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疫情防控案例 | 全天候实时监控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编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我们祖国,全国各地都启动了公共卫生一级应急管理响应,各地管理部门积极采用信息化疫情防控方案,帮助疫情在最快最有效的防制措施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于2月11日向行业各单位征集信息化应用案例百余项,现陆续向行业进行公开宣传,希望让更多的管理部门了解到最前沿的管理技术和方案,共同为疫情防控而努力。
应
用
案
例
01
1. 案例背景
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2020年1月随着春运返乡潮,新型冠状病毒在国内各地扩散并全面爆发,全国各地先后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为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期间坚实打好“防疫”攻坚战,各级政府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各个区域负责部门对辖区人员进行多层次严密排查;但是由于疫情突然,各级单位应急管理能力受到挑战,现实情况需求快速变化,上级部门统计维度各不相同,时间节点越来越紧,排查人数急剧增加,数据采集零散混乱,一线工作千头万绪,导致传统人工统计难以支撑。
对于政府应急业务部门,上级部门统计维度、报表模板各不相同,每天要求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上报,下级一线社区、机场、车站、地铁站、医院、银行、商超、会议中心等区域数据采集上报采用微信、电话、纸质文件、EXCE表格等多种形式,格式多种多样难以汇总统计。随着健康排查数据量越来越大,人工整理统计难度剧增,统计准确度无法托底,后期很难进行数据综合分析。
对于一线社区、机场、车站、地铁站、医院、银行、商超、会议中心等区域,数据采集压力很大,统计模板越来越多,上级要求临时统计不同维度信息,缺乏对社区居民疫情防护数据的整体掌握,导致相同数据重复采集,反复给社区居民打电话导致居民情绪较大,配合意愿降低,工作推进难度增大。
对于居民用户,疫情期间出入各处需要反复填写登记表格,健康排查人员需要随时待命接听社区人员电话采集个人信息,给正常生活带来不便,缺乏官方统一的消息通知获取渠道,增加了无必要的恐慌紧张情绪。
对于疫情领导部门,所有数据均来自下级提交的统计报表,全局情况很难做到准确、实时、全面的掌握,对疫情防控掌握情况被动滞后。
上海矽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各个政府部门的难点之后,快速组建开发项目组,保证摸排数据质量,提高信息分析能力,做好科学战“疫”;项目开发完成之后,首先供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街道投入使用,随后在果园乡街道办事处、机场路街道办事处、贡院社区、盛业家园社区、北关社区、新建社区、京贸国际城社区、司空社区、东大街社区、月亮河、如意社区、天桥湾社区、达旺社区、友谊社区、张大里社区、恒泰悦季社区、凤凰湖畔社区以及唐山市丰润区卫生健康局、疾控预防中心投入使用。平台主要包括健康排查、日常监测、出入登记、人员管控、业务办公、信息发布平台以及大数据平台和登记小程序,可第一时间将各社区提交的人员排查相关数据信息,自动汇总到街道级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减少人员重复筛查,进一步提高信息的精准度,并且可配备硬件设备使用,供多个行业与场景使用。
02
案例内容
我们为疫情防护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方案以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查仪等为前端无感侧裙,以红外热图及高清图像处理、精确测温等技术为核心,以疫情应急管系统为平台,筛选体温异常的人员。能够实现区域人员识别、精确人员温度检测及基于病理的人体温度监控,助力政府、企业、交通要塞、学校等管理相关部门提升检疫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无感测温作为初筛,主要目的是筛查出疑似的“漏网之鱼”。
方案具有系统精简、部署快速、操作简便、应用方式灵活、场景适应性高,测量精度高、定位准确、响应快速等特点。
2.1系统前端
2.1.1体温分析系统
红外热成像仪及机器人产品均采用进口探测器,技术先进、精度高(优于±0.5℃)、性能稳定,同时通过人体温度补偿、温度自动校正等技术实现准确、快速的测温和超温报警,确保系统长时间稳定工作,不漏检,不误报。
我们的产品作为成熟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智能化红外产品、机器人产品开发商,以及针对行业的智能巡视及预警处置方案提供商,拥有全面的前端产品及智能数据处理平台。
系统组成
系统采用极简模式设计,由专用人体测温型红外热像仪、便携式一体化客户端构成。
系统以专用人体测温型红外热像仪为主要前端工具。
该前端专门针对人体测温区间进行精确校准,能够适应人体健康检查的各种应用环境,能够有效针对人体温度分布区间进行高精度温度识别,特别适用于各类人员聚集区域、公共场所的人员健康情况管理。
人体测温型红外热像仪
一体化客户端包括专用人体测温管控软件、便携式系统平台构成,能够快速方便部署于各应用场所。
一体化客户端
应用说明
在应用模式上,红外热像仪可选用固定式布置及移动便携式布置两种方案,满足不同客户及场景的使用需求。
固定安装应用
固定安装方式可应用于各类应用场景的闸口、大门、大厅等位置,实现针对区域的全方位覆盖及实时不间断监控。
通过将红外热像仪固定安装于闸口,大门及重点区域,实现对通流人员实现不间断筛查,可有效实现对存在异常体温情况的疑似非健康人员进行可靠筛查并及时响应辅助监管。
工具化软件可快速安装于已有系统服务器中,实现快速部署;红外测温仪支持常规WLAN接入模式,实现系统配置极简化及部署实施极简化。
移动快速部署
移动快速布置方式以固定式人体测温型红外热像仪为基础,通过增加折叠支架、三脚架的模式,实现工具化应用扩展,满足监管人员对特殊对象的针对性检测及多场景灵活性应用需求。
移动式(工具化应用)方案作为典型的工具化应用,可以配置到特定监管人员的方式实现灵活应用,作为监管人员的有力臂助;同时基于便携式一体化客户端,极简了应用部署模式。
典型功能
红外人像检测
基于红外人形检测技术,人体测温型红外热像仪能够准确对进入视野范围设定距离内的人员做到准确识别,提供稳定、清晰红外热图,供后台对人形区域特定部位(人脸、脖子等)最高温度数据的拾取。
精准体温诊断
高精度、灵敏度,性能稳定的红外热像机芯是整个方案的核心,结合成熟的针对人体温度区间的补偿算法、自动校准算法等,可实现对窄带温差(30℃-45℃)的准确识别,将测温精度相比传统热成像设备提升一个数量级(±1℃→优于±0.5℃);能够满足在特殊疫情下对人体测温精度的需求。
主动筛查预警
通过人体测温型红外热像仪,可实现视场内多个目标的实时同步检测及温度诊断,并通过系统阈值预警实现对特定目标的检定,主动辅助检疫工作,做到快速、准确、全面监管。
2.1.1人脸识别+体温预警系统
热成像双目测温网络摄像机 + 高清可见光”人体测温仪,集成了热成像、测温、人脸智能侦测等多项核心技术于一体,特有双视配准机制,使可见光与热成像视场相同,热成像高精度人体测温,精度±0.3℃,内置自动测温修正,彻底消除温度漂移,可长年稳定工作,实时测温,多目标同步自动测量,响应时间在30毫秒以内,实现被检测人流经过检测区域的动态检测,杜绝漏检、漏测。智能人体测温,可见光图像测温显示,方便监控和判别。智能超温报警和定位,声光报警,快速筛查追踪体温异常者。
智能测温:
l 测温⽬标识别告警,快速准确锁定超温⽬标
l 同时支持对16个目标进行测温检测
l ±0.3℃测温精度
l 30ms快速测温
红外热成像测温:
l 中远距离⾮接触测温
l 避免交叉感染
l 避免⼈员恐慌、反感情绪
l 多⽬标快速测温,省时省⼒
智能管理平台:
l 配合病情登记制度,建⽴健康档案,提升病⼈健康管理⽔平
l 关联⼈员体温、疾病信息,深度分析发热疫情规律,辅助研判发热疫情趋势
l 即测即控、准确锁定疫情严重区域/单位、有效监管疫情防控执⾏情况
易安装部署:
l 支持ONVIF协议、GB28181
l 支持DC12V & POE供电
l 支持IP66等级防水
2.2上位平台软件:
业务办公板块
基础版办公门户。包括工作上报、日程安排、流程审批、工作协作和交办事项。
信息公布平台。包括公告、通知、新闻、规章、消息互动、文件共享功能。
详细介绍:
(1)日志板块,可对工作进行日志总结,发布今日工作总结、未完成工作总结、明日工作计划,可指定工作日志发布日期以及点评人员;可对发布的历史日志进行查看;根据日志发布日期可选择查看区间内日志;可搜索关键词查询相关发布的日志信息;可指定查看日期,查看其他人发布日志。
(2)点击备忘录按钮,可创建笔记,增加备忘录,可对备忘录进行新增或删除,备忘录界面显示当前备忘录信息。
(3)工作流程台可查看待我审批、已办理、我的流程、已延时信息提醒;待我审批板块可根据送交人以及日期进行流程查询;已处理板块可根据处理人以及日期进行流程查看,可筛选未完结流程以及已完结流程。
(4)通讯录功能,可从系统中查看各个社区以及街道联系方式,可对部门和姓名进行查询。
(5)日程板块可创建日程提醒,进行提醒,可选择日期进行提醒。
(6)消息通知板块可对未读、已读以及全部信息进行展示,可通过关键词以及日期进行搜索。
(7)冒泡板块可发布信息,其他人员可看到冒泡信息可对未读、已读以及全部信息进行筛选展示。
疫情功能板块
健康排查板块
(1)用户可以录入上级下派或者自摸查方式获得的健康排查人员,包括涉及到排查信息30余项,囊括了目前所有疫情关注统计所需信息,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增删改以及数据统计。
(2)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多条件检索、高级查询、快速查询,能够快速准确获得相关人员详细及统计信息。
(3)一键式的execl模板可实现导入导出功能。
日常监测板块
(1)对健康排查人员进行日常体温、发热、咳嗽症状进行日常监测录入和管理,对监测数据可进行增删改以及数据统计,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预警。
(2)根据不同条件可进行检索、快速查询三种查询方式,快速准确获得相关人员日常监测信息及数据统计。
(3)一键式的execl模板可对数据进行导入导出。
出入登记板块
(1)完成对出入人员基本信息及体温、近期疑似接触等信息进行录入和管理,可进行数据增删改以及数据统计。
(2)根据不同条件可进行高级检索、高级查询、快速查询三种查询模式,快速准确获得相关人员出入登记信息,对数据可进行精准以及模糊查询。
(3)一键式的execl模板可对出入人员数据进行导入导出。
返京登记板块
(1)完成对外地返区人员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和统计,对信息可进行增删改功能以及数据统计。
(2)可对返区人员信息进行多条件检索、高级查询、快速查询,快速准确获得相关人员信息情况。
(3)一键式的execl模板可对返区人员数据进行导入导出。
大数据平台
疫情应急响应大数据平台。实时展示当前疫情关注指标、图表分析等20余项动态数据,提供综合展示、分析预警、辅助决策功能。更加直观了解辖区内人员出入情况、排查情况、在京人员以及流动人员状态,对高危人员以及重点信息进行预警,将区域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数据分析,建立高效联动机制,对疫情起到有效防控!
人员防控疫情登记小程序
人员防控疫情登记小程序,通过扫码进入小程序,对人员姓名、手机号、身份证、所属社区、现居住地、户籍、居住情况、来(返)日期、来(返)方式、停靠站、身体状况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人员防控疫情登记表统计信息后进入后台数据列表,生成人员登记信息,信息作为人员返回区域凭证,后续通过对人员体温监测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排查,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进行分析,对重点人员进行隔离,对身体健康人员进行14天监测后,自动释放监测状态,人员防控疫情登记小程序对疫情可起到有效防控!
体温监测人员登记小程序
体温监测人员登记表,对返区人员姓名、手机号、身份证、所属社区、体温、是否咳嗽、是否发热以及测量体温的照片信息进行上传并记录,对返区人员体温进行每日记录,排查重点人员情况,防止疫情的发生。
电子出入登记小程序:
(1)社区居民进行扫码提交居住信息,申请出入证明,保证进出人员为本社区居民。人员在扫码进入对应的页面,在页面内编辑填写自己的身份信息等内容,生成对应自己的身份电子凭证,电子凭证具有唯一性,生成之后可保存到手机,后续出入无需频繁填写记录。
(2)人员出入小区,只需展示二维码信息,社区人员通过扫码可查看人员登记信息,出入次数等详细信息。
(3)程序对接社区对应的硬件设备,建立一站式通道,社区闸通道机、扫码枪以及手机扫码都可以识别居民的个人信息身份。
(4) 系统通过人员信息录入,可以识别用户信息中户籍或从湖北返回辖区人员信息,对人员信息进行分析后,将对应人员信息分配至日常监测人员内,需要该居民每日进行体温监测上报,在14天内人员无异常后退出日常监测,转换为普通排查人员;如系统发现高危人员则通过疫情应急响应平台进行预警,做到疫情快速处置。
03
应用效果
通州新华街道在使用疫情应急响应平台之后,大幅提高了社区排查效率,此平台已经累计统计26859人的详细档案,其中下派名单统计1256人,社区自摸排8654人,返区人员登记16949人。通过此平台做到了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完整性,安全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增加数据追溯、实时数据可视化展示,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且通州新华街道使用中还受到通州电视台采访报道,同时多个街道组织到新华街道参观学习。
04
创新点
从疫情防控角度出发,通过平台使用,融入互联网+物联网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解决人员排查难、数据不统一、人员聚集易传染等多种问题,从根源上做好疫情防控,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做好疫情处置。
检疫准确性
高精度检测前端及预警响应策略,保证了检测数据的精确性和对特定目标的即时锁定,可有效提高管控质量。
非接触、更安全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检测原理,在保证检测工具非接触的基础上,实现了操作人员与检测对象的物理隔离,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快速部署
精简的系统结构及工具化的前端、终端设计模式,充分保证了布置及使用的效率;更加能够满足快速响应、灵活管控的需求。
全时监控
实时在线工作模式及高效的检测效率,更加适应交通枢纽、办公场所等人流量大、人员集中的区域进行多目标实时监控的需求。
智能性、主动性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数据处理及预警响应机制的设置,可充分改变传统的被动预警模式,可基于主动温度检测及管控提升检疫工作的主动性,能够更好的把握疫情状态(区域、人员类型、蔓延趋势等),采取及时有效的管控手段,保障大众健康生活。
05
社会价值
通过此次突发疫情,上海矽思信息技术公司从自己的专业领域,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专业技术,支持抗击疫情的平台开发,让技术和大数据的能力在社会公共事件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协助各方排查人员数据,做好人员监测,重点人员及时隔离;以后的日子里,上海矽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会继续用自己的行动做出社会贡献,未来继续发挥科技企业作用,为相关机构提供辅助决策。
以上案例由上海矽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文稿。
欢迎扫码关注
公号众: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