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适合成人的10门优质音频课

双11期间,我推荐了三联中读,适合成人提升自我的app。为了提醒大家多用起来,值回票价,我会陆续给大家分享上面的好课程。


今天这篇,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听课,再结合三联团队的推荐,也整理出了最能代表三联品质,很受大家好评的10门重磅课程。


最为推荐的课程,是一经推出,即成为了行业标杆的《宋朝美学十讲》《预见文学的黄金时代》《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中国群星闪耀时》。


这几门课,代表了同类精讲课的拔尖水平,配备了国内最好的主讲团队,群星荟萃,讲得有料又有趣。打听了下,一门课的制作成本有近百万元......


如果你不爱读历史,对文学很是排斥,或是从未了解过考古与博物,那么这些音频课(也有文字版),没准能勾起你对知识旷野的兴趣。


历史

历史&人物

文学

考古


还有我心目中值得听的两门亲子教育课程。特别是刘文利教授的《给父母的儿童性教育指南》,是难得一见的实操性和专业度都不错的性教育好课:


性教育

传统文学


文章比较长,先放上目录,下面我会依次介绍这十门课。文中放了大量的试听音频,建议大家抽空听一听~


三联中读精讲课推荐清单


历史文博:


1、《宋朝美学十讲》

2、韩昇▪《史记》百讲

3、《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4、《博物馆观看之道▪世界篇》


文学:


5、《预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思想与社会:


6、《中国群星闪耀时》

7、《姜人生哲学进行到底》+《姜宇辉▪哲学启“萌”》

8、《这就是心理学》


亲子教育:


9、《侯会▪中国文学经典100讲》

10、《刘文利▪儿童性教育必修课》


文末还有有一份我总结的《三联中读App使用说明书》,强烈建议大家看到最后。



历史文博


1

宋朝美学十讲

我们为什么爱宋朝

价值:99元

共40集


如果只能推荐一门课,我会毫不犹疑地选《宋朝美学十讲》,它是我的入坑作。




编辑部一个不太喜欢文史的小伙伴,也是一听上瘾,给我走心安利它。


↑ 小伙伴发自肺腑的长文安利

滚动翻看


如果可能的话,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


很多人都会回答必须是兼具大俗和大雅的宋朝啊!


👉 宋朝人懂生活——全民吃货,搞夜市经济,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 更懂艺术——宋代的书画、瓷器、宋词等艺术达到了新的时代高峰,苏轼、李清照、范宽等士大夫群星闪耀。


如果宋朝人有朋友圈,肯定只有我们这些粗糙的现代人羡慕的份吧……


↑ 描绘宋代生活图景的《清明上河图》


在三联出品的大师精品课中,《宋朝美学十讲▪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常年热居畅销榜的榜首,也是三联内部最骄傲的S级好课,文本绝美!


学习这本课本身,就是一种大开眼界的美学体验。它甚至被译为英文出海,已然成为了一张中国古典美学名片。


↑ 右上角可以转换成英文版


这档课程由董卿领读,故宫博物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等十位名家、学者担任顶级讲师团,从十个关键词为我们正确“打开”了宋代美学:



历史、理学、宋词、茶事、宋瓷、

清明上河图、书法、宋画、名物、雅集。



来听听董卿领读的开刊词,真有种在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感觉。她亲历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故事,让一首纪念歌女的宋词,在千年后契合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的情怀,真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共情。



↑滚动翻看


所以宋朝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来听一小段余辉老师讲解的《清明上河图》:



作为故宫博物院的研究者,他对这幅名画的细节和历史如数家珍,把这幅画讲活了。


当时的开封城,是妥妥的国际化大都市,“GDP”世界第一!夜市经济、小物件背后的社会百态,绘画手法等,都刷新了我对宋代的认知。


↑画作表面上的国泰民安,实则隐藏着各种危机


另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茶事。在宋代,不止文人喝茶,上到皇帝,下到普通老百姓,喝茶是全民风尚。


而其中很有观赏价值的点茶,大家应该在《梦华录》里见过,它是种非常美妙的国家非遗。



咱老祖宗在茶沫上作画的艺术,绝对不会输给卡布奇诺拉花,那是独一无二的美学文化。



我们常说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自信,就是从了解传统开始,慢慢聚沙成塔的吧。



2

韩昇·《史记》百讲

价值:199元

共131集


一门重量级的史学课,五分推荐,主讲人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2016年百家讲坛演讲人物,韩昇老师,博学、幽默!



这门课,是我们后台推荐热度最高,也是三联最受欢迎的精讲课,也非常适合高年级的大孩子学历史,大人小孩可以一起听。



如果想用史书了解中国历史,那么《史记》当之无愧是首选。


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完成了中国历史的建构。从黄帝之初到汉武大帝,记录了跨越二千五百年的英雄群像。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既是史学著作,也是一本文学著作。


但受制于文言文的体裁,并且体量大、典故多,《史记》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真不好啃。


所以我们需要行家来“领路”。韩昇老师的讲述,让这部著作破除了封印,并且让我有种相“听”恨晚的感觉,一节课20分钟,听起来引人入胜。



↑滚动翻看


韩昇老师讲韩信和张良:



这门课程,让我受益匪浅的有两点:



读史书最难的地方,其实是在于人物、故事背后的意义——思考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以及历史发展的变化规律。



举个例子,《史记》告诉我们战国时期有“养客”之风(魏无忌、赵胜等),这是为什么?


因为当时正处于封建时代瓦解、帝制兴起的时代,留有旧时代的遗风。从“客”我们看到的是封建时代那种风气的遗存。


这是社会制度对风俗民情影响的一个缩影。



另外,《史记》还能让我们去理解中国各个区域,在历史上的重要性。



从演变来看,中国的都城是由西往东走的。那为什么前两千多年深深地扎根在关中,而后面出了关中以后,最后选择了北京,并且已经维持了700年?


这个变化,实际上正好和中国整个经济区域的变化是吻合的。


我们中国的中心区从关中地区移向了华北平原,到现代又从华北平原转向了南方。经济的总量、人口的密度、文化的发达,都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这个大变迁、大发展的前段,就蕴藏在《史记》的故事里。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理解我们的政治文化传统,以及它们遗留至今的影响,就是我们学《史记》的意义。




3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价值:99元

共108集


一门特别适合逛完考古遗址,或者去博物馆之前带娃“充电”的课,实用且有趣。


我们暑假全家都去了趟西安,在津津有味地听完专业老师对兵马俑的讲解之后,我和叮当又认真地听了原秦始皇陵考古队长,段清波老师的介绍:



并且翻出了课程中的“博物馆参观指南”,顺便就把关于兵马俑的知识点,巩固了下:



夜游长安城后,也通过这门课程,了解了繁华背后的历史背景:



而在成都行结束后,我们又把三星堆那节仔细听了下。



这门课最特别的地方是,主讲人是十一位中国顶级考古队长。这样难得一见的组合,是中国考古人的群星闪耀时啊。


听这群挖国宝文物的“名侦探大师”的讲解,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考古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考古很苦、很难,但因为有了这群执着且可爱的考古学者,才能让中华文明的这场大戏更加辉煌,蔚为大观。


↑ 考古人的幸福时刻~


大家可以听一听唐际根老师讲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的故事,非常有意思。为什么考古学家对3000年前那个女人如此痴迷?



他们为我们热情安利着,中国近百年最重磅的十处惊世发现,呈现了文物从发掘到保护、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第一手内容”。


作为国家级考古项目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广汉三星堆、洛阳二里头等的总策划和研究者,他们自然是最了解那段历史的人。


👉 “古城发现者”良渚古城发掘领队刘斌

👉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发掘人崔勇

👉 二里头考古队长许宏

……


列个课程大纲,这门课程为我们揭秘了:



可以说是把那些个火遍大江南北的博物馆的前世今生,扒了个遍。



其中让我很受震撼的,是段清波老师,对秦始皇暴政的正名。但当我们听到老师的精彩讲解时,万分惋惜,他已经仙逝了。


史记里写到,“始皇初继位,穿治骊山”,也就是在他13岁当秦王时,就开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地修自己的陵墓了。算一算,秦始皇陵前后修建时间有将近40年。


然而考古学家“挖”出来的结论却是,修皇陵,其实是一个短期行为,都发生在秦始皇临死前的五年。



在秦始皇13岁继位,到39岁实现大一统期间,实际上,他几乎没有做任何让人批判的事。


真实的始皇,是个工作狂,一天要读20万字的奏章,看不完不睡觉。


他备受质疑的东巡,其实是在对东方六国宣传新政,做的是文化整合的事。



而秦始皇的暴君人设,其实是一种“末代之王”的政治现象,是新的朝代(汉朝)建立后,对旧朝彻头彻脑的否定。


秦始皇后五年的所作所为值得批判,但我们也要了解来龙去脉,去客观评价他的行为。



用考古的手铲,去重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画卷,一线考古人会告诉我们,文献里的中国和“挖出来”的中国,有哪些不同。





4

《博物馆观看之道

世界篇》

价值:199元

共155集


考古是文明的第一现场,那么博物馆就是我们进入文明的第二现场。


历史不光是文字,还有很多物质和视觉内容的表达,这就是我们去博物馆、美术馆的意义所在。


↑ 著名艺术史学家,芝加哥大学美术馆顾问策展人巫鸿


经历了疫情,我们终于盼来了正常的日子,也有了更多出门走走看看的想法,而学习一些关于博物馆的知识,既可以熏陶自己,也是了解世界文化的途径。


如何逛一座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如何在博物馆中看出门道?


👉 中读团队选取了13座世界顶级博物馆,以大家熟悉的“镇馆之宝”为切入点,梳理出了100多件世界文明的关键见证物。



👉 并邀请了汉语世界里,对它们最为熟悉的学者,带大家了解博物馆的秘密、以及文物背后所承载的文化。


↑部分主讲人名单


举一幅人人都看过的名作为例,收藏在卢浮宫的《蒙娜丽莎》。


  • 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

  • 她的眼睛,是不是在看着我们?

  • 达芬奇想借助蒙娜丽莎,表达什么?



↑ 课程的纸稿里有不少高清的局部图,

非常直观


又比如让我大开眼界的埃及篇,木乃伊是如何制作的?它代表了埃及人怎样的生死观?



很推荐大家在听课的时候,结合着对应主题的三联杂志(很多课程可以跳转到对应的数字刊),一起阅读或是听音频,又是另一番学习体验啊。



同系列还有《博物馆观看之道●中国篇》,大家也可以去听一听。



文学/艺术


5

《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11位顶级小说家的灵与肉》

价值:129元

共67集


巴尔扎克曾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抱着读经典看世界的想法,这几年我重新翻开了一些文学名著。在这期间,让我的阅读体验感更好的,一定得提下三联这门精讲课。


↑ 我很喜欢这段陆伟建老师所说的:

小说让我们成为旅行家,不可能成为可能


比如大名鼎鼎的《局外人》,我是在读了书之后才去听的原著译者,袁筱一老师的讲解。听完觉得错过了太多迷人的细节,所以又去重读了原作。



读的文学作品越多,越是觉得所谓的文学品味,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很多时候,我们读不懂一本公认的“名著”,可能只是因为我们与作者脱节了,不习惯翻译腔,所以我现在会习惯边读书,边去了解创作背景。这门课程,就是我读书过程中的引路人之一。


袁老师先是介绍了加缪的生平,他的成长背景,塑造了他的文学气质:



随后课程对内容结构做了精炼的拆解,原来这样一本“荒诞”小说所写的,竟然与我们的现实如此相像,并没有那么荒诞👇



并且带我们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理解这部作品,例如其实我们和书里的诉讼官、神父一样,都应该有过“拯救别人”的英雄主义遐想。



之后我也跟随袁老师的脚步,去看了加缪的哲学随笔《西西弗斯神话》,对主人公默尔索“荒诞”做法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


这是一门带你读懂11本史上最难文学经典名著的课。



跨越文学鸿沟最好的方法,是跟着最了解这些作品的人读,也就是跟随书的译者或研究者去读,而中读就做了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


带你阅读👇

↑ 《局外人》(加缪)、《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劳伦斯)、《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城堡》(卡夫卡)、《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昆德拉)、《寒冬夜行人》(卡尔维诺)、《恶棍列传》(博尔赫斯)


↑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尤利西斯》(乔伊斯)、《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


超强主讲阵容👇


而且课程里还会不时出现,用原著语言朗读的片段,是非常美妙的听觉体验!



思想与社会


6

《中国群星闪耀时

成为大师第一季》

价值:99元

共47集


《中国群星闪耀时》是我非常喜欢的课,现在已经出到了第二季,总播放量已经接近700万了,获得了众多听众的好评。


对于民国时期大师们的所做之事,我觉得受益匪浅,太“前卫”了!


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对于思想的自由追求,不仅是对于我们大人,还是对于孩子,都是极为丰厚的精神养料。


比如钱钟书先生读书“只似馋嘴佬贪吃美食,食肠很大,不择精细,甜咸皆进”,孜孜不倦👇




在那个战争动荡的阴暗年代,沈从文先生教导孩子要冲破现实,试着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并保持对世界的独立思考👇



《中国群星闪耀时》介绍了蔡元培、钱钟书、沈从文、萧红等十位民国人物的生命历程,回溯那个群星荟萃的年代。


这800分钟的听觉盛宴,是三联团队的十余位资深记者,80余次辗转十多个国家和城市,采访了大量后人,再现的一幅中国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大师人物图卷。



↑ 滚动翻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快节奏时代,希望你能从这些璀璨的“星星”身上获取一些精神力量。



7

《姜人生哲学进行到底》

价值:199元

共130集


姜宇辉·哲学启“萌”》

价值:129元

共53集


姜宇辉老师是我非常喜欢的老师,我听《姜人生哲学进行到底》,同时我还在带叮当听另一门课,是他讲给孩子的《哲学启“萌”》,都非常推荐,这里就一起做介绍了。


姜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最受欢迎的教授之一。如果要概括他的哲学课,夸张点说,就是“让哲学之光落入了民间”,非常接地气!


姜老师是一位很有趣的老师,他居然对于哲学导论满脸嫌弃,而是选择用一部我们熟悉的电影,或者一本小说的方式,切入一个深奥的哲学话题,讲述是非常生动和好玩的。


讲快乐,他不谈贺岁档电影,而是提到了《小偷家族》里,主人公人实实在在的快乐:



讲海德格尔对孤独的思考,他就用电影《网络迷踪》、《小小小小小的火》、《撒玛利亚的女孩》等作品,层层递进地引入,听得人很有共鸣:




而不知不觉中,他就把《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都揉碎其中了。



姜老师的风格一以贯之地延续到了,他讲给孩子的《哲学启“萌”》课里。


很想分享给大家是因为,这门课其实也适合大人和娃一起听,很有趣味。


课程里有很多让孩子和咱们大人聊一聊的时刻,切入点都是孩子生活中的小事或者一个哲学家的故事,然后细水流长地引发思考,连大人也能被启蒙了😁。


哲学是思考的游戏,它不是“即时生效”的有用,却能帮助孩子理清人生的思绪,在关键时刻指引方向。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姜老师把他的哲学课比作游戏《纪念碑谷》,我觉得是非常恰当的。


就像这个超美的游戏体现的内核——通过你经历的所有,去“真正认识你自己”。



8

《这就是心理学》

价值:129元

共90集


一本值得反复听的心理重磅课,主讲大咖云集。


这门课的知识容量很大,再加上我的心理学基础不够好,所以我是全程配合文稿一起学的,拿出了十二分的专注度🫡。



人到中年,我总想把自己当小孩,重新养一遍。特别当妈后,再加上这两年疫情,我更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了。


了解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我特别喜欢北大心理与认知学院副教授,钟杰老师的回复:


认识自己,拾起直面内心黑暗面的勇气。


在生活中,我们常用“自我欺骗”来保护自己,这是我们的防御机制,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精神分析让我们在非理性的潜意识中,聆听内在的声音 。承认心存懦弱的人会更坚强,能面对内心痛苦的人会更健康,能直视内心邪恶的人会更善良。觉察到这种欺骗行为,才能真正为自己负责。


这是一门心理学硬核扫盲课,不来虚的,直接从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开始,讲对当代产生深远影响的10位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


放上课程大纲:


上下滑动


分享两个我觉得很有趣的例子。


为什么人会有不同的性格呢?


弗洛伊德认为,这与我们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人格可能会因为一些外在的刺激或“创伤”,停止于某一个时期不再发展,这叫做性格“固着”。



苹果前CEO乔布斯,以苛求完美的性格,领导公司生产出了革命性的Iphone,成就了一段传奇。


为什么乔布斯如此苛求完美?一个不可被忽视的原因是,乔布斯其实是被收养的孩子。


曾经被抛弃的经历,让他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抑郁感,进而成为了他要求自己完美、自己的产品完美的巨大内心动力,以此来帮助他应对这种早期经历中的“遗憾”。


然而在他患胰腺癌后,却主动放弃了治疗,这与他的“内在抑郁”性格,同样很有关系。


而在教育方面,我们常常会夸奖孩子“你真聪明”,但心理学家却觉得这种夸法很有问题,为什么呢?


这与孩子对于学习结果的归因有关。研究人员发现,表扬孩子聪明,会削减他未来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原因是:


认识自我,教养孩子,控制情绪,改变人生,都需要心理学知识的加持啊。



青少年专区


三联中读App特地为孩子们开辟了一方学习天地,通过文学经典、神话通识、美育等课程,带给少年和学龄前的孩子,全方位的人文滋养。


知识会员可以畅听这个版块的音频课和有声书!


把“青少年专区”的课程基本全过了一遍,我发现其实这里的很多课,不仅适合孩子听,我们大人一起听,也很能涨知识呢。



我们开团过的《少年新知》,这里可以听到有声版本的(无纸稿),可以和纸质杂志很好地互补,增加利用率👍



除了精讲课,还有丰富的有声书可听哦,《小王子》、《安徒生童话》、《柳林风声》、《彼得潘》、《夏洛的网》……四大名著也找得到!



介绍两门我觉得挺不错的课程给大家。



9

《刘文利

给父母的儿童性教育指南》

价值:169元

共75集


我经常会收到读者朋友问我性教育怎么做的留言,我也在公号推荐过一些适龄的书单,但看到这门课时,还是觉得很受启发啊。


这门性教育课程,这分别列出了学龄前、小学以及初中阶段孩子的性教育问题,有很多都是我想要了解的。它用60个案例+解决方案(应该怎么做),再详尽地解释背后的儿童发展理论(为什么这样做)




它最好的点在于,不仅专业,而且非常有实操性,连话术和思路都直接准备好了,我们直接照着抄作业就行,



比如性教育的基础,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已经到了我们有必要和他们正式谈论性行为的年龄了,但我担心尺度拿捏不好,怎么办?


首先有几个大原则:


接着给话术,我们可以这样和孩子聊: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谈这个话题?不能像我们的父母辈一样,含糊地应付过去吗?



又比如,女儿身体发育,经常含胸驼背,看上去都不自信了,怎么办?



内容非常干货。


主讲人刘文利老师是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的负责人,我们在百度百科上看到的和性有关系的词条:


👉 “性剥削”“儿童性虐待”“性同意年龄”“PUA”等,都是由刘文利团队编辑审核的。


我想这门课程的价值在于,刘老师告诉我们性教育不仅是要教导孩子如何认识身体,认识性别,更是要教孩子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健康、福祉和尊严的人。


↑ 孩子在上完性教育课后给刘老师的手写信。

有好几位孩子提到最喜欢的内容都是

“人的价值不由外貌决定”


这才是构建“一个更平等的社会”,所真正需要的性教育吧。



10

《侯会·中国文学经典100讲》

价值:199元

共183集


侯会老师是三联的“孩子王”,他的《中国文学经典100讲》,目前已有超248万收听量了!


这是一门非常全面的文学经典科普课,适合小学生,也很适合大人了解文学常识。



100多讲的课程里,上至神话时代,下至20世纪中叶,涉及到了1000+部经典作品,400+位文学名家,可以算得上是5000年中国文学史的精粹了。



滚动翻看


侯老师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他创作的“讲给孩子的文学经典”系列,其实最初是30多年前,给女儿讲的“故事”。


后来整理成纸稿出版,结果大受欢迎,甚至并列入了教育部“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成了很多学校的必备参考书。



侯会老师像是一位家里博学又温柔的长者,每节课10多分钟轻松的“唠嗑”,将文学故事娓娓道来,能让孩子收获良多。


他的声音很好听,语速慢悠悠的,听起来毫无压力,讲得好精彩!来听听他讲的神话故事:



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它做到了学校语文教育所缺失的一点:


侯老师把中国古今的文学瑰宝,掰开、揉碎地讲给孩子们听,其实就很像把学校课堂上学过的“零散珍珠”,穿成一条闪闪发光的珍珠项链的过程。


孩子们可以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全貌有所了解,并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中华文学最精华的内容,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这也正是给孩子的人生“打底子”的工程啊!



课程里有大量的原文朗诵和通俗的翻译,侯会老师用名家的生平故事把作品串联了起来,让人感觉这些大作家好像就在我们身边一样啊。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过着农夫的生活,有着文人的情趣👇



冰心的诗歌和散文,为什么那么美?



每天10多分钟,和孩子一起听起来吧~



本期分享到此结束啦。


对于没有足够时间读书的人,三联就是很理想的知识媒介,是一位很棒的引路人。


作为三联中读的老用户,我也有一些使用心得,这里分享给大家啊。


1、精讲课的形式为音频课+文稿。


它的每节课时间都不算长,只有十多二十分钟,我觉得是比看名校的公开课有意思得多,而且没有学院派的繁文缛节,精简又通俗!很适合碎片化地快乐学习。


可以听音频:


如果是听到了哪段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去看音频的纸稿版,慢慢品读。



做读书笔记非常地方便,音频也可以下载后离线听,也有倍速、定时的功能,十分人性化。


2、课程主界面,提供了详细的主题分类:教育与成长、历史文博、艺术、文学、思想与社会……


大家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也可以按照“最热”和“最新”进行排序。



3、如果是经常听的课程,可以点击右上角⭐“收藏”,之后可以在“我的”—“我的内容”—“收藏”处查看,就不用反复搜索了。



我的经验是,听听课程“发刊词”的介绍,就可以了解这门课要讲啥,哪位老师讲,重点是什么,基本就能判断自己对它是否感兴趣了。


4、因为三联的内容够丰富,主讲老师也足够权威,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人文类的“搜索神器”使用。


我用“三星堆”、“张爱玲”和“柏拉图”搜了搜,看我发现了多少相关的课程、杂志和播客!



5、手机、电脑和平板,可以三端同时登录,全家人一起用也没问题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真心希望大家享受阅读、享受听课,把这个优秀的App用起来,每天抽一点点时间,用知识武装自己吧~



👇进入小程序下单👇



 往期推荐 

• 4个巨涨知识的App,新一年学习靠它们了

• 万幸,有这4档宝藏音频等着孩子听

• 真的真的,一定要来B站搞学习

• 被10w+人围观的B站资源,数理化篇来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丹妈读童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