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砖的“实名制”
▲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走近台州府城墙的镇宁门,距离地面将近6米的一块城砖上,隐约可以看到11个字——“天台永保窑城砖匠裘三七”。
北宋年间,台州府城墙大修,工匠裘三七认造了一些城砖。按当时规定,他在砖上刻印上姓名、砖窑地址。这块城砖和他的名字,已经留存近千年。
城砖上的铭文源于“物勒工名”这一制度传统,即在器物上印刻时间、地点、相关官员等信息,在兵器、瓷器等物件上都可见。那么,这些城砖铭文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蜿蜒曲折的台州府城墙 图源:“台州府城”微信公众号
印有“台州府城砖”字样的城砖 图源:“台州文旅”微信公众号
工作人员用拓印的方法留存城砖铭文 图源:台州日报
曾有人将城墙比作城市里的“古董铺子”,作为古代中国城市的主要构筑体,城墙承载着古代城市的建筑文化,映射出一时一地的人地关系。作为城墙的最小载体,城砖上的文字不长,我们又能看到些什么?
这是一本本迷你“史书”。以城砖上的时间点为坐标轴,“同治十年十一月造”“咸丰三年岁在癸丑仲春作甓”等铭文勾连出城墙修葺的一个个节点。
而城墙修筑时,一地一时之力往往难以支撑,因此也会给其他地方分配任务。“黄岩县三十二都”“天台县南朱”“吉祥窑”“泉井窑”等字样的城砖铭文,反映出宋之后台州各地砖窑业态的兴盛。
我们和历史的距离其实不远。砖坯未干之时,“周存福”“方有高”“陈道松”们,用利器或者印戳在城砖上认真地留下自己的名字。如今的台州府城墙砖上遗留的姓氏有“陈”“王”“林”“徐”“周”等21姓,他们参与筑造城墙,而又与城墙永存。
就如《国家宝藏》里记录下的一枚指纹,一位文物摄影师在拍摄兵马俑时无意发现工匠留下的痕迹,激动地说:“时间已经消失了,就在同一个位置,他刚刚离开,而我就踩在他的脚印上。”在这一刻,时光走廊被打通。
千百年前的工匠一丝不苟地制作出一尊尊兵马俑、垒就了一座座城墙。一枚指纹、一串文字是他们遗留在历史经纬中的温度,而今人的保护,又何尝不是这样?
要想拓出一枚城砖铭文,基层文保人需要拿着浸湿的纸覆于铭文之上,轻轻敲打,待纸张干燥后小心蘸墨,仔细拓印下来。拓印之后,许多铭文的“破译”仍然需要他们奔走于田野间。
比如一块铭文砖,上书“鱼沉”二字,是吉语还是人名?研究人员一直不得其解。直到有次寻访戏楼旧址时走进黄岩鱼沉村,知晓此处古时便是烧窑之处,才恍悟这块铭文砖所标亦是产地。
还有些符号砖,上书“四十”“十四”“十五”……这些数字是匠工的随意刻画,还是内含深意?也还需他们深入街巷、调研破解。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当代文保人和古时工匠的匠心可谓一脉相承。在这小小一块城砖上,我们看见的是文字,是古人的智慧,也是城墙内的人间清欢与历史文脉。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