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 昆 | 新闻教育的本质与使命探讨

张昆 新闻大学 2022-04-24

【作者简介】

张   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教授。


【摘  要】教育是什么?怎样理解新闻教育的本质与使命?这些问题关系到新闻教育的合法性、正当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并没有普遍认可的答案。在今天急剧转型的信息时代,新闻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正本清源,对这些基本问题做一个总括性的系统解决。本文基于教育学原理,结合中国新闻教育实际,尝试对新闻教育的本质和使命,做出自己的解读。



教育乃经国大事,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亡。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尊师重教一直是文明国家的重要传统。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培养社会新人、实现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同时,传承弘扬社会的文明。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作为社会组织的粘合剂、社会机体的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以至于新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益发引人关注。如今,我们置身于高度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信息、没有传播的时代。甚至可以说,信息传播系统的有序运行,决定了人类的生存和未来。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融媒体、智媒体、众媒体方兴未艾,传播生态的改变催生了整个社会系统的转型,这一切使得教育尤其是新闻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背景下,有必要反思新闻教育的本质与使命。

一、教育是什么及教育何以成为可能


在自然界,没有比人类更重视教育的动物了。正是因为教育使人类脱离了一般动物界而进入了文明社会。在人类早期历史上,教育就已经成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环节。中国最早的教育机构是由养老机构转变而来。《礼记·王制》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痒,养庶老于下痒。”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向青少年进行道德、文化教育。古希腊,有两个词表示教育的概念,一是agoge,意思是指引、约束、管教;二是paideia,这个词源于pais和paidia,前者的意思是儿童,后者的意思是儿童运动或游戏。拉丁文educare,本意是“引出”或“发挥”,指引导儿童固有的能力得到完满发展。英文education即源于此(中国大百科全书,2009a:438)。千百年来,教育的形式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受教育者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所以要精确地概括、定义教育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教育是什么?自有教育以来,就有着多种多样的解释。简单地归纳一下,大体上有如下几种代表性的说法。
第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使人成为人的事业。在这个层面,学者们做了不同解读有学者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潘懋元,2013:27-28)《大学人文读本》则以诗化的语言说:“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夏中义,2002:导言) 法国启蒙学者卢梭则表明:“当我教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既不要他成为律师、军人,也不要他成为一个圣人,我首先要他成为一个‘人’。那样他到时候自会像其他的人一样,成为他应该是的那种人。”(卢梭,2009:41)在德国哲学家尼采看来,教育的目标就是造就真正的文化和“更高的品位”,培养“自由精神”,最终造就出“超人”(转引自帕尔默,2008:60-61)。
第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是“是人类实现再生产的手段”。“人作为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中国大百科全书,2009a:438)人类社会的延续,端赖于一代又一代新人的成长。他们作为劳动者,承继了传承文明的历史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就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第三,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灵的唤醒。一些教育家认为,教育并不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柏拉图,1995:71-73)。涂尔干则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儿童身上唤起和培养一定数量的身体、智识和道德状态,以便适应整个政治社会的要求,以及他将来注定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涂尔干,2006:235)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上帝在造人时,就把每个人的各种天赋,像种子一样蕴藏在人身上,因此,“没有必要从外部给人注入任何东西,只需要人自己所固有的卷缩在内部的东西伸展出来”(夸美纽斯,2006:6)。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就是唤醒,唤醒受教育者沉睡的灵魂,唤醒他们对于世界的知识和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第四,教育是教育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是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冯建军,2014:31)皮亚杰把教育定义为连接双方的关系:“一方是成长中的个人,另一方是社会的、智慧的和道德的价值,教师要负责把由他们启蒙的那个个体带进这些价值之中。”(转引自帕尔默,2008:373)通过两大主体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实现彼此灵肉的交流活动。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实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教育资料为中介的交往实践活动”(冯建军,2014:55)。
第五,教育是专属于人类的活动。历史学家汤因比断定:“教育是专属于人类的一种活动,这和其他的动物不一样。人类除了自然流传下来的生理或心理遗传之外,还继承了一些更高超的东西。他继承了前代兴起中每一份子努力得来的文明,而且是由其较长者,将之引入这个文明,而不是与生俱来的。”(汤因比,2009:119)拥有发达的教育系统,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
以上各种理解,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教育的现象和功能。从现象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使人成为人的社会事业,也是人类独有的或专属于人类的活动;从形式看,教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心灵的唤醒,是使人固有的卷缩在内部的禀性伸展出来,张扬起来;从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灵肉的交流,是两者的交往实践;从教育的结果来看,教育实际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是劳动力的再生产,也是文化的传承。这些解释,都是基于教育现象、教育过程的归纳,都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是人类专属的,也是人类独有的活动或现象。正是因为通过教育,人才得以脱离一般动物世界,而进入人类社会。历史上很多哲学家、教育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这一原理。哲学家费希特说:“一切个人都必须受到教育成为人。否则他们就不是人。”(转引自帕尔默,2008:99)康德也强调,“人必须受到训练,因为他生来是处于自然状态的、野性的”(转引自帕尔默,2008:81)。卢梭则从生存的需要论证了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人类生来就都是弱者,都需要帮助;我们生来就都是一无所有,而处处需要别人的援助;我们生来便都是愚不可及,而需要更多了解别的事物;所以我们生不带来,而又是将来所需要的东西,都要靠教育的赐予。”(卢梭,2009:39-40)教育使人能够生存下来,教育使人成为了人,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对于人类而言,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从小到大、从无知到智慧的摆渡船。在人类早期历史阶段,教育或许只是少数人的特权,但是随着历史的进步,教育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了全民的需要。钱穆认为,教育之所以成为必需,乃是因为人类在婴孩时期,没有生存技能,“要是没有父母去教育他、扶助她,就不能成人了。许多低等动物的教育,从小到大,不过都是偏于形体的一方面,人类却不能仅注重形体一方面,还有心理、知识、道德各方面的教育也都应该注重的。因为人类的婴孩时期是个渐进的时期,什么人都要经过的。教育就是从这个婴孩时期摆渡到成人时期的一只摆渡船”(钱穆,2009:167)。
要深刻地认识教育,必需联系到人性。关于人性,哲学家们早就有多种多样的解释,涉及善恶、智愚诸多维度。在善恶方面,一直有性善性恶之说。柏拉图就主张性恶论,在他看来人性本身充满了矛盾,并且总是在与其自身作战,“人类本性将永远倾向于贪婪与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而无任何理性,人们会先考虑这些,然后才考虑公正和美德。这样,人们的心灵是一片黑暗,他们的所作所为,最后使得他们本人和整个国家充满了罪行”(转引自卢梭,2009:39-40)。荀子也主张人性恶:“其善者,伪也。”因为人性恶,所以需要教育,柏拉图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积极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塑造人性,净化人的灵魂,协助回忆起本来就有的知识。荀子的性恶论,把一切善的、有价值的东西看成是人努力的产物,视为教化的结果。只有教育,才能治疗人性之恶。
至于性善论,古今中外更是不乏主张者。其最典型者莫过于中国的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卢梭也主张,“人是生来善良的生物,他热爱正义和秩序。人心中没有原始的邪恶。天性的第一次动作总是正确的”(卢梭,2009:73-74)。虽然每个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在现实这个功利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诱惑。即便是性善之人,也要经受考验。世界上之所以还存在着邪恶之人,有时是因为环境的缘故。要抗拒环境的诱惑,教育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人们在智慧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有先知先觉,有后知后觉,亦有不知不觉。愚蠢者需要智慧的启迪,聪明者更是需要接受教育。教育家柯米尼亚斯讲得十分透彻:“愚蠢的人需要教导,以抖落他们天生的愚钝,这事是没有人会怀疑的,但是实际上聪明的人更需要教导,因为一种无用的、奇怪的,或有害的东西忙碌不已。何况心灵如土地,越是肥沃的土壤,荆棘杂草越是容易生长,所以一个优秀的头脑,若不播以智慧和道德的种子,一定会充满着奇奇怪怪的念头……最终造成自我的损伤。”(柯米尼亚斯,2009:22-23)那些没有受到教育启迪的人,无论禀赋如何,他们的眼睛,将难以“深刻地看透真理”(昆提连,2009:18)。
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人类心灵上的惰性逐步为世人所知。这种惰性,往往使人们沉湎于简单的享乐,流于放纵,而不去追求智慧、真理和美德。在他们看来,无知的快乐比追求真知的艰辛体验更容易让人流连忘返。拉斯金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愚昧无知的享乐要比广见博闻的享乐更好。”(转引自帕尔默,2008:150-151)这一判断看起来有些令人难堪,但是事实可能正是如此。要克服这种惰性,接受真理的指导,唯一的途径还是教育。如果没有教育的引领和呼唤,人类可能会永远陷落在愚昧无知的泥潭之中,仅仅以物质、肉体的满足为目标,像丛林中的野兽,不可能展现赏心悦目的人性光辉。


二、新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通常意义的教育,指的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新闻教育则不然。新闻教育有如下几个特性。首先,新闻教育是大学教育,主要是本科教育。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大学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通才教育。他反对大学过早专业化,要求专业化的教育必须建立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之上,因为通才教育可以为各种专业级教育提供学术基础(转引自潘懋元,2013:78-79)。其次,新闻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或专门教育。“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专门教育,是学生进入专业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和建设的准备。”(潘懋元、王伟廉,1995:182)新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史哲专业,新闻教育面向的是生机勃发的传媒行业,许多学生就是怀抱着记者之梦来到新闻院系的,其职业导向性十分明确。再次,新闻教育还是成人阶段的教育,进入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都在18岁以上,都是法定意义上的成人,早期的教育已经在他的个性上定格,尤其是在道德人格方面已经成型。在大学阶段,主要是兴趣和心智功能的拓展。复次,新闻教育是开放式教育。几乎所有国家的新闻院系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接传媒行业、面向社会,其人才培养的一些重要环节是与社会及行业共同完成的。最后,新闻教育还是创新、创造的教育。传媒行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是一个对技术变动十分敏感的专业,外界的技术突破,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破,率先会在传播领域激起波澜,成功的新闻院系,往往能够引领风气之先。新闻专业师生的好奇心、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大多强过其他的专业。


什么是本质?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及两者关系的哲学范畴。现象是指的事物的外部表征和联系,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中国大百科全书,2009b:272),也是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得以区别开来的质的规定性。新闻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在本质方面也是如此。笔者以为新闻教育的本质,作为新闻教育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联系,以及新闻教育与其他教育区别开来的根据,可以做这样的表述:新闻传播教育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交往实践。其核心内涵,有如下四点。 


第一,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新闻教育的首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目标,而且也只有在消灭了人剥削人的这样一个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1972:273)。在目前的条件下,新闻教育的这一目标首先体现为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格、学业、体质等方面,使学生的才智、道德和魅力延伸到极限。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此基础上,还要会做人。原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说:“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年轻一代学会做人,学会做个堂堂正正的人。这是人文教育的最大作用和目的。”(朱九思,2015:302)


第二,促进社会大众的全面发展。今天我们置身于一个民主的时代,一个信息化的氛围。在这个时代环境下,传媒人犹如灵魂的工程师,成为信息流程的把关人。是他决定了公众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资讯,公众诉求的表达,也严重地依赖于传媒人对其职责的忠诚。职业传媒人绝大多数来自于新闻院系。借助于学校、借助于信息传播,并通过学生,社会大众也能得到可靠的继续教育、政治启蒙,成为他们自身发展重要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宣称: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转引自陈琳,2020:108)。在推动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方面,新闻教育功不可没。


第三,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现代社会,新闻传媒是公众交流的意见平台,是舆论监督的基本工具,是监测社会环境的哨兵,是公平正义的守护神;社会的民主、自由、和谐、公正的确立,在相当的程度也得益于传媒的贡献。所以发达的国家必然会有发达的传媒系统,贫穷、专制、暴政往往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欲觇国家之强弱,无他道焉,则于其报章多寡良否而已矣。”这是由于“报章越多,体例愈善,议论愈精,记载愈富,能使人专读报纸数种,而可以尽知古今天下之政治学问风俗事迹,吸纳全世界之新空气于其脑中”,“故阅报愈多,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梁启超,1989)。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充分地肯定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具有决定意义事业”。这其中自然包括了新闻教育。先进的文明,发达的传播,与发达的新闻教育是分不开的。


第四,新闻教育是人的交往实践。教育的直接结果表现了人才的养成,一批又一批人才从心智、才华、道德、人格、体魄等方面全面发展,由此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教育是人的活动,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整个教育过程直接表现为各个主体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校长、学生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等等)的交往、互动,不同的主体在交往过程中的地位、权利、责任、义务,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果。同时,这种交往实践也受到现实环境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会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交往的空间及交往主体的自由度。新闻教育不是纯机械的生产,新闻教育的主体、对象是人,人性的复杂与灵性的万千变幻,使得教育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新闻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新闻教育的功能和使命。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新闻教育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它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为谁去做?应该怎么去做? 必须基于新闻教育本质去思考。虽然在培养人这一点上,古今中外,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文化传统下,期待从内容形式到体制机制完全一致的新闻教育,显然是不可能的。国体政体的不同,文化的多样性,还有现实的经济基础的差异,使得各个国家新闻教育的理念、教育过程的管理、课程体系的建构、人才培育的政治导向等,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这种质的规定性,是每个新闻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视的。



三、嬗变中的新闻教育使命走向何方?


传播与社会同生共存,教育与时代同步发展。每个时代,每个国家,其教育都有着不同的条件,面临不同的问题,也承担着国家民族不同的期待。新闻教育更是如此,因为新闻教育面向社会的传媒行业,而传媒又是社会的耳目喉舌、交流平台,是社会舆论的策源地。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新闻媒体正是与民众交心的主渠道,是引领舆论的重要阵地。绝大多数国家的职业传媒人都是来自于大学新闻院系的毕业生。
从历史来看,成建制的大学新闻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无论美洲还是欧洲,最早的那批大学新闻院系都是为“培养新闻媒体从业者而创办的”(蔡雯,2016)。其使命(或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优秀的职业传媒人。根据周树华、钟新对国外20所新闻传播院系的调查,直到21世纪初,还有相当部分一流新闻传播院系仍在坚持这一传统。2005年11月19日,在“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上,包括8所国外院校在内的61所中外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达成了“北京共识”,共识第三项就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职业良知、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工作者。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应当以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自豪感担负起培养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责任。”(钟新、周树华,2006)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通过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该意见明确地规定新闻教育的使命就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教育部、中宣部,2018)可见,从新闻教育诞生,直到21世纪初的今天,培养优秀的职业新闻人,一直是新闻教育的基本使命。
但是,始于20世纪末期的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整个传媒生态由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一个新的时代逐渐地拉开了帷幕,新时代完全不同于既往,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传统媒体面临的严峻挑战。传统纸媒的读者日趋减少,大部分报纸的读者流失严重,传统电视的收视率显著下降,经营收入下降;由于传媒市场竞争的压力,不少媒体为了赢利的目标而改变了把关的标准,降低了对客观中立的要求,传播内容越来越娱乐化,以至于新闻传播的质量趋于下降。由此导致了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几乎所有国家传媒的职业声誉开始下降。“如果越来越多的公民不再去阅读通过一系列严谨的调查、认证和职业处理程序而确认的信息(我们称为‘新闻’的产品),如果这个产品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价值,那么新闻职业就失去了它的主要功能。相应地,新闻业也就失去了它的“品牌”,它的特殊地位。”(Donsbach,2010:208-209)在这个背景下,社交媒体开始崛起,公民新闻、公民记者逐步进入新闻传播的主要领域。信息传播的生态由此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新闻教育带来变革的压力。那就是新闻生产流程的变革及迅猛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与能力规格的变化上,而且还出现了把传播知识与能力作为公民素养的要求,这种要求越来越强烈,以致不少大学新闻院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针,来回应这种呼声。如美国一些大学开始把培养具有良好新闻素养的公民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明尼苏达大学曼卡托分校大众传播系试图“通过普及教育,培养一个有见识的市民和媒介的消费者”。西北大学新闻系的目标则是“教授一个公民和消费者有关新闻媒介在美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帕泼迪恩大学传播系表示:“我们注重发展职业传播技巧。即使在每日的市民生活、家庭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生活的质量仍取决于信息、价值标准和感情的有效传达。”(克莱斯特、泰瑞汉尼斯,1998)在这个背景下,不少高校新闻学院开始致力于吸引非主修新闻专业的学生。如南佛罗里达大学大众传播学院、加利福利亚大学传播系、贝萨尼学院传播系,开始努力调整培养目标,拓宽他们的服务对象,期待自己的学生不仅会成为出色的职业传媒人,而且能够成为具有深厚媒介素养的公民。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传媒在变,需求在变,新闻教育自然也要顺应变革的趋势,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笔者以为,新闻教育亟待改变的,就是对教育使命的认识。如前所述,新闻教育自产生以来,就是以培养职业传媒人为目标。对中国来说,新闻教育是舶来品,在培养目标上面,自然也接受了发达国家的办学理念。现在传播生态、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已经并且正在发生重大的改变,新闻教育的使命意识不能再停留在过去,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除了大众媒介仍在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健全社会不可或缺的标配外,还有社交媒体的崛起,在传统媒体、职业新闻人之外,所谓公民记者、公共传播机构正在成为公众信息消费的重要来源之一。还有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协商民主的发展,政治文明的进步,对公众新闻素养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新闻教育界必须回应社会的需求,在教育使命的认知上有所突破。自新闻教育产生以来,新闻院系的培养目标一直局限于职业新闻人。如今这种单一的面向,严重地束缚了教育生产力的发挥,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要适应当下的需求,必须拓宽视野,将单一的培养目标,裂变为多种目标,积极地应对时代的挑战、主动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首先,继续致力于职业新闻人的培养。深耕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为专业媒体输送大量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这是新闻教育的安身立命之本。不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也不论公民记者、全民传播发展到什么程度,有品质的、具有公信力的传播媒体,仍然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稀有资源。众声喧哗之下,人们终究会知道理性声音、专业解释的可贵。可以断言,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随着全民参与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专业新闻媒体、职业新闻人的价值将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为社会所认知。
其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公共传播人才。根据学界的理解,公共传播人才有两种。其一是专业新闻媒体之外的其他组织机构,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人才(蔡雯,2008);其二是在众媒时代语境下,创办自媒体致力于新闻生产的普通公民。对这些人的媒介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是新闻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黎明洁、董宇璞,2018)。这一使命的实现,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新闻院系面向非新闻传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第二学位或主辅修课程,对在职的公共传播人才,则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和非全日制学位教育。
再次,致力于提升普通公民的媒介素养。在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与权力联系在一起,是稀缺资源;如今信息爆炸性增长,冗余信息、虚假信息反倒干扰了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弥漫的信息犹如空气,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一般居民如果没有起码的媒介素养,实在难以适应。波兹曼这样说:“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人类执着地追求快速提供信息的机器,结果,我们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新媒体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了信息垃圾堆放场。”(转引自黎明洁、董宇璞,2018)要消除这些信息垃圾,或者变废为宝,发挥信息资源的潜力,必须大大提高普通公民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辨识真假、利用信息、主动传播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生活品质,维护其基本权利,而且对于政治文明的发展,对民主协商、公民参与、舆论监督的落实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新闻学院可以开发在线开放课程、视频公开课,免费开放;设置非全日制的研究生、成人继续教育项目;接受社会组织的委托举办媒介素养培训班等。这种教育服务,既是大学的社会责任,也是新闻院系义不容辞的使命。
新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曾要求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人民日报,2016)。对于新闻教育而言,这四大服务落实到一点,就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不管这些优秀新闻传播人才是在传统媒体工作,还是在公共传播部门就职,抑或是创办自媒体,或是仅仅作为普通公民,这样的人才越多,我们的社会运行就越顺畅、和谐,我们的国家战略就越容易实现。


四、履行新闻教育使命的途径创新


现在全球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新的调整,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正在崛起。虽然这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但是西方世界主流社会并没有在心理上做好接受的准备。这就需要新闻传媒在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方面做出更多贡献。在当今世界不平衡不均等的传播秩序下,新闻传媒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而“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习近平,2017)。要履行新闻教育的使命,新闻院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创新工作。    

            

(一)维护学校、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

近代大学缘起于欧洲,长期以来被视为象牙塔。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大学是学术共同体,它的品格是独立、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转引自刘道玉,2018:11)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在其就职典礼上说:“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完全或哪怕是主要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转引自郭剑英,2007)正是因为其独立性,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权力的桎梏,也抵制了资本的影响,与社会和行业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能够自由地追求学术,探索真理。在中国,除了极少数民办高校,绝大多数大学是国家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机构及其办学活动的组织和调控是政府的一项基本权力和职责。但是,学校毕竟是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不是政府的职能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因而学校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下级,更不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徐继存,2012)20世纪80年代以降,中国大学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教育管理部门的简政放权,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得以逐步拓展。


对于新闻教育而言,坚持高校及新闻学院办学的主体性同样重要。虽然新闻教育与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部校共建在新闻教育界有条不紊地推进,行业的支持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地方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不可或缺,但是新闻教育的主体是大学,主持新闻教育的是校长和新闻学院的院长。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思路,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如何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怎样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建设一流的教学团队等等,主要是校长和院长的事情。


维护大学、新闻学院的主体性,坚持独立自主办学,关键取决于校长、院长。他们必须全身投入,心无旁骛。教育家陶行知感叹:“做一个学校的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的兴衰。”其“整个人的中心,只放在一桩主要的事上”(陶行知,1984:606)。同时,校长、院长还要有改革家的气魄,要敢于创新、勇于负责。为了国家和人类的未来,要全身心投入。


(二)扎根中国,融通中外

宏观来看,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性质、形式、目的,往往与其置身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组织、师资要求,甚至课程内容上面,都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古希腊有两个著名的城邦国家,一个雅典,一个斯巴达,两者在教育方面迥然不同。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彬彬有礼的绅士和君子,而斯巴达的教育则是培养勇敢顽强的战士。柏拉图曾设想对教育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其途径就是把通常给予一位雅典绅士的儿子的训练,同给予斯巴达青年的训练结合起来。他主张把教育的课程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体育课程,目的是锻炼身体,培养自制和勇敢的军人品质,磨砺肉体上的锐气和锋芒;其二是音乐文化课程,目的是训练学生的精神,增强青年的智力。这两类课程在教育过程中是同等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假定一个人纵情乐曲”,而忽视了体育,那么这些可爱的青年,将会“萎靡不振,成为一个‘软弱的战士’”(柏拉图,1995:122-123)。


进入近代,大学教育也与各国的国情息息相关。美国的新闻教育明显不同于日本,美国的大学新闻院系遵循职业教育的模式,直接为媒体培养后备新闻人才。日本一流大学则鲜有设置新闻传播院系者,那些开办新闻专业的学校并非顶尖大学,进入新闻传播业界者绝大多数并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新闻专业的知识储备,其专业技能往往是在进入媒体工作后以在职培训的方式获得的。每个国家的新闻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新闻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是与政治、国情、意识形态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虽然不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但是与上层建筑紧密相连。所以新闻教育不能脱离国情,而必须扎根本国的土地。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也不能闭门造车。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及其教训,应该成为我们镜鉴。习近平要求“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近平,2014)。这虽然是就整个高等教育而言,但对于新闻教育具有特别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事实上,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新闻教育界开始创造了一些独特的办学模式,如“部校共建”“校媒共建”,还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等,彰显了新闻教育的中国特色。


(三)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

一流的师资往往是一流大学的先决条件。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说:“高校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是它一代又一代优良的师资,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转引自马骥雄,1982)因此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师比大楼重要。自然,没有大楼,大师没有地方安放灵魂;但是仅有大楼,没有大师,难以进行高水平的研究,更是难以引来优秀的学生。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块吸睛的招牌,他不仅能够吸引大量杰出的学生,也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优秀教师更是启迪学生心智的导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在一般人的人生历程中,教师是能够给学生的品格和心灵打上深刻烙印的,没有其他任何人对学生的人生有如此重大的影响。


教师吸引学生的除了自己渊博的学识外,最重要的还是他的人格魅力。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说:“人格魅力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场’,个人或群体都会被吸引,并产生正能量的磁场效应。魅力是有‘生命的’,它就像灵魂一样,其生命表现在具有影响力、激活力和震撼力。”(刘道玉,2018)他主张教师,尤其是校长、院长要有人格魅力。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把魅力看成是人的一种“非凡的品质”(韦伯,1998:269)。因为有了这种品质,他才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无法言说的挡不住的吸引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魅力主体完美无缺。在知识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在某些领域,科学家和教师们可能“同样是无知之人”(怀特海,2012:63)。事实上,由于教师存在某些可以原谅的缺点,这种吸引力反而更加强大。


(四)推进专业融合,改革课程体系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层出不穷,但是在不同媒介之间又出现了一种汇流、融合的趋势。在手机显示屏上,融合了纸媒、广播、电视、电影等众多媒体的传播功能。而当下的新闻教育界,专业之间的壁垒越来越深,在业界汇流的态势下,为数众多的专业逆势而生。在本科阶段,直到20世纪末,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只有四个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广告、编辑出版。如今在这四个专业之外,又增加了六个: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会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这些专业定位不清,边界模糊,彼此交叉,影响了学生的选择,而且因为专业口径太窄,不利于学生的社会适应,因而引发了社会的较多批评。推进专业融合,厘清专业定位,势在必行。


在专业融合、精准定位基础上,课程体系的重构也是必然的选择。在新闻传播一级学科下面,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定位?怎样才能做到专业与专业之间边界清晰?各个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规格应该如何确定?基于知识、能力标准,如何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怎样处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时空关系?如何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交叉融合?。在今天社会转型、传媒生态急剧变革的情况下,新闻院系必须在顶层设计的高度,重新审视这些问题,统筹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使新闻教育的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之上。 


(五)部校共建,产学结合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新闻院系通过部校共建和校企(媒)合作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新闻教育的部校共建,由复旦大学开风气之先。2001年12月24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署协议,共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开启了全国“部校共建”的先河。签约仪式上,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的龚学平强调,“共建”这一与时俱进的重大举措是为了“培养造就新世纪合格的党的新闻工作者”(龚学平,2002)。上海的做法被视为成功的经验在全国推广。2013年6月9日,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高[2013]7号)的文件。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已有59所高校与地方省委宣传部或中央媒体签署了共建协议(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2018:729-731)。客观地讲,部校共建确实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高校新闻教育的资金瓶颈,为新闻院系的教学运行注入了活力。但也有一些新闻院系在共建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为传媒行业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传媒企业既是新闻院系的服务对象和主要的客户,也是新闻院系协助育人的重要平台和实践教学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新闻院系与传媒企业的合作对双方是互利共赢的好事情(张昆,2017:260-265)。就新闻院系而言,与传媒单位的合作,有助于学校吸纳社会资源,有助于拓展新闻传播院系的就业市场,有助于完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环节,有助于改善新闻院系教师队伍的结构,有助于跟踪业界发展,聚焦热点问题。对于传媒单位来说,与新闻院系合作,也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借助学界的智力资源,共商媒体发展战略;合作打造适用的高级专门人才;解决业界的紧急问题;补充人力资源(实习生);为媒体在职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等。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多种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是由信息技术装备起来的。信息技术服务于人才培养,并不限于实验实践环节,一般的课堂教学借助于网络云端,打破了大学的围墙。云课堂、在线开发课程、视频公开课程,不仅本校的学生可以收看接受,外校的学生、社会大众也可分享。利用现代技术,学生不仅可以跨越地理屏障听课,而且能够与老师及时互动,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同高校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此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因为云课堂,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选修世界上最好大学的专业课程,这必将倒逼国内大学的改革)。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利用信息技术装备高等教育,并且“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探索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习近平,2015)。这一主张已经变成了国家的政策,各大学及学院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红利。


新闻教育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先端领域,也比其他学科专业更容易受到教育新技术的影响。根据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高校新闻院系应“及时融入技术变革新趋势、媒体融合新动向和行业发展新动态,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多种形式,采取案例式、现场式、任务型等多样化教学手段,用好校内外电视台、广播台、报刊、网站、新兴媒体等实习实践平台,培养未来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家里手”(教育部、中宣部,2018)。面对新的教育信息技术,教师们要努力学习,与时俱进,充分地发挥现有技术及设备的潜力。


总之,新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和影响正变得愈来愈重要。因为新闻院系培养的学生,在主持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作为社会的守望者和把关人,他们决定了社会的议程设置。整个社会是趋向和谐稳定,还是失序紊乱,在相当的程度上取决于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的工作。唯其如此,这些学生应该是值得人民信任的、靠得住的,也应该具有卓越的专业能力。而培养这些学生,正是新闻教育的使命。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新闻教育责任重大,我们必须不忘初心,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全力以赴,以达成使命。


(封面图片源自网络)


本文注释、参考文献从略,原文刊载于《新闻大学》2021年第2期 (总第178期)。引用请核查原文;转载请联系本刊编辑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

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刊物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



新闻大学


电话:021-65641289

地址:上海市邯郸路440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

邮箱:xwdx@fudan.edu.cn

微信号:Fudan_xwd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