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月”的焦虑怎么破
▲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最近,各个大中小学校都进入了“期末考试月”,一学期的辛苦学习终于到了“验收”的时刻。此时,比起即将放假的开心,置身其中的人更多感受到的是焦虑。不论是社交媒体上的吐槽,还是自习室紧张的氛围,都比往常多了不少。
考前焦虑完全可以理解,但如何把考生从过度的焦虑中解脱出来,让考试更好发挥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值得认真思考。
一
考前焦虑其实是人之常情,从古至今都有人深陷其中。比如,唐代诗人朱庆馀在科举考试前写给张籍的行卷诗中,写道:“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就将自己比作新娘,问描画的眉毛是否合适,借此比喻文章是否能符合考官的心意。忐忑不安的焦虑和紧张跃然纸上,与现代人考试前的心态并无两样。
期末考试是对一个学期学习成效的检验,而且可能与升学、就业等各个环节挂钩,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为此,考生的焦虑心态主要来自于自我定位和外界期许,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不少人感叹,一上考场就双腿发软,条件反射已经“刻进了DNA”。
在期末季,每个焦虑的考生都有不同的心理表现。比如,有的平时学得不错,但一到考试就大脑一片空白;有的怕“卷”不过别人,只能每天挑灯夜战,力求尽善尽美;有的平时比较“放飞自我”,一到考试就只能赌考点、押考题,甚至到处打听“小道消息”;有的诉诸自我安慰,疯狂转发“逢考必过”表情包;还有的陷入焦虑漩涡,越复习越焦虑,越焦虑越想逃避,拿起手机一刷就是一整天,最后啥也没复习。
除了孩子,家长和老师也难以躲过期末焦虑。往往一到“期末考试月”,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在孩子面前就会比较谨慎,在家不敢大声说话,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心情和状态。而在家长群里,早已讨论得热火朝天,各种期末试题、试卷“轰炸”,还有不少家长接龙“求资源”,看得潜水家长内心无比纠结。
而老师的“期末焦虑”,不仅来自出卷子、改卷子,还来自绩效考核、年终总结等事务性工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成绩也是对老师过去一学期工作的反馈,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老师还要面临来自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表面上情绪十分稳定的老师,内心可能比学生还要焦虑。
二
“期末考试月”的焦虑情绪,既是每个局中人的内心写照,也是社会心态的一个显影。理性看待、客观分析,是有效避免焦虑的一剂良方。
首先,焦虑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压力加码、让事情变得愈加糟糕。许多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仅仅是稍稍歇了一口气后,马上就从“卷高考”投入到“卷绩点”中,为了总绩点提高一点点而疲于奔命。在焦虑情绪长期“野蛮生长”之下,很有可能积郁成心结、心病,忽视了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的体察。
尽管“期末使我头秃”在不少同学那里只是宽解学习压力的自我调侃,重新收拾一下心情可以再出发。但如果只是把期末焦虑作为自我逃避的借口,把“我太难了”“我快emo了”当成口头禅,却不愿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用放纵自己来回避现实,久而久之可能会一蹶不振,陷进焦虑泥淖而难以自拔。
其次,考前焦虑现象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动因,很多时候是无奈的选择。对于学生们来说,升学的压力、奖学金及荣誉的各类评比、身边同龄人的竞争等,都迫使自己主动或被动深陷这场焦虑“大战”当中,没有停下来喘息的机会。很多学生坦言,自己也知晓负面情绪的危害,也想摆脱过度焦虑的阴影,但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只能被裹挟着向前,越“卷”则越焦虑。
对家长、老师来说,教学质量的家校比较、同行比拼,很多也是通过考试月的成绩集中展现出来的,就怕“一步落后、步步落后”。重重压力传导之下,有些家长、老师基于这种紧张焦虑的情绪,给自己的子女、学生设置了过高的期望目标,反而让正向的价值引导和适当的鼓励关怀缺了席,使得各方都在此过程中精疲力竭,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我们还要看到,期末考试是作为阶段性的检测手段而存在的,能力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仍然是教育的首要目的。但是很多时候却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考试本是手段,却被一些人看作一切的最终目的,似乎除了分数以外,其他的都不再重要。
事实上,教育最终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通过某一门专业课程的考试,更关键的是让他们在走出校园后,能够经得起未来人生的大考,增强心理的韧性,为他们的人生筑起能力与信念的基石。这一步步向上的阶梯,肯定不是靠层层焦虑堆砌的,而是用爱与信任灌注的。
三
解铃还需系铃人,如何减轻“期末考试月”的焦虑,需要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竞争和评价是教育的一部分,但过分以考试代替评价、以分数代表能力,导致从学生、家长到学校的普遍焦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这个问题并没有被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所忽视,不少学校都在探索,如何把学生们从这一困境中解脱出来。比如,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决定开展“取消绩点”的试点改革,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改革以“等级制”考评取代“绩点”,只要拿到85分以上就可以得到A级。其初衷在于让大家不要对分数过于斤斤计较,能够平心静气思考自己想在学业中得到什么,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其实,无论是绩点制还是等级制,各类考试的终极使命都并不在于如何评价人,而在于如何培养人。文凭和证书固然是教育过程的必然产物,但绝不能因此滑向“文凭主义”,让培养个体全面发展的本质目标被淹没。真正建立一个多元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特征、状态等进行整体、复合的评价,这很难却很有必要。因为不是每位同学都要套进一个模子、走同样的道路,花有花的芬芳、树有树的茁壮。
当然,在教育与职业选择的优先权深度挂钩、升学的尽头是就业的情况下,能否打破“唯分数论”,仅仅依靠学校层面的努力还不够。学校和社会都要拿出办法,重视职业规划和引导,鼓励学生多样就业,同时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增加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岗位的供给,转变社会对职业选择的传统观念,这些都有助于减轻学生考前焦虑。
一些人心中固守着这样一种观念——考上好大学就意味着高枕无忧。现实并非如此。学生和家长也应该更多着眼长远,理性审视考试的意义,不应对考试成绩赋予过多宏大的使命。除了成绩,中国传统教育中“品鉴人性、涵养人心、安顿人身”的追求,同样值得当下借鉴。
重拾对知识纯粹的热爱和追寻,更加真切地认识人生与社会,不在内卷内耗的追逐中迷失自我,才能成长为一个更加鲜活完整的个体。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