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如何打造良好的课程体系?

张霄 校长会 2021-06-10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了课程体系建设的误区以及良好课程体系应当具备的特征。


条条干货,校长必读!警惕建设学校课程体系的5个误区
良好的课程体系具备哪些特征?

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我们如何构建学校良好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在当下以核心素养作为整体目标的情况下。



核心素养具有哪些特征?



▲▲▲


核心素养具有关键性、融合性、生长性等特征,上述特征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关键性即核心素养是个体形成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关键”即必要性与重要性的综合体现。因此与核心素养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也应当有所侧重,其侧重点需要与上述“关键能力”的内含相一致。

其次,融合性即核心素养虽然被划分为若干子条目,但由于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情境密不可分。因此此类条目之间并非截然二分、互无关联,而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够相互迁移、相得益彰。课程体系中课程模块的设置同样应当具有融合性和可迁移性,而非基于学科内容将课程模块绝然割裂。

最后,生长性即个体核心素养的发展并非“从无到有”的突变,而是“从低到高”的进阶。因此课程体系中的同一个子项目需要在各个学段中均有所体现,同时具有与学生发展特征相一致的程度进阶。



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打造课程体系?



▲▲▲


基于上述对核心素养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核心素养视域下课程体系的构建难以采用上述任意单一一种课程体系的规划方式,其应当在综合各类课程体系规划优势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复合型整合。

具体而言,一方面将课程内容与功能加以有机整合,核心素养即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明确的参照点。诚如有学者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体系的‘基质’和纲领,课程的所有目标与内容均须由此推演而来。”

由于核心素养具有关键性和融合性特征,因此课程目标的设置一方面应当通过具体模块的遴选与侧重突显其“关键性”。“关键性”同样是课程体系应当具有的本质特征,课程模块之间具有比例侧重与调整才能够称之为“课程体系”,否则只能称之为“课程群”。

其次,通过对整体目标与内容进行程度层面的解构与规划,突显两者相互匹配的“进阶性”。课程内容的设置还应当在匹配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突出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再次,在课程内容与目标相互匹配的基础上,还需要将课程的具体形式加以规划,使之与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征相互匹配。

最后,在课程内容与功能对接的基础上,还需将目标达成以及内容落实的时间范围于阶段嵌入其中。即在不同学段内,匹配相应的课程内容(与形式)以达到相应的课程目标,突出核心素养的生长性。



如何制定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从利益集团或教育者的愿望(应然)出发,最终落脚在受教育者的学习结果(实然)上。课程目标的呈现方式是“通过课程学习之后,学生能够做什么”。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

然而笔者在长期为学校发展提供支持的实践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校尚未建立明确的目标体系,其导致学校发展中其他要素设置与规划的零散化、表层化、随意化。校长领导团队应当对构建明确、具体的目标体系予以高度重视。

虽然课程体系中的目标维呈现的均为非载体目标,但其背后需要有由非载体目标和载体目标共同构建的完整目标体系作为支撑。载体目标是由课程知识的初级认知所组成的目标,而非载体目标则是建立在初级认知基础上的高级认知问题,主要以能力和素质等形式体现。

载体目标是课程模块规划中需要进一步落实评价的一类目标。课程体系中呈现的非载体目标可以是国家规定的学生核心素养,也可以是核心素养基于地区特征、学校特色、校长理念等重构而成的课程目标。

除此以外,在目标维的基础上还需要构建与之匹配的时间维,即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逐步落实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进阶性落实有两种表征方式,一种即各具体目标之间存在进阶关系,如身心健康是基础性目标,创新思维是高阶性目标。另一种即各具体目标之间呈平行关系,但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具体目标的达成程度有所差异。

实际上,如果将目标体系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展开,上述两种落实方式是对“非载体目标-载体目标-时间”三维结构的两种观察方式。前者即以平视的视角突出了目标落实的时间维,后者是以俯视的视角突出了目标落实的内容维。


如何统筹规划课程内容?



▲▲▲


课程体系规划中课程内容与形式维构建,主要指对具体课程模块涉及的内容以及课程落实的具体形式进行规划。若想使课程体系对于目标的达成、课程的落实、特色的彰显有所指导,则需要综合上述课程体系建设的三种整合模式:课程权层级整合模式(本研究将其扩展为“课程形式整合模式”)、课程内容整合模式、课程功能整合模式。

首先,依据上述目标体系中的非载体目标能够将课程群按照不同功能进行划分,如基础类课程群、提升类课程群、拓展类课程群、创新类课程群等,划分的具体组类需要具有进阶性特征(以匹配时间维)。

其次,根据宏观层面的课程内容对课程群加以整合,即将能够满足此项目、此层级非载体目标的具体课程模块进行规划。如上所述,非载体目标具有成长性特征,因此在对课程模块进行规划时一方面需要考虑课程模块能够较为对应的非载体目标。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此模块中不同类型的课程对应的目标层级。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核心素养具有融合性特征,因此此处课程目标与内容完成的是较为直接的对应,而非按照目标将课程模块绝然划分。“虽然每个课程模块都体现核心素养,但每个课程模块又有各自侧重的几个核心素养。”

最后,依据课程的形式对课程模块进一步划分,常见的课程模块包括必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社团、研学访学等。课程形式的规划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体现学校课程体系的特色性。

具体而言,选修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社团、研学访学等学校自主化程度较高的课程规划的倾向性应当与目标体系(不同阶段的)倾向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实际上,必修类课程也能够在课程实施环节突显办学特色性,其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



如何匹配相应的课程资源?



▲▲▲


资源配置同样是课程体系规划过程中较为容易忽略的重要环节。部分课程规划者将其视为需要在课程模块规划中完成的任务。

实际上,如果此项工作在课程模块部分才开始进行,那么分别负责不同课程模块的设计者则有可能因为缺乏统一规划而忽略课程模块建设的范围与限度,导致最终由课程模块组合而成的课程群以及课程体系则难以表征与落实其特色所在。

因此,在对课程体系进行规划时即需要对资源配置进行宏观规划,上述规划有助于后续课程模块的针对性建设。

资源配置规划的倾向性仍需与特定时段需要达成的特定水平的目标相匹配。在课程内容与形式维已经对课程的内容与形式的倾向性进行规划,其能够在学校间比较层面突出课程体系的特征所在。在资源配置维需要进一步对课时、教师配置、课程资源配置等进行统筹分配,以突出相同维度,不同课程模块,不同目标层级课程群的倾向性。

上述倾向性仍然与办学特色相互统一,其有助于在学校内部发展层面突显课程体系的落地途径。具体而言,即若想使学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关键能力在课程体系中进一步得以体现,则需要对课程模块的整体课时、教师的人员数量、性质配比、课程资源配置上有所侧重。

整体课时指此类课程在同类课程中所占总课时的百分比,理论而言能够体现办学特色的课程所占百分比应当高于同类其他课程。教师的性质主要指教师为专职亦或兼职,以及是否获得相应的教学资质。课程资源的配置主要指教材、活动场地等相关支持。此类资源配置多针对选修、活动、社团、研学访学类课程。

以上我们讨论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讨论不同类型的学校分别如何打造符合自身现状特征与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我们将学校类型分为新建校、集团校、“内容丰富、缺乏统筹”的学校、“规划完善、有待落实”的学校四种类型


类型1 

“从零开始”的新建校如何打造课程体系?


所谓“从零开始”的新建校,即指从硬件设施到理念目标均处于初始状态的学校。此类学校缺乏集团化办学中“母体学校”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指导,因此其需要从宏观理念与体系层面以及微观资源层面同时入手,在整体规划与资源开发的协调并行中构建学校发展的各类体系。

对于此类学校的课程体系构建而言,其需要首先基于校长办学理念、国际国内教育趋势、学校所在地特色文化等构建特色突显、能够落实的办学理念以及目标体系。在目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开发易于接触、能够突显学校特色,同时具有丰富教育意义的各类课程资源。

在宏微两维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建构相对“粗线条”的课程体系,即规划课程群和部分具体课程内容即可。原因在于在学校初创阶段,各类资源具有的可开发性以及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与可落实性,均处于尚待检验的阶段。

因此这一时期应当为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调整、修正留有充足的空间。在目标体系得到理论层面的论证以及实践层面的初步检验以及课程资源初步开发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对课程模块进行规整与聚焦,并以此为据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类型2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如何打造课程体系?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课程体系规划与落实的特征在于,其学校发展的各个要素剧能够从“母体学校”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验与资源支持。因此如果“母体学校”具有比较明确的目标体系与课程体系,其“子学校”对课程体系进行规划的难度则相对较低。

对于“子学校”而言,其首先需要对“母体学校”的目标体系以及课程体系进行正确、深入地理解进而基于“子学校”所在地特征、师生源、课程资源等差异性因素对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与比例进行调整,同时对区域特色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

如果必要,学校目标体系中的部分内容以及课程群和课程模块的具体内容也需要随课程内容与比例的重构加以调整。

类型3 

“内容丰富、缺乏统筹”的学校如何打造课程体系?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内容丰富、缺乏统筹”是相当一部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典型特征。通常而言,此类学校的校长领导团队以及教师团队对教育教学充满热情、认真负责,其努力为学生开发一切潜在的课程资源,并尝试构建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

但其弊端在于,由于校长领导团队缺乏对课程体系进行宏观、系统、融通地整体性规划,导致课程内容杂乱无章、随意无序。上述课程体系的核心问题在于,校长及教师团队仅凭直觉、情怀、现实条件,或未经慎思的办学理念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对目标体系与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中观层面的衔接与规划。

因此,此类学校首先需要基于办学理念对目标体系进行系统性规划,进而以目标体系作为参照,明确需要重点突出的特色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内容对于目标达成的匹配性关系。

在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特色规划的共同作用下,构建中观层面的课程群以及课程模块。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程需要课程规划者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类型4 

“规划完善、有待落实”的学校如何打造课程体系?


“规划完善、有待落实”类学校的目标与课程体系通常由外部专家主导完成。具体而言即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学校在进行学校理念与课程规划的过程中“自动”或被迫放弃其主体性地位。


然而,由专家主导的在去情境化背景下构建的各类规划极难在实践中直接落实,其需要在具体情境与问题中不断对规划的内容与次序加以调整。对于此类学校课程体系的落实而言,其首先需要开发易于接触,同时能够突显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

在开发此类课程的过程中对课程群以及课程模块进行调整,在微观课程资源开发以及中观课程群以及课程模块调整的并行中构建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常珊珊, 李家清. 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 课程.教材.教法, 2015(9):6-6.

崔允漷. 追问“核心素养”[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 45(5):3-10.

郭必裕.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5(4):114-116.

郭晓明. 从核心素养到课程的模式探讨——基于整体支配与部分渗透模式的比较[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1):44-47.

何玉海, 王传金. 论课程标准及其体系建设[J]. 教育研究, 2015(12):89-98.

刘磊. 建构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J]. 中国德育, 2016(1):22-25.

解建团, 汪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6, 8(4):25-29.

辛涛, 姜宇, 林崇德. 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6):3-7.

张华.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 45(4):10-24.

巩建闽, 萧蓓蕾, 董文娜. 课程矩阵:一个课程体系设计分析框架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178-184.

Oliver B, Ferns S, Whelan B, et al. Mapping the curriculum for quality enhancement: Refining a tool and processes for the purpose of curriculum renewal[J].

Veltri N F, Webb H W, Matveev A G, et al. Curriculum mapping as a tool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S curriculum[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ducation, 2011, 22(1): 31.



责编 | 赵矗

排版 | 赵矗

配图 | 闫炳文



推荐阅读

● 自嗨式的元旦晚会,该停停了!说好的活动育人呢?!

● 2019,感谢执着的你没有放弃2019,感谢执着的你没有放弃

● 70、80、90后老师对比图,内容过于真实,不服不行

● 史上最受争议北大教授,怼人战力排行第一,却为国学教育鸣先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