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人驾鹤西辞去,百年余晖照乾坤

华南农大校史馆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 2022-07-11

校史人物研究系列 | 灿烂星辰之蒋英

他,追逐内心,弃文从林

他,满满爱国热忱

志于开发祖国绿色宝库

他,考察深山密林采集大量标本

他,创造了“陈列辅导”教学法……

他,曾任中科院植物组专门委员

全国第三、四届人大代表

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他就是我国现代植物分类学的

奠基人之一、著名植物学家

华南农业大学  蒋英教授


蒋英教授在做研究


以趣导学  弃文从林

1898年11月6日蒋英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蒋璧刚正不阿,善诗词书法,是江苏省昆山县的头名秀才。按理来说,出生书香世家的他在文学方面应“子承父业”,可他从小却酷爱花草树木。谁料想,童年的兴趣却把他引入到毕生研究的科研事业中。

 

1917年他从苏州晏成中学毕业后,被送进上海沪江大学文学院。学习本专业的文科课程之余,他经常在校园内外采集各种植物标本。如此过了两年,1919年,他选择了听从内心,毅然中断了文学院的学业,于次年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立志寻觅祖国山岭里的绿色宝藏。1925年,蒋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凭借《花的进化史》论文获得由美国纽约大学颁发的林学士文凭。自此,开始了与中国山岭难舍难分的一生。


爱国热忱  遍洒山岭

1926年,刚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一年的蒋英来到安徽省安庆农业专门学校任教。随后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波及江苏,满怀赤诚之心和家国情怀的蒋英投身革命大军的浪潮,他回到昆山与陆传镛一起组织农民协会,并担任昆山县农民协会主任。


1928年3月经秦仁昌先生介绍,蒋英到广州中山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任教,并且担任植物研究室研究人员。此后,他一连两年在广东珠江支流的东江、北江、西江流域先后经过三十多个县采集植物标本。为了开发祖国绿色宝库,他的足迹遍布了半个中国的山山岭岭。然而,蒋英投身热爱的科研事业的同时,是整整6个年头没有进过家门的无奈。

30年代末的蒋英先生


八年抗战期间,炮火与硝烟并没有阻挡蒋英科研的步伐。蒋英先是与陈焕镛等人一起转移植物标本、随着中山大学农学院流连辗转,在抗战大后方的艰苦岁月里,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开展调研工作。


在如此艰难的境地中,他还带着研究生在南岭山脉的莽山、衡山、阳明山一带采集标本,并在此建立一个拥有4万多号标本的植物标本室。在广东坪石沦陷之前,他又将这批标本藏到20多里外的坪游山村。抗战胜利后,将两处标本运到广州合并。

1941年春,为了完成给祖国编写植物志的夙愿,蒋英婉言拒绝了荷兰国立植物标本馆发来邀请蒋英为他们编写《马来西亚植物志》的聘书,并赋诗抒怀:“挥手光阴四十春,如云逸志浥清尘;还将白雪酬初愿,谢却黄金抱璞真”。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治疗高血压病的蛇根木被外国垄断,还禁止向中国出口;购买一点蛇根木生物碱,每两要价竟高达937元。蒋英不相信在偌大的中国找不到蛇根木或近缘种,他心里有着这样的信念——“一直都是外国人发表新种,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发表新种!”所以蒋英一直坚持亲力亲为、到深山中调研。在1961年,他经过8个多月的调查研究,终于在云南南部发现了野生的蛇根木,并摸清了我国萝美木属植物资源,共有9个种——其中云南萝芙木、广西萝芙木、海南萝芙木是他发现的新种。经过临床试验,它们也含有丰富的可治疗高血压病的生物碱,而且副作用比蛇根木小。此研究成果不仅推进了我国医药工业的进步,更在世界上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

60年代末的蒋英先生

 

此外,由他主编的《中国植物志》更是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在1958年受任成为编委后,蒋英教授天天早出晚归。这个戴着草帽,挂着背包的身影,每天步行走在华南农学院和华南植物研究所之间。不论三伏酷暑,每日行程12华里。终于,《中国植物志》第63卷在197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他的夙愿实现了。看到这本几十年心血的结晶,蒋英教授在新书赠阅本的扉页上写下一首七律,其中四句是“植物图经八十卷,葱笼大地斐成章;……耄年自喜心犹赤,渭水才惭尚父姜。” 这本书的编成,得到国内外植物学界的重视和好评。

蒋英教授诗


《中国植物志》也在世界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978年,英国爱丁堡植物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整理有关植物标本名称的论文,其中关于夹竹桃科和萝藦科的资料,都是取自于《中国植物志》第63卷。1978年,蒋英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并受奖。该书也荣获1979年林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苛于自我,宽于事业

1946年,受到中山大学的委派,蒋英前去台湾进行考察,在此期间,他担任的是台湾林业实验所计正兼台北植物园园长的职务。当时中山大学无法按时寄发他的工资,他为了买胶卷记录更多的植物资料,节衣缩食,东拼西借,每餐只吃稀饭,好不容易凑了千把元法币。他买下一些廉价的胶卷,在短短8个月内,费尽心思拍下了台湾植物新种模式1600多张。不仅如此,他还在台湾收集了一千多本图书和其他资料。这些资料后来成为编写《中国植物志》的珍贵资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些资料就被他全部献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他在对待自我方面如此严苛,却对中国植物学发展充满热情、非常慷慨。

蒋英教授在他的工作室


而在此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据蒋英教授的关门弟子李秉滔教授回忆,当时蒋英家里也并不富裕,一份工资要养妻儿,生活上非常清贫。当时学校给一级教授特供每个月花生油半斤、面粉半斤、砂糖半斤,但也并不富余。蒋英当时已经是一级教授了,但他的内衣背心带子断了,就用塑料绳把它绑起来缝起来继续穿。

蒋英教授全家照


独具匠心  育人不怠

蒋英的一生无论是科研还是育人,都是卓有成效的。蒋英讲授树木学和植物分类学课程时,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称为“陈列辅导”教学法。他把课程和实验的全部内容陈列展出,再按照图示、说明和讲义分门别类,他在讲课的时候就像是在展览会里作解说一样。他就住在陈列室里,几乎整天充当“解说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系统、更深刻地掌握植物学知识。正因如此,他的学生在1952-1956年学生考试成绩评比中,在植物学、树木学和植物分类学课程都是名列前茅。他的植物学教研室被评为广州地区自然科学先进单位,而他本人也两次被评为教学先进工作者。后来,高教部在《高等教育通讯》上介绍推广了“陈列辅导”教学法,各地许多高等学校都派人前来参观学习。


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担任华南农学院林学系教研室主任,主讲植物分类学、树木学和植物学等多门课程。限于社会条件,部分院校使用的是英文版的园林科学教材,同时使用英文来讲授课程内容。但是蒋英教授认为长此以往,对中国本土的农林科学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他发奋编写农林科学的中文版教材。他不仅学习了生物化学、细胞学方面的知识,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把科研中得到的新资料结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因此他编写的教材或参考书受到华南地区农林大学的重视,而这些教材或参考书也为华南地区哺育了几代的农林科技人才。

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两广橡胶植物调查队照


在教书和编书过程中,蒋英教授深感植物名称的重要。他常对学生说:“不知道植物的名称就不会认识植物。”正是秉承这种对植物分类的执着,才有了他后来被称为夹竹桃、萝摩科、番荔枝科植物分类的世界权威的荣誉。


为师为父,言传身教

在蒋英教授的一生中,不仅治学严谨,还治学为人。他的严谨、认真、执着的态度是治学的法宝更是需要被代代传承的精髓。

我校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退休教授、植物分类学家李秉滔是蒋英教授的学生,自1960年毕业后,跟随蒋英长达23年。他回忆恩师过往,感慨道:没有先生的严格要求,就没有自己今日的成就。谈到恩师对他的影响,李秉滔教授评价道,“他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

蒋英教授与助教李秉滔同志在标本室工作照


蒋英教授和助手李秉滔等在观察植物标本


在学术上,蒋英教授是一位严师。蒋英教授在上课或者搞研究的时候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绘图的时候蒋英一定要在旁边看着,要学生们精细绘图,用尺子一点一点一厘米地量,一丝不苟地指导学生;在山里考察时,他要求学生五米外就能认出植物的名字,而不能凑到跟前去看,去山上调查时,要把远方的山上的植物也要能辨认出来。不仅如此,蒋英教授还要求学生:“要尊重劳动人民的智慧”,告诫学生:“做学问要精益求精,要严格、诚实、严谨,不要剽窃别人的成果,凡是科学的问题,一定要反复推敲、反复研究,不要做出随意的结果”。

在生活上,蒋英教授更像是一位慈父。据李秉滔教授回忆,蒋英一直对他很关心,把他当儿子一样看待,也放手让他去闯。当时李教授很贫穷,蒋英教授经常就留他在家里吃饭,晚上太晚了就留他在书房里睡。


在蒋英教授的带领、教导和影响下,李秉滔教授从三个科的基础上发展到九个科,研究新种三百多个,遍及非洲,亚洲,美洲,也成为了世界公认的权威。

“我跟随蒋英教授二十多年,工作了六十几年,对于成功总结了一条:第一奋斗,第二努力奋斗,第三艰苦奋斗。”李秉滔教授如是说。

蒋英教授与李沛文教授等合影


 蒋英教授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植物分类学,他作为科学家凭着伟大的理想和为国争光的信念,在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取得了辉煌成果,对学术做出了卓越贡献,是老一辈植物学家和林业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先辈遗风高山仰止。华农81级校友在毕业30年之际,怀着对前辈的敬仰,对母校的热爱,捐赠了蒋英教授铜像。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四日,在蒋英教授铜像落成典礼之际,陈晓阳校长满怀信心地激励大家:“我们已经走过很长的路,但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我们永葆初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年轻一代的华农学子,也必将秉承先生遗风,继续奋勇向前,取得更大成就。


2018年11月6日

正值蒋英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谨以此文向这位华农的先驱者致敬


采编\图:陈源  校史文化宣讲团陈宇婷、李筱姗、谢莹

微信编辑:校史文化宣讲团宋莹莹、武璀璀、利诗莹

责任编辑:陈源


我们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文化宣讲团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