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二胎妈妈以后,想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了,就连追综艺的时间都没了。这两天,看到四处都在讨论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出了史上“最差”的设计。一家之主老杜,是个68岁的老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里。他的5个孩子挺出息,都上了大学,各自在定居城市打拼,如今三代已经有20多口人了。但是老杜和老伴就想留在村里,并且还希望通过翻修老屋,能让孩子们愿意回来住住。对于房屋翻新的目标,老杜非常明确:想要这种欧式风格的二层小楼房。
中间老人一家和设计师的各种沟通就不详说了,直接看改造结果。
经过了设计师的彻底改造,老人心中的欧式两层楼是没有了,最后的作品长这样。进到院子里可以看到,设计师运用了红砖+实木的组合。认为设计师改得很妙的举左手,觉得这是什么玩意儿的举右手。1.节目组发了最新声明,说这是半成品,明年开春继续搞。130多万的改造费用,节目组和老杜一人一半。
2.围观群众们大多都在骂,觉得老杜一家被坑了。
3.设计圈时不时有个别人蹦出来,站在专业角度分析这个改造项目其实没那么遭。
不论是因为预算或是现场条件,还是任何客观限制因素,站在老杜一家人居住的角度,这个房子改得真不算好。先不谈设计风格,这个东西太主观,重点说一下实用性。一套房子好不好看在其次,好住好用才最重要。一个有温度、好住的家,一定是要围绕全家人的核心需求来的。老杜一家作为典型的西北农村"大户”,最大的需要一定是一大家子人“吃饭”和“聚会”。
但是从平面图上看,厨房和餐厅的设计,显然没有考虑这个核心诉求。餐厅里安排了这样一个长桌,太不符合中国人,特别是农村家庭的聚餐习惯。要是选用圆桌,实用性会大大增加。大西北的冬天,温度低、风沙大,保暖是极极极重要的功能需要。设计师给老杜一家选了这样的空气能地暖,这个取暖设备,不像空调,说开就开说关就关。体验最好的使用方式,是整个冬天一直开着……想象一下有多费电。在大西北对农村人来说,这样的取暖方案,可能还不如土炕。
为了“审美”考虑,设计师做了大量的落地窗设计,如果没有极好的保暖方案,窗户越多,房间就会越冷。
说句真心话,这个改造项目要是放在一线城市,说不定会变成网红咖啡馆,或是网红民宿。再养上几只猫、种一点绿植、搬几件设计师的家居单品……还挺有特色的。设计师一定是用了心的,在有限的预算内,努力保留着自己的设计语言。
北京有一个网红打卡地点,叫红砖美术馆。大家还就喜欢那里随处可见的红砖,显得特有艺术感。去“红砖”拍照发圈这事儿,我也干过,而且还带着孩子一起。
我在一篇评论这个改造项目的文章下方,看到这样一条网友留言:“一个人吃了大半辈子白水煮菜,往年掏500块钱想尝尝大鱼大肉,厨子蹦出来说,大鱼大肉太low了,现在都流行吃沙拉轻食,我给你用进口的土豆、豆角做一份皇家沙拉,只收你450,怎么样,我是不是很贴心。”日本特别著名的设计师安藤忠雄,在70年代建过一个很著名的作品,叫“住吉的长屋”,现在去百度上搜索,可以看到专门的百度百科词条。这套房子的业主是大阪住吉区的佐二郎夫妇,他们想把自己家老房子拆了盖新房,于是找到了安藤。一年之后,当他们的新房子落成的时候,所有人都崩溃了。安腾为了极致保护自己的设计语言,忽略了很多实际居住所需要的基本功能,比如保暖。业主抱怨太冷了,安藤说你多穿几件衣服吧,冻不死人的。
就连安藤自己都说,“这所房子是作为一个反城市,反社会的非正规建筑而建造的。”这幢水泥小房子在建成后三年,获得了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日本国内最高建筑奖项)。为了“艺术”,栋房子的业主需求被牺牲掉了。当时这个项目获奖时,评委会说了一句话,现在听来很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其实这个奖项应该颁发给居住在这间房屋的主人。“之前默默无闻的安腾,凭着这个水泥盒子,一战成名,成为全日本最炙手可热的建筑师。还在1995年获得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70年代住吉的长屋,和今天西北的红砖房,是不是那么一点相似。希望明年开春,节目组能往“生活”的方向靠近一些,让老杜一家人能在这所房子里好好过日子。我经常在后台收到一些姐妹的留言,跟我描述家里需要解决的装修问题,甚至有把户型图发给我,让直接给提方案的。且不说在家装设计上,我一点专业背景都没有,即便我像前文的那些设计师一般,有过专业训练,也没法替代任何真正生活在自家房子里的“主人”。如果相比成为”获奖作品的业主”,你更希望拥有一个真正好住的家。永远不要把家的设计和装饰,全都交给外人,专业的设计师和机构只能是你的帮手。一个家里真正操持家务、洗衣烧饭的人,才是这个家最好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