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寒假,如果只选一部优质新片,就它!
-遗址模拟复原
-考古文物穿插
-人物装扮讲究
-历史情境再现
-文案解说详实严谨
-中华文明深度探寻
......
👆这是我在B站(bilibili视频网)看最近上新的“文物+考古+历史”之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时,随手记下的亮点。
适合年龄:8岁+
共8集 | 单集片长52min
观影渠道:b站/腾讯视频
这些亮点,既是我被影片屡屡打动的地方,也是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公号分享的理由。
如果你曾较少看中国历史类纪录片,那很幸运,就从这部看起吧,它将带你溯源中华文明的开端,早到距今约4万年的东亚古人类。
如果你是历史记录片爱好者,那很惊喜,它少见地抛开舞台式演绎,而是立足考古进行推演。
也就是说,每一帧画面,都经过严谨推敲后的细节呈现,那些清晰、真实的还原,让人一秒踏入历史河流,为之热泪盈眶。
1
探寻中华文明根源及脉络
以往我们推荐过不少孩子们看的文史类纪录片,大多是从“秦汉”开始讲起。
而这部影片,却用8集的体量,从“秦汉”往前倒叙,去追寻史前文明的繁衍生息脉络。
《摇篮》从4万年前的东亚现代人起源开始。
经过陶器发明、定居聚落,农业起源,到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为代表,距今6000年的村落社会。
《星斗》篇从距今6000年到5000年,中国地理文化格局在此阶段,初步形成。
《古国》从距今5000年到4000年,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等,体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也是“上下五千年”的考古实证。
《择中》则从距今4500年到3600年,通过陶寺、石峁和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印证“最早中国”的诞生。
《殷商》讲商王朝的兴衰,及其对周边青铜文明(如三星堆)的影响。
《家国》由西周王朝,开启了伦理与政治共生的宗法礼制。
《天下》是“统一中的分裂”,讲春秋战国不同区域的民族、资源与社会,也讲秦统一的进程。
自此,整个脉络梳理地清晰、完整,等于在纪录片范畴,填补了孩子们历史知识的空缺,而对于历史时间线的提取,有质的飞跃。
2
历史情境生动再现
细节值得反复观摩
这是影片给我的第二大冲击。
不知道大家带娃去博物馆,看到陈列的文物,会不会和我一样,总不自觉地想:
● 这些器皿是怎么创造的,具体用来做什么?
● 什么人在什么场景会使用它?
● 这样的服饰,又是什么人在穿着?
● 为什么要在器物上画这样的纹饰,有何含义?
当初我带叮当去二里头博物馆、陕历博等地参观,就经常有这样的疑问。
在看了这部影片后,豁然开朗。
由演员出演,根据考古现场照和学者们的研究,来复原当时人们的生活背景、日常行为等,距离一下子拉近。
◆ 比如,距今9000多年前,在浙江上山遗址的461号坑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碳化稻种子。
影片这样推演(第二集11分57秒)——
一万年前,随着全新世的到来,气候变暖,上山文化的先民,在浙江金衢盆地停留,过上定居生活。
春天播种,待雨季后水位下降,结出饱满的稻穗。
年幼的孩子也来帮忙,用手轻拍,还没完全驯化的谷粒,纷纷落下。
母亲们用磨盘磨棒,碾磨橡子、菱角、块根,放到陶制的大口盆中,加热搅动,就煨成糜烂的粥。
制陶匠人,把散落的稻壳、稻叶掺在陶土中,提高耐热性能。
是不是十分具象?仿佛真的穿越万年,亲眼看到先民们是怎么生活的。
◆ 再比如,已发掘的二里头贵族墓中,有一条前所罕见的龙,由白玉和2000多片绿松石拼嵌而成。
虽历3000余年,色泽仍然翠绿鲜妍。
根据考古推测,墓主人是一名30多岁的成年男子,大量海贝置于其颈部,头骨上方发现3件白陶器,可能为头饰组件。
他怀抱绿松石龙形器,手系铜铃,可能是名巫师。
那影片就按照这个场景演绎(第5集43分钟):
一位神巫,手拿龙形器,一足略跛,随着音乐的节奏,且形且舞,足迹画出大大的“8”字。
这样的步伐,被称为“禹步”,表现大禹治水行山之艰难。
3
遗址和场景的精细复原
像这样复原遗址和模拟场景,贯穿整部影片。
你可以看到湖北云梦睡虎地遗址的还原。
碣石宫西阕楼的相应复原。
参照汉讲经画像砖,复原的太学场景。
根据建筑史学家的研究,复原的南越王宫。
以及南越王大殿的场景。
还有人物造型,影片根据出土的秦兵马俑和武器,还原战场上的盾牌,士兵形象,以及秦将的“兔耳朵”造型。
秦军普通士兵家中,有缺了腿的残疾人,侧面体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影响。
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饮食器具,宗教仪式等。
为了拍摄“秦始皇”站在群山之巅,背后山峦叠嶂,仿若秦王朝的“千里江山图”的画面。
这个不足10秒的镜头,前期准备近三个月,两次到访凉山州,三进“大断崖”,只为求得最佳拍摄地。
如此用心,换来沉甸甸的扎实有诚意的作品,实在令人感动和敬佩。
4
小人物的命运
与此同时,影片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把故事,聚焦在真实小人物身上。
以往我们读过的历史,往往与权力、战争和王朝更替相关,但其实,真正支撑千年文明的,就是普通百姓,昼出夜伏的日常生活。
这部影片讲述了很多鲜活的人,比如《秦汉》一集里,有位叫“转”的士兵,驻扎在河西走廊长城沿线。
他听说自己的好友“幼卿”,来到距他不远的地方,很想问问他,自己老家的情况。
可是公务缠身,没法成行,只好写封信转达。
这封“汉简”,时隔2000多年后被考古工作者重新还原,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候普通人的具体生活。
真神奇啊,莫名又多了几分亲切。
再比如由胡歌出演的“啬夫弘”,是位于敦煌悬泉置的一名吏卒,负责传递文书,接待官员和使者。
弘是这里任职最长的,18年间为都护、使者、公主、将军传过很多信。
还亲自接待过解忧公主年老返乡。
这些鲜活的人,如果只是在博物馆、书本上展示,孩子们一定觉得是符号,是背诵的对象。
而通过这番演绎,那些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就渐渐具象清晰了,他们曾跋山涉水,生死离别,在这片山河湖海间,努力经营自己的一生。
最后再重点提下:
1. 影片的文案,也就是解说词,值得特别留意和学习。
原本主创团队就梳理了3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最后呈现每集不到1万字,简单来说,光脚本每集就写了五个版本。
比如每集中令人惊艳解说:
“蜿蜒青翠的天目山,向着衔接于东麓的杭嘉湖平原,伸出两支余脉,如一双臂膀,环拥着余杭山水。”
“今天,每一种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食物,都曾见证远古先民们的饥寒与艰辛,他们播种,从此不再被动等待自然赐予,而是主动参与到万物生长的进程中”
“从辽东至陇西,自长城至南海,数百年间干戈不止,纷争不休。”
“艰险岁月里,为己即是为家,为国亦是为家,与家人间的牵挂就是暗夜里明亮的光。”
2. 正因为文案包含了大量的信息知识量,所以理解起来有些难度。
所以我建议是,有一定历史基础,或8岁以上的孩子观看,效果会更好些。
3. 影片整体节奏偏慢,因为本就是有文化底蕴的节目,需要沉下心,静静欣赏和消化信息。我一般看的话,会加上倍速。
4. 在第二集《摇篮》中会出现祭祀、丧葬仪式,尤其讲高庙文化几个镜头(只有几个镜头哈),带有些原始宗教色彩。
虽说是远古先民神灵崇拜的活动,但我们现在看来,会觉得有一丢丢神秘,孩子可能有点害怕,所以这一集建议要做好心理准备(不同人的感受不同,这里只是个人建议)。
5. 观影链接在此,b站需要大会员观看,孩子们也陆续放暑假了,好的纪录片,是放松也是享受👇
往期好片推荐
【经典电影】
【高分记录片】
【纪录片合集】
人文自然纪录片
3部小众却相当好看的片子,刚好假期用得上豆瓣9.4,巨涨知识,强推和孩子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