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部编版九年级上历史教材解读+同步测试:第3课《古代印度》
推荐阅读
温馨提示
点击对应课题即可查看
本期内容
本文包括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材解读】+【课堂小结】+【教材问答】+【同步测试】
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快速查询相关内容
教学视频
九上历史 第3课《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教材解读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早期文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2.出现小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统一: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含义: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主要内容: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创始者: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核心教义: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人入教,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3.发展: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
4.向外传播:
①北线: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传播,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入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
②南线: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课堂小结
教材问答
同步测试
答案: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