馆首批展示展品1022件(套),包括“鲁班奇妙锁”、竹编工艺等,凝聚着匠心智慧,体现着前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里还打造了“文学四季在浙里”文学活动品牌,引入网红艺术书店“不熟艺术书店”、浙江省域文创品牌旗舰店——“知江南”、“青年之家”时代青年文化集散地等,使书籍、文物、非遗、文学等馆藏资源承载的文化基因、艺术价值,像种子一样,播撒在现实生活的“沃土”中,引发共振、激发回响。


可以说,之江文化中心构筑起了一个集自然、人文、艺术、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复合型文化综合体。




有人问,浙江并不是没有省级图书馆、博物馆,为何要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新馆,同时新建非遗馆、文学馆呢?这背后其实有多重考量。

比如,拓空间。浙江省博物馆,其老馆憾于体量有限,十万余件珍贵藏品只能陈放于库房、难见“天日”。而搬到新馆后,文物有了更大更安全的技防“屏障”,包括近40间实验室、修复室、文保处理室,以及专门为大型出土文物规划的前期处理室与冷冻脱水室等。

这样一来,与老馆相比,新馆建筑面积大大拓展了,文物的“家园”也就更大了,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在凝聚着匠心与智慧的新馆区,市民游客也能有更多空间来体验与享受。

比如,筑梦想。浙江是中国文学重镇,从南朝的沈约,唐朝的骆宾王、贺知章,到清代的袁枚、龚自珍,民国时代的王国维、鲁迅;从现代的茅盾、郁达夫,到当代的余秋雨、王旭烽、余华、麦家等,古往今来,浙江可以列出一个阵容庞大的文学大师、名家阵营。

很长一段时间内,筹建一座浙江省级文学馆的呼声很强烈。正如“浙江宣传”此前在《浙江为何需要一座文学馆》中说,我们盼望着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回望文学之乡、展望文学远途。”

浙江文学馆宋韵展厅


当然,不可否认,运营好文化空间并不容易,一些共性问题必须考虑到。

大体量如何赢得大流量?近年来,各地新建的文化空间,面积动辄上万平方米,但部分空间流量不多,使用率不高,缺乏人气与热度。不少公共空间存在有书没人读、有戏没人看的尴尬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与不同群体的需求、审美和习惯紧密结合。

有美感如何更有体验感?一些场馆尝试以高颜值“圈粉”,一度成为了网红打卡地。然而开业时热热闹闹,运营一段时间后,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很大程度上在于没有与具体的、生动的、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联结在一起,业态引导不足,消费带动乏力。

软件配备如何跟上硬件设备?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不少公共文化空间硬件设施建设较为完备,但相比之下,特色服务较为单一、人才队伍比较薄弱,公众的参与度、互动性不强,“跨界”式创新、沉浸式体验较少,对群众的吸引力不足。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




对浙江而言,之江文化中心昭示着迈进文化强省的雄心、寄托着建设文化高地的希冀、承担着文化惠民的使命。未来,这片大型文化空间该如何引人流、聚人气、润人心?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打造精品宝库,把宝贝“亮出来”。精品文化资源是公共文化空间的立身之本。这个暑期,我们看到,图书馆迎来读书热潮,博物馆“热浪”席卷而来,激发着大众的文化共情。如何让观众尽情“撷取”人类文明果实,需要呈现更多珍贵的宝贝,打造更加有趣的文化体验,持续散发出独特魅力。


像藏书汗牛充栋的国家图书馆,宛如宝库,助推着“全民阅读”深入人心;像博大精深的国家博物馆,珍藏历史,“触发”着对“何以中国”的热切深思。期待之江文化中心有越来越珍贵的“宝贝”得以呈现眼前,有更多令人沉醉的活动、演出得以开唱、上演,这将是此处持久运营的底气。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景


创造产业生态,让文化“活起来”。文化空间的效能提升、影响力升级,离不开精心的运营策划、生态孵化。


如,能否以“空间+内容+产业”融合运营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和服务,招募有一定号召力的文化名人,将他们聘为“文化特使”,从而把各类文化资源、文化群体、文化需求“链接”到文化空间中来,构建“有文化、有创意、有品质、有体验、有个性”的多元文化汇集场景。


塑造互鉴平台,让文化“火出圈”。中华文明正是在一次次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笔者认为,未来之江文化中心的运营,一方面要聚焦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特别是推出符合年轻群体审美和消费习惯的活动;另一方面,还要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实施一批重点文化会展、论坛、赛事活动,甚至跳出浙江、跳出中国,持续不断提升浙江文明、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今后,当漫步于之江文化中心,相信会看到人们与书籍的对话、与文物的相见,看到现代与历史的邂逅、传承与发展的携手,看到那些跨越时空的经典作品“热起来”,见证“历史烟云”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播中国价值、彰显中国特色、兼具全球目光的精品力作“多起来”。市民游客的美好生活,也将得到更为丰富的滋养。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