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CBD的艺术碰撞 : 雕塑中的时间与空间,听听大咖怎么聊
北京CBD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空间
如金杜艺术中心
Louis Vuitton文化艺术空间
现在北京SKP也来啦~
近期,一场围绕
“艺术与科学”的跨领域沙龙
在北京CBD SKP RENDEZ-VOUS 展开
直指艺术与科学的真谛
(SKP RENDEZ-VOUS 坐落于北京SKP4层
是北京SKP在馆内全新打造的一处
新概念书店、无国界料理、生活好物、
艺术展演与文化沙龙的跨界组合)
由策展人与博物馆顾问罗怡女士主持
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刘兵教授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前雕塑系主任
隋建国教授座谈
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CBD SKP的艺术橱窗展出隋建国老师两个系列的作品。
01
作品中关于时间、宇宙、空间等一些科学观念。以一种匠人的方式,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
02
艺术不止是表达感情的,更是在探索自然。在西方艺术中发现世界,研究世界。
03
研究发现人和世界的奥秘。当然更多的是人本身,包括人的情感、人心理的奥秘,但总之,它不是简单的喜怒哀乐。
橱窗一《衣纹研究-被缚的奴隶及濒死的奴隶》
隋建国老师认为,艺术家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一些事,并且艺术和科学的关系是有不同层次的”:
利用很多今天科学的方法,比如用数字的、3D的方法去重新表现艺术,这是属于技术的层次
艺术和科学更深层的,是观念意识上的沟通,上升到哲学的一种理解
纯形式化的层次
橱窗二《肉身成道刹那1&2》及《体系》录选,2019
时间是非常神秘的,科学家从古代就开始研究时间。从科学上讲时间不过是个符号。
隋老师从2006年开始,计划要一直做到自己的生命尽头,名字就叫“时间的形状”。
他用一根细钢丝每天往蓝色颜料里沾一下,后来颜料积累形成的造型越变越大,经过12年半,逐渐从粗棒状变成椭圆球状。
他说 “这个球也不过是时间的证明而已,直到我生命结束它就结束,总之,我的生命结束它就算完成了”
这个过程就有“时间”在其中,每天都有生成,直到他生命结束它就结束。
左: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教授刘兵
右:艺术家隋建国
“身体”这个概念在后现代文化理论的研究里它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
“ 我的身体就是跟泥接触的过程,我的身体在创作中是一个媒介,我的身体作为一个负空间,永远是显示在泥巴的形式中的。”
“我所做的就是把它回归到最初级最基本的——手和泥,这两个最简单的因素,同时它又拥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
——隋建国
隋建国《肉身成道·刹那(1)》,影像,83秒,2019
隋老师新系列作品,是从“盲人摸象”开始。
把自己的眼睛蒙上然后开始涅泥
看泥呈现出什么样的形状
新的作品中还把手纹放大再做成雕塑
整个过程中隋老师一直在说要把自己的意识、经验,在创作里面去掉,寻找一些偶然。
“ 我觉得偶然性其实是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在艺术当中就开始寻找偶然性,我怎么能找到它的偶然性,怎么能找到一种意外,我之前没有想到的,之前也没有教科书说过,甚至也没有老师谈过。
偶然出现了,我就要想办法去抓住他 ”
——隋建国
SKP艺术橱窗现场
无论宇宙多么宏大,人类多么渺小
但人类每一个个体的肉体存在作为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
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成长的过程中也是不停地面对未知
正因为意外和未知
生命才有价值
“ 我这十年的艺术实践,就是对意外和未知的追寻,这是一种对直觉的信任。”
——隋建国
对谈现场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编辑请发邮件至beijingcbd2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