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庚款留学

旧梦书生 黄沙荡荡 2020-09-12
最近无意间看到一则2017年的旧闻,是关于清华大学取消国外留学入学申请时的笔试环节的旧闻,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小编从来不敢妄议新闻与实时,不过那已经是旧闻文了,回头想想当时那么热闹的新闻到了现在什么也不是了,只能说很多事物在时间面前什么都不是,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受这则旧闻启发突然想写一篇关于有关留学的文章,经过一时间思考,想到了庚子赔款留学生。


历史的发展常常伴随着许多偶然,一些偶然的历史事件却又会对后世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近代的庚款留学亦是如此。

庚款留学是20世纪初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后,各国列强加给中国的巨额赔款,后因美、英等国的所谓“退还”而形成历时近半个世纪的特殊的留学活动及相应的留学群体。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庚子赔款与退款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至西安。清政府于1901年9月7日被迫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赔偿俄、德、法、英、日、美、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挪六个“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等项4.5亿两白银。由于1900年是中国的庚子年所以这笔赔款也称“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各国所得比例
1905年,美国国内发生了歧视和排斥华工事件。国人对美国产生了普遍恶感,当时中国的一些沿海城市还掀起了大规模的“抵制美货”运动为平息中国国民的反美情绪,1907年12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向国会提出咨文:

美国政府除确实费用及一切损失赔偿1165万元(此处指美元)之外,所余1200万余元,实为浮数,受之有惭德,应以之退还中国,以全友谊。中国已支付超过1165万元的部分(964万余元),分期于中国每年分付赔款内减还。美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他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西奥多·罗斯福,他在1908年5月25日签署关于退还部分庚款的法案,并在1909年1月1日开始退还美国庚子赔款中的浮溢部分(多收的部分),作为中国人留美学习的基金。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退赔部分庚子赔款的决议,从1909年1月1日起,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11955286.12美元,直到1939年止。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促成庚款留学关键人物
 
第一个人是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海约翰曾主动考虑率先由美国单独退还庚款超额部分,以促使其他列强转变态度。1901年5月28日,海约翰给驻华公使柔克义发电报,“把赔款问题移交海牙国际仲裁法庭,以图减少赔款”。
 
梁诚(左),海约翰(右)
第二个人是中国驻美公使梁诚。1904年之前,清廷每年用白银赔偿各国,此后发生异议,一些国家提出必须用金赔,因为金贵银贱。美国原本支持中国用白银支付赔偿,但后来却变卦了。梁诚机敏地捕捉到美认为庚子赔款有“浮报冒报”而“实属过多”这一信息,便立即放弃支付赔款方式的话题,转而请求美国带头核减赔款数量。
 
梁诚(1864年-1917年),他曾两次跟随清政府特使,先后赴英国和美国,表现了爱国精神和出色的外交才能。有人甚至尊称他为“清华之父”。

第三个人是美伊利诺伊大学校长詹姆斯。1906年初,作为美教育界名流的詹姆斯向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呈递了著名的《关于派遣教育考察团去中国的备忘录》。詹姆斯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鼓动政府应将退还之款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

第四个人是美驻华公使柔克义1905年4月,柔克义向梁诚透露,美行将退款给中国,但明确提出须用于办学为前提条件。柔克义则坚持退款办学,并胁迫清廷同意将退款完全用于派遣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柔克义
第五个人是美国公理会牧师明恩溥。1907年,明恩溥的《今日中美》一书在纽约出版,他在书中重申,退还庚款的目的,是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尽可能来美留学,“避免未来中国再次发生类似1900年的拳乱和1905年的抵制美货风潮”。
 明恩溥,他1892年出版《中国人的特性》,曾长期作为来华传教士了解中国的必读之作

全国庚款留学生考试

1909年、1910年和1911年,在北京三次从全国招考庚款留学生。第一次招考是1909年8月举行的,630人应考。连初试带复试,一共考了七八天,最后放榜,录取了47人。
部分首批庚款留美生名单
同年10月赴美,赴美时,另外加上了3名贵胄子弟,共50人。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这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1911年,又招考了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庚款留美学生,一共有63人。三批庚款留美学生的派遣为中国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


庚款中的清华留学生

1908年,美国正式宣布“庚子赔款”的半数,共计1160多万美元还给中国。1909年6月,清廷专设“游美学务处”(清华大学雏形),负责考选学生出国留学。1911年建立清华留美预备校,人称“赔款学校”,其教育宗旨正是詹姆斯所倡导“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学校”的理念。
 
部分清华庚款留学生在美各校分布
清华庚款留学生赴美后,分别进入了32个州的128所学校进修。他们在学科选择方面,按照早期清华派遣游美章程,规定以80%学理工农医实科,20%习人文社会学科。他们回国后在中国的教育界、工程界和商界,在学术、实业、外交及教育文化等方面表现都很突出。
 
优秀庚款留学生
 
胡适,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赵元任、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中国现代音乐学先驱;金岳霖、中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叶企孙、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龚祖同、光学家。中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之一;顾功叙、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的理事长;
胡适,他是1910年第二批庚款留学生,先是在康奈尔大学读农科,1915年毕业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


赵九章、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陈省身,现代微分几何之父;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气象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1910年,他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进入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毕业后,即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

早期庚款留学生中有许多人习农,如金邦正、过探先、邹秉文、钱崇澍、钱天鹤等,都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农学家;童第周,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汪德昭,中国水声事业的奠基人;
 童第周,1930年,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比京大学留学,开始胚胎学的研究。

胡明复、数学家,也是中国以攻读数学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周仁,钢铁专家,是中国最早进行特殊钢和合金铸铁研究和生产者之一;秉志、动物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姜立夫、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孙学悟中国无机应用化学、有机应用化学及细菌化学研究的开创者;
杨振宁,他于1945年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像还有茅以升、马大猷、杨振宁,钱令希,杨石先、汤用彤、吴宓等人,侯德榜、张青莲等等。后来也都成为各自学科的佼佼者。

上面这些人只小编了解到的,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很多优秀庚款留学生,欢迎大家自己去补充了解。

许多优秀庚款留学生成为了我国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各界十分杰出、具领军或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为中国的科教和文化全面融入世界潮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完)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