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 | 北大本硕Rosa学姐:寒冬情况下,产品Offer收割机是如何炼成的?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USHINE
| 采访:沐沐、白玥
| 文案:沐沐
| 排版:香玲
| 审核:雨筱、香玲
嘉宾背景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学|西班牙语本科
北京大学|新媒体硕士
实习经历:
滴滴|增长产品经理实习生
字节跳动|交易平台产品经理
美团|广告产品经理
秋招经历:
包括一半BATTMD在内的10份一二线大厂产品Offer
Vol.1 学业经验分享
Q:学姐在本科期间积极参加了很多学生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会,有什么心得和经验分享吗?
学生活动是我本科期间很重要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贯彻了我整个学生生涯。个人感受总体来说是偏正面的。最初只是想交朋友,没有什么很功利的想法,但后来会逐渐发现这些经历会和利益或者其他较复杂的因素相互影响。
不过总的来说,就我的初心而言,我很感谢学生会让我交到的好朋友,他们在我后来的生活里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一起秋招,一起mock,一起吐槽。这些事也让我有了一个很重要的take away,那就是关系加深其实是要不怕“麻烦”对方的,一定要一起克服困难,一起经历一些事情,友谊才能历久弥新,经得起考验。
除了结识最重要的朋友,外语学院学生会主席的职务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我后来的秋招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每年都有新生晚会、外语交流大会、毕业晚会、体育赛事之类的活动,也有不少“外交”活动(比如小语种交流之类的),这些更高的、学校级别的平台和事情帮助我拓宽了眼界,也认识了更多人。
顺带提一句,由于学生会改革的缘故,现在学生会的活动在减少,所以学弟学妹们也要慎重权衡自己的时间投入和回报。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社团、团委等其他组织。不过我也是好几年前的经验了,仅作参考,可以再去了解一下~
但从更“功利”的角度来说,我自己是稍稍有一些浪费了学生会这段经历的,因为我最后选择了互联网,而互联网行业内,学生会主席这个 title 加分并不多,所以从纯职业角度来讲是投入 < 回报的;相比之下,我考公和选调的同学的学生会经历就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申请加分不少(包括也有一些小伙伴进入学生会也是为了这方面的考虑)。
坦白地讲,当时因为学生会的优势,加上父母的意见,我确实也考虑过体制内,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之后,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我希望能在一个特定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希望我的个人能力能得到发挥,能做些什么。相比之下,体制内可能会考虑更多的人情世故、整个履历和背景经历,能够灵活跳脱的空间更小。
Q:曾经远赴西藏支教长达一年,学姐可以分享一下这段经历的过程和感受吗?
这段经历很浪漫,也是综合考虑后的选择。因为自己花费了较大时间和精力在学生工作上,而支教保研恰好又比较看重学生工作履历,因此 ROI 比较高。加上支教保研比较容易转专业,我自己读书也比较早,花一年时间 gap 也不是很大的问题,所以当时就决定走这条路,当然也包括认为这段经历可以开阔视野、体验都市之外的生活、去西藏很酷之类的想法。
体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很悠闲。不是说天天逛大街,而是一种生活慢了下来的感觉。我当时担任英语老师,每天9:30-12:30的早班,3:00-6:30的下午班,上班的时候还是挺认真挺紧张,有时候还要代班主任,要肩负早晚读和其他请假老师的调课。但西藏那边晚上十点才天黑,所以有很多时间去多走走看看,品尝食物,和当地人聊天(我很喜欢喝他们早上的甜茶哈哈)。也花了一些时间去爬山旅游,最高的时候到了5000多米,甚至没带任何氧气爬了一阵子(不要学我!!!),那里是真的很美。
总而言之,一年的西藏生活和都市生活完全不同,人们很少焦虑。从西藏回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生活方式还是自己选择的。虽然社会确实会裹挟我们,但快乐与否,其实更多取决于个人心态。如果真的卷不动了,西藏这些节奏慢的地方也可以是个好的选择。
Q:学姐本科是西班牙语专业,为什么硕士会选择转向新媒体专业?最初做这样的决定时,父母和老师是否支持?
先谈一谈我本科专业的选择吧。相比理科,我一直都更喜欢和擅长语言类,所以最初选择小语种,算是高中就和父母沟通好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以学校为主进行的选择,当时觉得能上北大就很好了,这几年读下来也真心感激学校给的平台和视野。第三点的考量是西班牙语相比其他专业有更多的出国交换的机会,我自己当时还蛮喜欢出去折腾,所以当时也考虑了这点。
在念本科期间,我很快就发现:因为就业的关系,小语种本科转专业和辅修其实是很常见的。比如大多数外语专业都会考虑外贸之类的职业规划,所以很多同学会辅修商科,我就有后来去复旦读商科的硕士同学;也有同学辅修心理、国际关系、社会学,然后出国留学的。而且从技能的角度来说,语言是一种工具,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但又称不上强技能。复合背景也蛮加分啦,于是最后还是决定小语种+新媒体就业。
当时保研面试的时候,我拿到的两个比较满意的专业是金融和新媒体。因为本科的时候爱折腾,去字节做了一段时间 HR,感觉互联网行业更看重个人能力;加上当时开始考虑转行的时间线是2018-2019年,正是互联网蒸蒸日上的时候。所以,我个人在两个专业之间更倾向于新媒体。
这个选择当时也是遭遇了父母的不同意见,毕竟老一辈可能觉得金融更加成熟或者认为选择金融,进入银行体制内是很好的选择;但我自己是一个比较独立、也比较有主见的人。我坚持尽量理解他们的想法,但也会耐心地阐述自己认为在体制外打拼几年是有意义的原因;另一方面,我还是认为人生的重要选择必须是自己做的,就算遇到阻碍,我也希望自己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希望是自己撞了南墙后自己选择回头,而不是从未尝试过。
Q:学姐可以分享几点保研的心得吗?
首先,科普一下保研和考研的区别:
保研是指免除全国统考,而通过本科学校推荐、目标学校/院系采用面试/笔试录取的形式就读研究生。
考研则要经过一系列初试复试,是相对来说有更加全国统一的标准。
相比考研,保研的成功率可能会高一些,但准备的东西会很繁琐。
首先是院系推荐:在本科的院系会有一个比较硬性的保研标准,通过这个标准的同学可以获得本科院系的推荐。一般来说,这些标准大致包括GPA、奖项、活动等。拿我所在的西班牙语系来说,我们当时能拿到这个推荐的百分比大概是80%,但现在越来越严格,我听说似乎差不多50%的样子。不同系的这个百分比也会不太一样。
院系推荐之后,就是对应的院校接收。根据专业的不同,流程会包括笔试、面试、或两者都有等一系列考核。一般来说,这些流程都会在9月份前后的时候;不少院系/学校也会有自己的夏令营,作为类似提前批的一个概念。如果说有小伙伴是跨学校保研,那么因为学术方面各个学校互相的认可度,每个院系可能会内部有一些 hc 的大概的归属。比如小语种领域,北京比较高认可度的包括北大和北外,那可能互相之间会有一些 hc 的倾向性。
相对于纯学霸的学术保研路线,我当时走的是支教保研的路子。总的来说,这条路考核的更多是综合的软实力,当然也有一定成绩要求。相比之下, 支教保研考核的标准更加繁琐、复杂。当然,也有一些优势:首先因为是特殊名额,所以不算在学校推荐的限制的名额数量之中;其次,这条路很适合转专业,相对更容易一些。我自己当时确实在学生活动方面比较有优势,于是就选择了这条路。
大概的流程是需要先拿到学术方面的基本认可的名额(成绩、奖项等等),然后经过各领导、团委老师等人的面试和评估,最后花一年时间支教。在这个过程中,面试和评估最为复杂。事实上,就算是现在,我也不敢说我清楚标准,只能说大概会考虑现场面试发挥、试讲、政治政策相关笔试面试、过往的简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等综合方面的因素。我当时去竞选全校学生会副主席也或多或少是为了这个评估,所以说来其实蛮辛苦 + 看运气的。
总的来说,这条路不需要纯卷分数,又是特殊名额好转专业,但也更不透明,依赖学工履历的成分更大。
最后补充一点小数据,其实清北本校的本系保研率也是不高的,像是我自己认知里人文社科可能也就是20-30%,理工科可能50%?所以其实到哪里都很卷…
Vol.2 秋招经验分享
Q:海投vs精选,学姐采用的哪种策略?有什么时间管理和面试准备方面的经验分享吗?
面对今年的情况,我其实一开始也很焦虑,主要是没有快速警惕起来,觉得top2难道能没工作吗(事实上确实有可能……)。当时暑期实习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很多 hc 被取消,知道情况很差但没想到这么差。后来我甚至面某厂大概12轮,每次都是最后一轮 hc 没了,所以今年真的是市场情况太差了,而不是自己能力问题,大家还是要对自己有信心。
复盘战略和时间线的话,8月中旬的时候我发现美团暑期实习没有留用,于是我离开并开始积极投递。我一开始的战略是精选大厂投递,但因为情况太差,身边很多朋友拿到offer自己却颗粒无收的时候特别焦虑,加上一直在面试输出很焦虑疲倦,所以就开始分批次往二线三线海投了,这么说起来,本质上就是随机应变哈哈。
整个9月我基本上每天都有面试,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每天2轮,甚至有几天3-4轮。一般情况我会每周前半段投,后半段面,按照不同的 priority(大厂>小厂之类的)分批次,做好时间和精力管理。如果感觉到焦虑了,就多投几家缓解一下,笔试尽量分批次,分不同时间段来避免疲倦感。
面试方面的话,我自己的经验就是准备一套总方案应对所有。我当时的一个trick是春招面暑期实习就面了很多家,所以很多故事可以沿用;加上我自己性格上也比较会表达,所以秋招的时候没有太用面经、也不会去做QA List,更多就是一套面试方案走天下。
简历面试:改简历+讲清楚+Mock
Interview skills
我8月份刚开始秋招时频繁地找朋友 mock,这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学会如何把自己做过的项目讲清楚,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结构(有小伙伴担心自己讲的太多太长,这个时候可以反cue面试官要不要继续细讲,听从对方引导)、项目贡献,总的来说就是一定要重视数据;但如果是一些很战略的问题(比如你们如何确定这个数据指标),其实面试官也很清楚实习生很难知道,所以我一般会解释说实习生没有涉及到,但我的理解是xxx,面试官可能就会觉得,你说的对不对没那么重要,但是能体现你是有思考的。
除此之外,我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你认为自己的实习经历如何匹配我们现在的业务"。
业务面试:了解产品、分析能力、业务理解
Interview skills
我一般情况会先去网上搜索了解这个产品。比如腾讯音乐海外组,业务面就很可能提到海外的QQ音乐,谈论其竞品分析、产品分析、全球的同赛道的产品情况、不同区域的情况、QQ音乐目前在业内的发展等等。又比如阿里的营销产品,就会谈到对营销的理解、对中台的理解之类的。在滴滴的时候,面试官也问到过一些产品拆分的问题,不过这一类我遇到的还蛮少的,更多还是针对该业务的问题。
在资料方面,我一般情况会参考微信搜一搜、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行业研究报告和一些产品公众号。
除了自己收集,如果有朋友恰好知道这个部门是什么样的,那一定要积极地去问业务到底做的是什么,他们目前的问题,可能涉及的问题之类的。
行为面试:思维方式、软实力、潜力
Interview skills
根据不同公司的风格,行为面试在整个流程占的比重有多有少;相对来说,我自己的感受是腾讯更看重这些,包括个人潜力和综合能力。字节会更在乎业务匹配度。
行为面试的题目在国内外都很常见,包括为什么要选择互联网之类的,主要是来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如何解决问题,看与公司和 team 的适配度。所以这一阶段如果被不幸拒绝了的话也不需要太沮丧或者自我否定,很大可能真的就是文化和习惯上不够适配罢了。一定不要怀疑自己!
群面:领导力、管理能力、产品洞察
Interview skills
在群面部分,在学生会学到的管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很多。坦白地讲,我的分析/洞察能力相比软实力是弱一些的,所以我基本上会去拿Leader+Timer+Recorder+Reporter的一个角色,尽量扮演一个管理类的角色,以此扬长避短、展现自己的时间管理、项目管理、领导力等软实力。如果产品洞察能力强,可以扮演提出创新点的角色,也是很大的加分项。
就我个人经验来说:在全是陌生人情况下,只要性格感觉不错+硬实力没有大错又比较主动,基本上是可以拿到一个leader的角色,然后我就会作为一个掌控节奏并补充细节的角色参与,尽量做到查漏补缺,保证完善度和最终方案的一个合格度。不过这种方式也并不适用于所有公司,像是腾讯产培的群面其实是每个人出一个不同的产品方案、每人三分钟讲述,与其说是群面,不如说是更偏考察产品洞察的竞争比赛;我去面试一些传统行业和银行的时候用这种方式也是失败过。所以大家还是针对自己想进入的行业制定不同的方案,找到适合自己的更重要。
Q:学姐一般是如何分析拆解一款产品的呢?
其实这算是我相对薄弱的方面。一般来说,我会从大到小去看,先看一看整体的赛道竞品情况,然后分析趋势;根据不同产品的需求,我会做一些海内外对比、不同地区(中东、南美、东亚等)对比。
在具体拆分该产品上,我还是会从产品整体定位上去看,是什么样的用户群体、主要解决了什么样的用户需求,具体是如何解决的。我一般会举一个例子,比如说 Keep 做得好的地方是内容,但我自己的观察是算法可以改进。除了这种简单的优劣,也可以纵向从不同业务去拆解,比如一款产品做了社区、也做了工具类的比如商城这样的产品,可以把这些不同业务拆开挨个看发展情况,从不同业务和赛道的视角去分析。当然这就需要提前多看看研报了解一下这家公司的业务、不同产品所在的不同赛道的发展情况。
Q:学姐认为面试官最看重的是候选人的哪些特质呢?不同公司有什么区别或者共同的高频问题吗?
就我自己的感受来说,简历部分和行为部分的问题都是相似的,主要的区别是在业务面上面。比如有一些公司会有明显的注重匹配度或者注重别的一些特质的倾向,比如像是之前提到的字节和腾讯;不同面试官也会有不同看重的点。
但总的来说,懂产品+思考能力是最重要的两点特质;他们会希望候选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并拥有足够的产品能力。如果能力和知识能够匹配会非常加分,比如地理专业去做地图、小语种去做相关市场的出海PM之类的。
遇见过较多的共通的业务面问题包括:
为什么选择产品经理
to-B vs to-C vs 商业化更喜欢哪一个方向
未来工作的规划
对该业务的了解和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遇到过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今年因为情况太差,除了这些东西,学历也变得更重要。有一些公司有硬性的学历 bar,会用实习+学历来卡简历。
Q:学姐选择offer的时候主要考虑的点有哪些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多了解一下工作内容和公司风格呢?
我自己考虑的主要是四点:业务方向和未来赛道、薪资、城市、公司结构和晋升。我这边决赛圈offer的公司情况、业务、晋升等没太大差别,最近的感受上更看重 base 城市,始终还是想找一个更熟悉的地方。如果是对城市没有倾向性的同学,可能可以先用薪资砍掉一些肯定不考虑的,达到了薪资基本要求的 offer 里综合考虑业务方向和晋升的问题吧。
至于了解公司方面,我一般会从公司氛围、团队氛围和工作节奏三方面考量。公司氛围有一个奠基的作用,相信大多数人通过身边朋友和网络其实对各大公司都有一点了解了;团队氛围的话,我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我现在也比较能适应紧张一点的节奏。所以其实我没有太担心这些东西。
不过我有听说有人是先实习再签三方,如果能跟公司商量好用这种方式,那应该会更深入地能了解这份工作吧。除此之外,基本上就是通过学长学姐和朋友们的信息尽量了解。还有一个法子是去找之前离职的前辈,应该可以听到更多真实感受。
Q:学姐认为一份实习能带来的最大的价值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去在一段实习里尽可能地提升自己呢?
实习最直接也最明显的作用就是给简历增光添彩,虽然说大公司的title不是万能的,但会是加分项的。
第二点是文化适应和自我了解,比如真实的感受到不同公司的不同风格,比如探索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我在过去的实习里很幸运的选择了to-C、to-B和商业化各一段的产品实习经历,就很明显的感觉得到自己不适合一些方向。也能明白自己更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和公司文化。
第三点是信息差,实习算是进入“圈子”,呆久了之后能更了解这个行业的不同公司如何林立、各自的领地是哪些、各自的风格(比如偏人情世故之类的)是什么样的,也对不同产品、不同方向的业务、不同赛道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信息。也可以遇到更多小伙伴交换信息~
第四点是hands on的产品能力。虽然很多人说实习也可以打磨思维之类的,但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实习给我产品能力的提升还是更加偏向于实用的,比如如何快速高效画出原型图,如何写出简洁明确的 PRD,能够让我进入全职之后迅速的成为一个能做事的熟练工。
Vol.3 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越早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越好,所以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关键十字路口做出不后悔的选择。虽然大家说喜欢又广又精的T型人才,但其实真正面试的时候大家更喜欢专精的人。
大胆尝试,但也要勇于接受自己的变化。比如我之前一直很喜欢折腾去闯荡,但现在也发现稳定的城市和好朋友对我来说更加重要。
人生会有舍有得,不是都可以得到的。比如像是产培在应届生中光环很好,但也许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那个岗位。
不要瞻前顾后,如果觉得自己喜欢这个事情,不要过多纠结,放手去做就好了;人生还很长,做开心的选择就好!
END
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进入社群
拉你进相应的一手JD群
有光现已覆盖
全国实习信息直达群:字节、腾讯、阿里、快手、百度、美团、网易、京东、滴滴、小红书、B站、哈啰、大疆、Garena等;
行业群:快消&新消费、金融、战略、咨询、商分、投资、国/外企等;
高校群:海内外上百所高校并已开放各高校的实习信息直达群;
生活社交互助群:生活租房(覆盖北上广深杭等地区)/线下社交/兴趣交流等一系列衍生群;
累计通过群信息入职同学已超过2000+
星标公众号,防止走丢~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为我们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