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2021年第1期目录
2021年第1期 总第177期
光华论坛
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上升”与“下沉”
/ 杨保军
【摘 要】当代中国新闻学已经开启由“职业主导范式”向“社会主导范式”的转换进程。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对象的社会化转换,即不再局限于职业新闻活动这个中心,不再停留在职业新闻领域这个“中层”,而是开始进一步的“上升”和“下沉”。所谓“上升”,就是在“人与新闻关系”这一新闻学总问题的视野中,更加关注新闻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新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以及新闻与全球一体化、多极化发展的关系,使当代中国新闻学成为“走向宏观的新闻学”“走向世界的新闻学”。所谓“下沉”,就是当代中国新闻学在“人与新闻关系”这一新闻学总问题的视野下,更加关注新闻与整个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新闻与每个人的关系以及新闻与各种社会基层组织、基层单位、社会群体、社会活动的关系,使新闻学成为“走向生活世界的新闻学”“走向基层的新闻学”“走向受众(用户)的新闻学”。
【关键词】新闻学;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社会主导范式
传播学
发展传播理论与“中国式”发展之间的张力及新的可能
——基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三个案例的讨论
/ 郭建斌 姚 静
【摘 要】基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三个研究案例,我们意识到:从这三个案例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与既往的发展传播理论之间存在明显的张力,这一方面可归因于中国特定的传媒体制与“中国式”发展的特殊性,非既往发展传播理论可以解释;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案例中传媒形态(方式)差异及在发展方式、机遇等方面存在的特殊、偶然因素所致,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可能存在新的问题空间。本文并非是对既往理论合法性的否认,而是企图为探讨传媒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可能,即聚焦于特定的经验现象,在厚实的质化研究基础上形成新的研究问题,并辅之以量化的方法进行检验。
【关键词】传媒;发展;少数民族乡村;问卷调查;田野调查
遗忘与重建:作为“传播”的“交通”
/ 卞冬磊
【摘 要】现代交通技术的兴起,使社会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人的交流亦受此影响。但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传播”却遗忘了“交通”,失去了对这一重要日常经验提问的能力。鉴于此,本文追溯了“交通”被学科遗忘的历史,发现传播学所“选择”的是技术上具有瞬时性、内容上可产生即刻效果的广播等媒介,由此迅速确立了学科的合法性。传播研究的偏向不仅遮蔽了交通之于交流的影响,也忽视了传播的诸多过程性因素,如地理、身体和基础设施等。基于当下移动经验的普遍化与传播学认识论的反思,本文指出,传播研究应以“移动中的交流”为问题,重建传播的交通意涵,走向一个注重物质情境、超越媒介中心主义、以人类交流为核心议题的开放领域。
【关键词】移动;交通;传播
“底层表达”视角下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路径创新
/ 何 晶
【摘 要】国内政治传播研究一直以来具有较为明显的主体偏向(更多关注政府、政党这类主体),对底层表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本研究尝试对底层表达的相关核心概念、底层表达之于政治传播的路径创新意义、理论渊源及在政治传播框架下的理论拓展进路进行梳理。研究认为,将底层表达纳入政治传播的整体框架将从研究主体的完善、主导分析框架的调适和对价值伦理要素的回归这三个维度上实现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路径创新。基于底层表达的研究传统,纳入政治传播研究框架的底层表达研究将被赋予新的研究内涵,或可在三个方向上进行理论拓展,并以此为基础为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提供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关键词】底层;媒介表达;政治传播
公共关系
从叶利钦到普京:新时期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转型研究
/ 张举玺 王振宇
【摘 要】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和研究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对构建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价值。俄罗斯联邦自1991年12月独立以来,历经叶利钦、普京、梅德维杰夫三任七届总统,走过了近30年转型与发展历程。俄罗斯国家形象由最初的体制转型,发展到了大国振兴。这与从叶利钦到普京媒介形象由弱转强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考察叶利钦、普京媒介形象初始呈现特征,分析其媒介形象重造方法与手段,总结其媒介形象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媒介形象;国家领导人形象;形象塑造;俄罗斯
新媒体研究
新媒体使用对城市新移民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的影响研究
——基于心理资本中介作用的分析
/ 钟 瑛 邵 晓
【摘 要】城市新移民迁入新城市后与“本地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反映了该群体的社会融入程度,关系着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日益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新媒体系统在弥合社会距离的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值得探究。本研究运用长三角地区四座城市的调查数据,对城市新移民新媒体使用、心理资本和社会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城市新移民的新媒体使用有自我发展、社交维持、信息获取、休闲放松和业务处理等目标;城市新移民的新媒体使用、心理资本水平总体上均能够负向预测其与本地居民的社会距离,且心理资本在新媒体使用影响社会距离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但基于不同目标的使用影响社会距离的机制存在差异。
【关键词】城市新移民;社会距离;心理资本;群际接触;新媒体
媒介使用动机与场景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研究
——基于认知神经传播学的效果测量
/ 梁 爽 喻国明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移动应用技术和智能传播设备的快速发展,媒介用户的使用体验问题成为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认知神经传播学,通过EEG脑电实验法和行为实验法,具体探讨媒介用户的使用动机、使用场景对其用户体验的影响问题。结果发现,动机、场景因素对媒介用户的使用体验均产生影响。其中,社会化动机主导下的用户在使用移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体验显著优于其他动机类型用户;公共场景下的使用体验比私人场景下的使用体验显著更优,且反映在可用性、易用性、满意度三个方面;另外,不同动机主导下的用户体验受到场景因素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公共场景下自我管理动机主导用户的使用体验显著优于其他用户。
【关键词】用户动机;使用场景;用户体验;认知神经传播;传播效果测量
媒介经营管理
创新的转向:中国媒体融合演进的路径与机制
/ 殷 琦
【摘 要】本文使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工具与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媒体融合的演进路径分析发现,从早期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之间的“内容+渠道”叠加式结合到当前制度支持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机制式融合,中国媒体融合清晰地呈现出由主张技术创新到强调制度创新的转向。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既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又内嵌于各种制度结构之中并受其影响,而政府、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等行动主体的认知也与技术和制度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媒体融合的深入。对于媒体融合的未来而言,面对日益复杂与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建立起能涵盖更多创新主体、吸纳更多资源的开放创新体系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取向。
【关键词】媒体融合;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认知;演化
封面照片
《夜读》美国 麻州剑桥 2016年
杨健(扬州大学)
2016年12月24日,麻州剑桥,平安夜的大街寂寥无人,只有哈佛广场附近的餐馆还有三三两两的客人。一位花白胡子的老先生安静地坐在靠窗的位置,掏出放大镜不紧不慢地阅读着。那一刻,周遭世界与他全然无关,而他也并未注意窗外流连的我。我不忍稍稍侵扰这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伫立片刻悄悄离去。
声明:
1.本公众号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发送邮件至xwdx@fudan.edu.cn获取授权,并注明本公众号【新闻大学】,ID:Fudan_xwdx。
2.本刊一律不收取任何刊发费用,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网站代理投稿事宜。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刊物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
新闻大学
电话:021-65641289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邮箱:xwdx@fudan.edu.cn
微信号:Fudan_xwdx
在线投稿系统网址:
http://devjava.odb.sh.cn/fudanNews/client/contribu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