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末写评语还要找模板?怕是遇上个假老师!虚假的激励评语是在害学生……

俞华 校长会 2021-06-11


期末了,孩子成绩单上,除了分数,

班主任评语最容易引起家人的重视。

老师对孩子有哪些寄语,

学习、生活上有什么优缺点?

往往是过年期间一家人的谈资。

他们读的不是评语,

而是透过文字看到孩子的成长。

你笔下看似普通的孩子,

都是家长的全世界。


学生期末评语怎么写?网上的模板有点“辣眼睛”——

“你是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女孩。”“你一直是个认真而负责的学生,关心同学,热爱集体。”“品行端正,学习努力,与同学相处融洽,积极与老师交流。”

“性格开朗,热情活泼,对班级的各项活动总是积极参与,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近期,一些“走心”的评语引起了全网关注——


浙江杭州景成实验学校洪燕老师,用了一个学期为全班39名同学准备期末评语。这几天,每个学生收到的是一张由老师亲手绘制的漫画肖像。

湖南长沙黄龙小学校长戴璐倡议用“情书”的方式给孩子写评语,老师们展示出了十八般武艺:“紫嫣:万紫千红嫣入梦,黄龙校园名飞扬……”(古诗形式)“宇博,请查收陶老师寄来的快递哦!物品:限量版爱心加油包……”(淘宝体形式)

浙江金华宾虹中学化学老师吕沆菲,用化学方程式给全班42位同学的性格、进步和蜕变写评语。“2Na+2H₂O=2NaOH+H₂↑活泼的钠在水面绽放美丽,回归平静,变得稳定。你从一开始的浮躁,到现在的沉着勤奋,相信不久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何桥小学袁谨瑶老师将32首抖音神曲改编成给学生的期末评语。“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最亮的星一样,把所有的难题,所有的错误统统都打败……”

浙江杭州丁兰实验中学王杨军老师把期末评语写成对联,“有智有品,两心俱热深得师友交口称赞有勇有谋,一骑当先引领班级奋蹄奔腾。”


写好期末评语,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这是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做总结,激励学生查漏补缺,更上一层楼。另一方面,期末评语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也唤起了学生对教师的回应,是充满人文性的举措。


今天,班主任写评语,该如何摒弃传统操行评语中千人一面的语言?如何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做出积极的改变?这是一个瞄准“小切口”,收获“大成效”的教育课题。



01

伤人的评语

期末评语易犯的十个毛病


针对期末评语的现状,有研究者对140名班主任,204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如下数据:



结合调查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期末评语存在以下问题——


  • 理解不到位:部分教师对班主任评语的重视程度不一,甚至认为学生不看重班主任评语,评语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大。这从根本上导致了期末评语问题频出。

  • 以成绩为依据:班主任在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习惯于参考学生成绩,对优等生不吝溢美之词,而对学业表现不佳的学生则多以劝诫的口吻。

  • 评语逐渐“失效”:有研究表明,16.7%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期末评语偶尔才能反映出自己的真实表现,有23.3%的学生对教师的评语并不满意。

  • 学生的期望值与老师对学生评语的重视程度之间有落差:学生对教师评语的不满主要由于教师评语的“赞美激励法”已经逐渐失效。在过分“糖衣炮弹”的轰炸下,学生对空洞的评价感到了失落。

  • 语言冰冷:部分评语冷冰冰的,甚至是网上模板的套用,反映了师生关系苍白冷漠,缺失对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感召。

  • 千人一面:班主任对学生的评语不应是期末的“赶工”,笼统的评语会让学生觉得班主任对自己的漠视,用心而有具体的评语则能让学生感到你的真挚、亲切与可信。

  • 内容呆板:评语呈现“老三段”的结构:大篇幅肯定学生优点、赞扬学生的“闪光之处”,接着温情地用一两句话点出学生缺点或不足之处,有时甚至避而不谈,最后再用小篇幅的提出教师的期望。这样评语呆板、机械,而且缺乏个性。

  • 落笔难:到了期末,班主任给班级中四五十位学生写评语,确实很困难,尤其是给腰部学生写评语更难落笔,好像无话可说。

  • 缺乏学生、家长的声音:期末评语成为班主任的“独角戏”,缺乏多元的评价角度,难免片面,过于主观。

  • 学校不重视:期末评语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其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对期末评语的要求并不高,更别提为班主任提供评语撰写的指导与培训。



02

权威期待的力量

为什么期末评语不容小觑?



期末评语是一个历来关注度不高,但是长久保留的评价方式。看似不起眼,依然值得深入研究。它可以成为连接老师、学生、家长的有创新、有趣味、有滋味的沟通平台。


更重要的是,通过期末评语,能够促使学生建立积极的“镜中我”: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是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学生重新认识和把握自己。


师生互动模式图


对学生来说,一段好的期末评语,可以达到以下功能——


▍还原学生完整的“我”


期末评语作为师生互动的一种形式,能帮学生还原他们完整的“我”。不仅仅按照成绩评定制度割裂学生的人格,教师的评价态度、评价观和评价语言对学生以及师生互动行为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教师评语是否能够呈现还原学生完整的个性,及采用何种手段还原学生完整的“我”,帮助学生向老师“开放自我”,向他人“开放自我”。


▍“更好地成为你自己”


教育的价值在于,使人们能够享受自己社会的文化,参与该社会的事务,这样人才能感受到自我价值。


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判断的互动是保护其自尊心、自信心为根本前提。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了解、信任学生,才能通过互动表达不同的期待,影响学生的自我建构,更好地成为自己。


▍师生间良性的信息反馈模式(发展性评价)


教师的课堂言语、私下谈话及期末评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信息的输入。输入信息通过学生能够内部转化,形成心智发展反应的信息输出,变成行为又反馈给老师。


除了对学生的种种行为做出评定外,教师还要将学生的信息输入与其他输入相结合,例如家长评价、其他任课教师评语、社区成员评价等,改善教师的个人观念、教师权威、师生关系,从而使师生间建立起良性的信息反馈模式。


这种良性的反馈必须基于教师对学生发展性评价和持久的期待上。


▍教育回归生活的重要载体


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教育与实际生活脱节。他提出,从生活中的小轶事、小故事发现教育意义,能够促进对教育的深入理解和反思。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行为习惯,形成评语等文本语言,不仅在于激励学生成长,也在挖掘深层的教育意义。成绩是单一的,但是学生的生活是多元的。


▍师生在教育中的情感体验


我国教育评价及评语的变迁可分为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1970-1980年)的思想鉴定:爱党、爱国、为人民服务;



1980年末-1990年的操行评定: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1990年代中期的评价手册:共同“愿景”——成绩至上主义;



1990年代中后期至今:温馨的新式评语兴起及评价理念的转变。



温馨教师评语的出现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1979年我国开始推行独生子女政策,家长更重视家庭教育,并且更加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及教师的期望和反馈。


面对这些众星捧月的独生子女,传统的师尊生卑的教育观念和教师训斥式的评价方式不能满足教育的现实需求。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在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时,开始加入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并强调学生的个体价值和情感需求。



03

“我的眼里有你”

写好期末评语的六大法宝



班主任应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个教书的老师,还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做个集体学习生活的观察者、欣赏者、评价者。借助期末评语的改革,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者的深情表达。


▍重平时:边写边改常常新


为了使评语有的放矢,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不妨平时留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尽量多地获得第一手材料。期末,根据平时积累的素材写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评语。


比如,班干部一般组织能力强,很有优越感,可往往缺少一种讲团结的心理素质,因此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指出:“只是老师多了一点遗憾,若能把自己与大家融合,那会使你的色彩更加艳丽。”


有一位学生各方面表现一般,没有特别突出的优点,也没有扎眼的缺点,但是有心的老师能发现,每天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到校。评价可以这样写:“你是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学生,老师总是看到你第一个到学校,老师为你的举动感到高兴。”



开处方:突出教育的基本功能


不同于医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处方,教师的评语除了要坚持专业性和针对性,还需要突出教育的基本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反映到评语中,如:“你每天第一个到校来为班开门,透出你对集体的热爱。”“公开课上你那富有表情的朗读,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叹。”


有的班主任则在期末为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奖状,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把传统的荣誉细化。


比如,将学习方面的“学习标兵”细化为“三好之星”“双优之星”“学习达人”“进步之星”“勤奋之星”等;习惯养成方面,增设了“读书达人”“诗词达人”“小作家”“礼仪之星”“孝心少年”等。



同时,打破一个学生只能评一个荣誉的惯例,他既能拿到“小作家”的称号,也能成为“勤奋之星”。让每张奖状都能发挥它的激励作用。


▍可读性:语言活泼,形式接地气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改变,期末评语的写作方式也“与时俱进”一些,更有好处。因写评语而爆红的老师们,也是在形式上发挥了创意:春联、表情包、漫画、化学方程式等等。


还有一种故事式评语,可以在评语中讲述一个有针对性的简短的有启迪意义的小故事,给学生以适当的点拨、批评和建议。




▍多元评价:联动学生和家长


评语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学生本人,而教师直接下评语的做法,是教师把已经写好的结论交给他们,这样学生就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为了让评语准确、全面,易于被学生接受,充分发挥教育意义,可以利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干评价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边写边改,这样不断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教师还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给自己的定位,这样教师的评语就有了参照,据此写出的评语也自然易于被学生接受。


评语的另一个目的,是希望家长能通过评语有针对性地协助学校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因此,评语的确定自然也不应当缺少家长的参与。


让家长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传达给老师,写进评语,无疑是必要的和可行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使教师的评语更准确更全面;二是可以消除偏见,增强彼此间的沟通与了解。


这样的评语及时又民主,还有说服力。



▍亲近性:评语还是手写的好


现在,网络技术发达,教育主管部门极力倡导的个性化评语早已失去了个性,被固定的模板所代替,这本已悲哀。老师的笔迹不应再被冷冰冰的打印文字所代替。


手写评语,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增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写评语对老师来说是常规性工作,但要看见,孩子们对落在纸上的教师评语的期待目光。


▍专业发展:警惕“糖衣炮弹式”的评语


温馨的新式评语已经泛滥。希望用评语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要提高本身的素养。不但需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对教育现象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具体操作中,评语必须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才能与潜力的准确把握,教师对学生积极合理的期待。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他从神学院毕业后,之所以进行哲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毕业时教师评语的影响。他的老师是如此评价他的:


“黑格尔,健康状况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大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参考资料 钟国榜,让评语成为教育学生的助推器,贵州教育,2019.7郭黛宝,教师评语中的师生互动研究——以H省R小学“主体性实验”为背景,首都师范大学,2014.5赵文英,换个方式写评语,宁夏教育,2009.3唐金龙,期末了,写点“故事式评语”,教师之友,2004.1




责编 | 赵矗

排版 | 虫子

配图 | 闫炳文



推荐阅读

● 12岁小学生救下一整栋楼引狂赞,最全2020年寒假安全告家长书,请老师转发收藏

● 最残酷的亲子教育课,请摸着良心自问:你是否有资格做一个父亲?

● 高考评价体系不是考纲,校长你先别慌,请收好150位专家的解读精粹

● 那些培养“美盲”的学校,正在摧毁孩子的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