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画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5-01-01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漫漫艺术长河,中国画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可能是为数不多以国别命名的画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国画”。即便是对绘画关注不多的人,看到一幅作品时,也能分辨出是否属于中国画。


我们身处浙江,身边国画元素十分丰富。漫步西湖,可能路经国画名家黄宾虹、潘天寿的故居;浙江美术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画的水墨精神;甚至徜徉乡村,粉墙黛瓦都蕴含着山水画的意境。


对现代人而言,如何品读中国画?读中国画时,我们到底在读什么?


观众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40届吉隆坡国际书展上观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览 图源:新华社




中国画源远流长,但直到20世纪初西方绘画大规模传入,“中国画”这个名字才出现。古时,人们诗意地称中国画为“丹青”。因为古人能使用的颜料有限,丹和青是两种常用颜色,分别代表最暖和最冷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


回望历史,中国画坛群峰竞秀,经典之作层出叠现。东晋画家顾恺之想象力丰富,对曹植《洛神赋》进行再创造,绘就传世名画《洛神赋图》,让“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具象化;张择端长卷《清明上河图》描绘出繁华的汴京城中世人认真生活的画面;而看到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我们仿佛回到小学课堂,蛙声伴着泉水声而来……


中国画中有山川风物,《千里江山图》描摹山河锦绣,《水图》尽显水的千姿百态;画中有历史风云,如《韩熙载夜宴图》以“情报间谍”的视角,描绘出南唐政治家韩熙载放浪的外表和挣扎的内心;画中还有生活日常、人物花鸟,《捣练图》《文会图》《货郎图》……“人间烟火气”满满。


中国画深受世人喜爱,无论山水、花鸟、人物,一些佳作频频拍出“天价”,黄宾虹绝笔《黄山汤口》更是以3.45亿元成交。还有一些中国画“历经磨难”才回到我们眼前,如徐悲鸿两度“倾家荡产”,赎回吴道子真迹《八十七神仙卷》,并印上“悲鸿生命”四字。


古代文人雅士“读画”,不仅眼观,而且心悟,甚至不禁为画意增添诗情。如《墨梅图》《竹石图》等,都是“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印证。而通过读画,我们依然能切实感受到历史鲜活的一面和古今如一的情志。


南宋 马远 《踏歌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写道:“中国画真像一种舞蹈,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在视觉时代,脱离“笔墨纸砚”的传统语境,我们该怎样读中国画?


“近”读。不少人将中国画视作“阳春白雪”,深恐读不懂,于是敬而远之。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可以借助展览中的导赏,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选择专属“导游”,缩小认知距离,打通“任督二脉”。


刚入门的“小白”,可以看看文化类节目《诗画中国》《丹青中国心》或系列短片《此画怎讲》,在“复活”的古画中、在真人情景演绎中“穿越”古今,领略画者创作时的豪情与浪漫;“进阶版”爱好者,不妨读一读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或是翻阅《读画》等专业杂志,感受中国画的笔墨、线条、留白、气韵,揣摩其“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味。


“通”读。在中国画中,山水从不是单一的风景,人物、花鸟也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画家心意所向、灵气所汇。读中国画,需要结合画者的人生际遇、创作心路细品,破译画内画外的“符号密码”。如八大山人笔下的鱼、鸟,常常作“翻白眼”状,以抒发其愤世嫉俗之情。画者与画作有故事,画作与读者亦有故事,比如对照王原祁的《西湖十景图》,我们可以漫步西湖胜景,寻找往日踪迹。


“心”读。读画,不只读世界,更能观照内心,读出自由灵魂,获得心灵成长,迈向“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心境。困于办公室的“打工人”,可以“神游”富春山居、溪山行旅、风雨归舟,也可以“打量”簪花仕女、出水芙蓉、墨梅修竹,将无限思绪托付山水万物。


因为中国画里不仅有重江叠嶂、烟岫林居,还浓缩着理想真情、人生况味,所以有“状难言之景列于目前,含不尽之意溢出画面”的说法。比如,马远的山水小幅里,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只一角有一点点画,令人看来辽阔无垠而心旷神怡。而当代浙派人物画,重视写生和意境表现,观者看到画作中的人物,可以产生对新时代的共情。




跨越时空的中国画,如何与当下观者“双向奔赴”?笔者想到三句话。


与古为徒,传承笔墨精神。笔墨是中国画特有的“语言”,中国画意通过笔墨一一渲染。“变易人间阅沧海,不变民族性特殊”,黄宾虹所说的“民族性特殊”,正是中国画所蕴含的笔墨精神,也是千百年来画家们心照不宣的秘密。一旦失去了笔墨精神,中国画也就失去了生动气韵和光辉神韵。


但坚守传统绝非“故步自封”,而是主动与时代和鸣,感知“笔墨当随时代”的温度。现象级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都可说是传统笔墨精神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写照。


与古为新,精进立意技法。曾经,齐白石大胆尝试“接木移花”,拓宽文人画题材;林风眠穷尽毕生摸索中西融合之道,开辟“中国式风景”……求新求变精神早已刻在中国画家DNA里。不可否认,当代中国画一定程度上而言面临着主题雷同、形式单一、写意精神缺失等现实问题,众多读者观众也在“督促”创作者避免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金奖颁奖仪式现场 图源:“中国美术学院”微信公众号


对先贤最好的致敬,就是超越。当下,中国画创作者更应接续创造,为时代绘就生动注脚。一方面,在技法上吸收世界艺术之精华;另一方面,让立意、内容与技法相辅相成,在创作的磨练中彰显深厚东方情怀。


比如,在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金奖作品中,来自浙江的中国画《金色土地》在一般人看来用的虽不是传统中国画的写意笔法,却汇聚起笔墨精神和生活气息,表现出画者对土地和劳动者的讴歌。


与古相悦,绽放在场魅力。过去,对中国画的探索主要存在于专业人士之间。如今,越来越多读画者懂得“绢寿八百,纸寿千年”的含义,纷纷奔赴“第一现场”。读画者的每一次入场、每一句批评或褒扬,都是在为中国画的前行注入动能。比如,近两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国内外高频次亮相,已成为公认的艺术普及典范,大系还成立了“读画者联盟”,推动中国画“破圈”,向世界展示“中国式浪漫”。


中国画如中国,无论“打开”方式如何变,都始终光彩熠熠、气韵流动。因为,美在,精神在,画与读画者就在。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宣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