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 | Bonnibel:爱好哲学从事投行,月亮和六便士我都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USHINE
| 采访:星星
| 文案:星星、雯欣
| 排版:香玲
| 审核:之蒙
嘉宾背景
教育背景:
谢菲尔德大学 | 本科
研究生录取:
NYU/USC/LSE/IC
实习经历:
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 Co
麦肯锡McKinsey & Co
Vol.1 实习经历分享
Q:学文与投行实习,冲突吗?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可能会有人觉得我读国际政治这种文科专业一定很不好就业吧,也可能会有人好奇我为什么要去咨询公司或投行实习和工作。
实际上国际政治这个专业带给了我很多东西,它让我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我们学习政治哲学,观察历史、探讨人性和不同的制度体系,这一切都让我对世界产生了新的认知。经济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我逐渐了解着世界运转的另一个底层逻辑。
而去投行和咨询公司实习和工作是为了实现我的天文梦想。在航天领域创业很需要工科的背景作为基础,我一度因此而感到沮丧,但我又想到我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帮助这些公司发展和成长,比如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项目的商业化落地、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进行融资等等。同时在投行和咨询公司工作也可以培养我的很多能力,帮助我快速成长,这是我“曲线圆梦”的方式。
相对国内比较严格的专业对口的要求,我在英国申请的公司对实习生的招聘更加包容。他们更喜欢更多元化的人,喜欢能从自己的角度思考的人,喜欢有能力的,能够找到资源或者解决问题的人。所以,在这个环境里,专业对我们来说可能没有那么重要。我有很多不同专业的英国同学,他们有的学哲学、有的学艺术,但也都申请成功了。
在申请实习方面我主要是用Linkin上的内推和其他渠道的内推这两种方式来申请的,通过我的校友资源或者朋友来进行一些 Networking,和公司里的人聊一聊,对接一下他们的需求。
如果你比较礼貌并且表现得比较良好,大多数人都会在Linkin上回复你的。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真诚是十分重要的,你们要了解彼此,就像谈恋爱一样是双向选择。
Q:你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VC投行?
我自己的观点是: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咨询工作。
但是如果非要说要具备哪些能力的话,我觉得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很重要。我认识的很多人他们精力充沛,也很有热情,有着清楚的职业规划。
在这种只有你自己可以帮助自己的情况下,确实要靠自己的信念。因为如果你没有信念感作为支撑的话,是很难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坚持下去的。当出现因为自身能力不够,工作做不完被批的情况时,你的心理压力就会很大,然后 mental healteh 就会比较糟糕。而如果有自己的信念,那么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不会太纠结别人对自我的评价,就会更认真想如何实际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Q:在摩根和麦肯锡实习是什么样的体验?会压力很大吗?
在摩根和麦肯锡的实习经历还蛮 hard working 的,在项目比较忙的时候早上就要很早到,然后晚上有时候可能要通宵。
但英国还是比较注重 work-life balance 的,在上下班的时候会比较强制一些,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早上8-9点来下午5-6点就能走,有时候可能会到7点。实习的时候公司也会提供一些心理咨询的服务,你的 manager 也会强制要求你定期去做一些心理咨询来保证你释放压力,和国内的环境会有一些不同。
我实习的时候当然有遇见过困难的事情。我做第一份实习的时候数据分析能力简直差到爆炸,但是我 mentor 刚开始就让我做数据分析。当时我又比较强迫症,为了不拖后腿就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数据分析的一整套课程。这会让习惯早睡的我有些痛苦,但实际上并没有给我太大的压力。
因为我是那种特别会调节生活的人,性格又比较柔和,甚至可能有点从容过头了,导致我还没有遇见过让我压力特别大的事情。加上我比较喜欢把控自己的生活节奏,比如每天开心地喝喝咖啡,该做的事情也都会做完。
这种放松的心态和你做很多事情是不矛盾的,我经常保持整个人很放松的状态,就像刚起床一样,用网络上热门的词汇来形容就是有股“松弛感”。
Q:在国内实习是什么感觉?怎么看待“work-life balance”?
在国内实习的时候我的导师是一个很好的姐姐,我觉得很幸运,没有经历大家说的那种职场上不好的事情。我们在创业的时候有专门讨论过不同的公司文化,比如华为和 Google,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你没有办法说谁对谁错。对于华为的狼性文化,我觉得它不像是一种性格或者企业文化,而更像是一种能力。当你面对一个很饱和的市场的时候,你不去争是没有办法抢夺市场份额的。
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说我的老板让我做的这件事情是真的为整个公司好或者能真的赚到钱,那么狼性一点我是不排斥的。我排斥的是那种无效的内卷和加班,我觉得那样毫无意义。
大家常常会说狼性文化和 work-life balance 是会冲突的,但我觉得这要看每个人对“balance”的定义是什么。有些人的 Balance 是真的要在生活和工作之间保持均衡,但有些人就已经把工作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自己本身就很享受解决问题的那个过程,那么这也是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伴随着你的目标而不断改变。比如我平时是比较注重生活和工作平衡的,需要健身和社交等等。但之前在上海一个 VC 公司实习的时候,我当时很喜欢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所以我基本上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问问题和思考。那时候我基本是没有生活的,把自己完全投入进去,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我就觉得很开心,这也是一种平衡。
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自己的平衡感。
Vol.2 学姐的建议
Q:对生活和成长的态度和看法?
首先我想强调一点,就是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不要给自己设限。你可以有梦想,可以有方向和目标,但是你不要把自己局限在自己划定的生活方式里,如我就一定要过什么什么样的生活,达不到这样的生活方式我就不行,这样会丧失很多的幸福和开心。
比如说我假设我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几点起床、几点钟要做什么之类的,那么如果我达不到我就会很失落对不对。所以就不要过分地苛责自己给自己设限,有时候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要允许自己犯错。在保证能够达成自己目标的前提下选择让自己最舒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喜欢顺其自然,我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会有一种现象就是一些成功人士他们会出书或者发表一些言论说你要成为什么什么,要有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然后大家可能会产生“因为他成功了所以我要听他的”这种想法。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状态,因为我们怎么处理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大家不要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被别人的想法所裹挟,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去想想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要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其次,你必须内心有驱动力才能改变自己,或者克服一个坏习惯。你只能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你没有办法强迫自己做好不想做的事。并且有些事情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像你没有办法说我今天要改这个性格马上就能改掉。但是你可以通过不断地经历、不断地跌倒慢慢地来学会一些经验。当你摔跤和受挫了,你就会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你就会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是一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也很痛苦。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要低估人性,不管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不要低估;另外就是要真诚,要去发现自我去做自己,这是成长的方式之一。
Q:我能做的“管理”有什么?
情绪管理的小tips~
摆脱忧虑的三个步骤:
1)问问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
2)假如你不得不接受的话,就做好准备接受它。
3)清醒而理智地想办法改变最坏的情况。
定期冥想。(真的很有帮助);
找到自己的爱好并投入其中;
运动。
时间管理心得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做计划,会提前做好一周的计划,在纸上写下来我要做什么。然后在前一天会做好第二天的具体规划,包括事件的优先级,并且会对突发的情况进行弹性调整。
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是要简化自己的程序,不要很复杂,要你轻易地就能做到,这样我们会更好地坚持下来。比如说我喜欢把计划写在纸上,那么你就可以选一个你喜欢的方式去做计划,不用拘泥于某种形式,先把这件事做下来就是最重要的。
我之前掉入过完美主义的陷阱,那时候做日程规划总有一些小包装,然后压力就比较大,后来就算了。其实还是要实用主义和结果导向一点,重要的是把这件事给做成了。
END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进入社群
拉你进相应的一手JD群
有光现已覆盖
全国实习信息直达群:字节、腾讯、阿里、快手、百度、美团、网易、京东、滴滴、小红书、B站、哈啰、大疆、Garena等;
行业群:快消&新消费、金融、战略、咨询、商分、投资、国/外企等;
高校群:海内外上百所高校并已开放各高校的实习信息直达群;
生活社交互助群:生活租房(覆盖北上广深杭等地区)/线下社交/兴趣交流等一系列衍生群;
累计通过群信息入职同学已超过2000+
星标公众号,防止走丢~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为我们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