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九天“缆”月项目团队谈参赛历程(上)

努力招生的 西大本科招生 2024-05-02

11月10日至1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线上开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参赛项目《九天“缆”月——新一代冷缩电缆接头先行者》从201个主赛道本科生创意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实现我校国内赛道金奖零的突破,刷新历史最佳成绩。


△校领导与我校获奖团队合影

△九天“缆”月项目团队合照

△李朝珍老师指导团队成员赵一霏练习路演

项目负责人杨赞禾和成员秦旭朋在实验室


九天“缆”月项目团队由来自我校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的杨赞禾同学组建,团队成员主要来自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同时有新闻与传播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学院的同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互补。

团队成员们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赛前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在赛中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经过数次复盘、挑灯夜战,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万家灯火处,一缆安九州


九天“缆”月项目负责人杨赞禾的家人在电力系统工作,从小耳濡目染,他一直关注电力行业发展,发现电缆接头故障是引发电力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在组建“互联网+”参赛团队后,结合市场情况,九天“缆”月团队进行了市场调研和分析,发现冷缩电缆接头市场前景良好,但国内竟没有高端电缆接头供应商,进口的产品成本又高居不下。于是他们立志解决国内电力行业这个“卡脖子”难题,同时也希望能够为保证电力安全、保护万家灯火贡献他们的青春力量。

今年2月,正值春节时分,九天“缆”月团队成员开始着手准备参赛材料。当时来自经济学院的潘健玉刚加入团队,她事后回忆道:“刚加入团队的时候我十分震惊,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和PPT都非常简陋,大家对于这个项目是否能通过校赛都没有信心。”杨赞禾的打算是,“先搏一搏,冲过校赛再做打算。”

6月,项目跌跌撞撞通过了校赛,但当时却没被看好,团队成员对项目的未来仍旧没有乐观的心态。但团队指导老师王南南却没有说丧气话,而是积极鼓励团队成员,时刻跟进项目进程,给予大力支持。王南南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宛如一颗定心丸,团队成员们重新积极地投入了区赛的紧张准备中。

区赛前夕却正好撞上了考试周,团队成员大赛和专业成绩两手抓,他们常常是白天上课,晚上则在学院楼修改材料至深夜。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团队前往桂林理工大学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赛。在比赛过程中他们仍不断调整材料,最终斩获区赛第一,团队成员对于项目的未来也越来越有信心。

到8月初,提交国赛网评材料前两周,学校邀请了研究生学长陈绍栋对项目跟进指导。此时整个团队处于十分紧绷的备战状态,团队成员常常修改材料直至凌晨四五点,有时甚至会通宵至第二天清晨。


“咬定青山不放松”


那段时间,每个团队成员的精神状态都有些疲惫,身体状况也愈况愈下。每天深夜修改好的材料,在第二天接受专家的培训后,又要重新进行调整、修改。仅仅是这一阶段的PPT,就经历了团队成员超200小时的打磨,每一处文字、图片,甚至是排版,都是团队反复调整后来之不易的成果。

然而,在提交材料的最后三天前,团队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重新制作一版商业计划书,排版、文字大纲都做出了重大的更改。抱着一定要通过国赛网评的信念,团队成员咬牙坚持了下来。

10月底,总决赛现场比赛项目名单的通知正式下发,项目成为广西大学本科生赛道的“独苗”,进入保银争金的阶段。团队主要成员按需停课,全身心投入,冲刺国家级金奖。

彼时,比赛视频需要重做,PPT仍需调整,场地、设备问题亟须解决,摄像不清晰、声音嘈杂、回音明显……设备问题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

团队成员周思齐在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共同建议帮助下,一遍又一遍反复调试设备,甚至从楼层外搬来了植物、去文具店购买kt板,到废品站购入6个泡沫箱,才终于解决了收音效果差的问题。团队成员冯翔钰回忆道:“当时每一个成员都在为冲刺金奖而努力!当然,最辛苦的还是我们的项目负责人杨赞禾。”

材料的每一处修改杨赞禾都要烂熟于心,关于项目的任何问题他都要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回答。国赛前夕的培训比往常任何一个阶段都要密集,学校、学院、团队成员的期盼给杨赞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当模拟答辩开始,他又进入了时刻保持微笑的无懈可击状态。比赛开始前的倒数第二天,团队成员由于身心疲惫,决定晚上八点提前收工,但杨赞禾对大家说:“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我还不能倒下。”他坚持留下,咬牙一遍又一遍复盘项目,为比赛做好万全的准备。



“项目实现国内赛道0金突破, 

少不了每一份助力!”


“项目实现国内赛道0金突破,少不了每一份助力!”九天“缆”月团队队员冯翔钰感慨道,“学校提供有各种研究平台比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广西大学无机富勒烯研究中心,能够使我们的专业知识投入具体的产业应用;在创业方面,除了给我们项目培育提供资金支持,还有校友产业资源对接,为我们争取到了与大企业的合作机会;广西大学科技园还提供了相关的创业孵化服务,给予500平米的生产场地支持。”

除此之外,九天“缆”月项目也得到了学校与学院领导、团队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指导老师吴达慧亲自润色路演稿、视频脚本十遍有余,在提交材料前夜与团队成员伏案一点点将细节尽善尽美,时常关心团队的饮食、睡眠情况,是团队强有力的后盾。指导老师王南南一路护送,调试设备、练习答辩、梳理知识线、答疑解惑,甚至是排忧解难,稳住了团队愈临近比赛愈慌乱的心神。

罗廷荣副校长亲自视察,鼓励团队成员;学院党委书记沈大强多次莅临指导,关心项目进展情况,亲切地询问团队成员是否需要帮助;教务处黄丹琳等多位老师时刻跟进场地布置情况,查缺补漏……

“项目能达到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每一个团队成员共同的辛勤努力,更离不开学校、学院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这是九天“缆”月项目团队成员共同的心声。

△项目负责人杨赞禾和成员赵一霏赛前向老师进行模拟路演展示


往期精彩回顾

图片 | 来源于受访者文案 | 施洋洋编辑 | 周雨审核丨张明洁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本文不做商业用途,仅为内容引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删除。

我知道你在看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