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阿勒泰找寻什么
▲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最近,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火了。该剧改编自“新疆的三毛”李娟的同名散文集,全剧只有短短8集、300分钟,却后劲十足。
该剧一开播,“人在工位赛博醉氧,看得我班味都没了”“精神内耗瞬间被治好”等话题迅速掀起讨论热潮。原著在某电商平台日销量环比增长7倍;带动当地旅游热度飙升超5倍。有人因此预测,该剧有望成为长尾效应最大化的高质量佳作之一。
《我的阿勒泰》何以让人回味无穷?阿勒泰又为何令人心生向往?
《我的阿勒泰》剧照 图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一
“阿勒泰”这个名字仿佛天然关乎“爱与自由”。草原广阔、牛羊悠然、湖水湛蓝……李娟描述阿勒泰为“大陆的腹心,是地球上离大海最遥远的地方”。
早在十多年前,散文《我的阿勒泰》就一度风靡,李娟在阿勒泰的平淡生活中寻觅生命的力量;现在,电视剧又以散文诗般的镜头语言,全景展现了壮丽的北国风光:
阿勒泰之美,浓墨重彩却又辽阔悠远。春天,草原渐渐苏醒,充满清新气息,花儿竞相开放,如梦如幻;夏天的阿勒泰,牧场寂静而广阔,充沛而富饶,震撼心灵;秋天,这里则更如诗如画,蓝天、雪山、湖水、草原、白桦、胡杨……阳光四洒,满目金黄;冬天,冰雪风光中,北地的磅礴之感扑面而来,茫茫的林海雪原、宁静的喀纳斯冰湖,让人不由恍惚是否置身于童话世界。
剧中随处可见多民族文化元素,让北疆人的淳朴生活跃然于荧屏。张凤侠凭一句“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不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戳中了“打工人”内心的柔软之处,被网友称为“梦中情妈”;还有豁达的蒙古族奶奶布加森登、恣意温柔的巴太、细腻聪慧的李文秀、纵情勇敢的托肯……
当文字之美转化为影像之美,天高地远的异域风情变得更为直观,游牧生活的一餐一食、家长里短,不同民族的守望相助、深厚情谊,也让这部剧在别致之余多了几分厚重意蕴。
二
有人说:“如果今年夏天哪个地方已经被预定为顶流,那一定是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播出后,阿勒泰被很多人视作“未曾谋面的故乡”,承载着他们逃离都市、纵情旷野的想象。有数据显示,自5月7日该剧开播以来,某网络平台上阿勒泰地区的度假产品旅游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超370%。
那么,人们都想去阿勒泰找寻什么?
放慢的脚步。游牧民族世代“与自然共舞”,对于自然的馈赠与挑战,他们照单全收,多了几分泰然与豁达。因此,阿勒泰有着极低的“呼吸成本”和极慢的生活节奏。置身于此,世界如此广袤,人们大可肆意潇洒、纵情“流浪”。比如一头扎进望不到边际的雪地,撒个泼、打个滚,再当一回孩童;或是骑上一匹温驯的骏马,挺直腰背,任由风声从耳边呼呼刮过……虚度光阴似乎不是过错,感受一花一木的呼吸、倾听山林湖海的心跳,这才是更要紧的事。
栖息的心灵。当我们被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压得透不过气,自嘲是“社会的边角料”“满身班味儿”时,《我的阿勒泰》却捕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直率、坦诚以及那份达观通透,这也契合了年轻人企盼逃离喧嚣、倾听田园牧歌的心理诉求。一如网友所感叹:“阿勒泰那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一定能接住我所有的忧愁和烦恼。”
伸张的生命。电视剧的成功,也让李娟的文字再度翻红。“生活永远都在一边抛弃,一边继续”“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这些文字如“明亮爽朗下的无边的寂寞”,连同那些奋蹄奔腾的骏马、旷野散游的牛羊、用力生活的人们,都成为蓬勃生命力的一部分,吸引着人们来感受、来呼吸、来追寻。
三
这两天,关于《我的阿勒泰》的话题还在持续引发热议。“《我的阿勒泰》有神奇的感召力,看剧时眼睛不想离开屏幕,它拍出了散文诗的味道”,有影评这样写道。笔者认为,该剧之所以大受欢迎,正在于其开启了散文影视化表达的大胆尝试。而这也为推动影视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启示一:不加滤镜的真实,更有共鸣。很多网友评价,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堪称一部“新疆宣传片”。它不同于那些堆砌宏大场景的城市宣传片——美则美矣,却少了几分地气与灵动。剧中的新疆,是承载着剧中人物人生浮沉、命运起落的大地,是故事发生之处,是一代代牧民真实生活的地方。而这部剧启示我们,当观众透过角色的故事日常,感受到腾腾冒着的热气儿与人情味儿,影视作品中的“诗和远方”才真正与观众的心灵产生更合乎情理的联接。
启示二:凸显个性的塑造,更富魅力。《我的阿勒泰》中描绘的丰富的民俗风情与斑斓的自然景观,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了独特印记,让很多观众产生“想去阿勒泰与巴太一起放羊”的期待。近年来,这样令人眼前一亮的影视剧也有不少。像《去有风的地方》,挖掘出大理“冷门”古村落的魅力;《繁花》则让人发现了“隐藏”的上海风情……此类影视剧的爆火,逃不出一个“流量密码”:“远方”的吸引力,正是在于“与众不同”,而影视作品唯有将这种独一无二呈现出来,方有让观众一见倾心的可能。
启示三:直击灵魂的共情,更得人心。一部能够激发共情的影视剧,往往不只是讲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更在于传递了一种精神态度或是对生活的全新理解。《我的阿勒泰》将平淡的日常抒发得如牧歌般旷达悠扬,让观众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其中,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温情抚慰。
比如,从最初小心翼翼地潜藏着梦想,到后来来到阿勒泰,在生活的起伏、感受与沉淀中圆梦成为一名作家……人们从主人公李文秀走的每一步路、做的每一次选择中明白: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与弥合。这正是这部剧带来情感共鸣、心灵共振的一个注脚。
或许,人们爱上《我的阿勒泰》与阿勒泰,正是因为希望去找寻不一样的广阔世界,去体会超乎寻常的自由与松弛。偏爱一部剧、向往一个地方,就因为它们为我们开出了疗愈心灵的“处方”。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