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距离的产生与消融

野径入春洲 喧鸟集
2024-09-20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今天是雨水节气,它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故取名为雨水。


古人将每个节气都划成三候,每一候都有五天,以此来敏锐捕捉气候的变化。


雨水的三候分别为: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从今天开始的五天里,水獭要开始捕鱼了,它会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借由古语的流传,也可以有机会了解到此等野趣。


言归正传,今天这篇文章,想和小伙伴聊聊,距离。






小时候,我对距离的理解是纯物理意义上的,就是A点到B点的路程。

这段路程,有时候以长短计,有时候以时间计。比如:天津到北京约135公里,需要大约2个小时。

后来略读了些书,年纪也长了些,对距离的理解,就成了感情上的青涩与懵懂。诸如“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再后来,经历了些岁月,对距离的理解,就成了思想上的抽象。譬如:刺激与回应之间有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距离一词,承载了太多。除去它的本来释义,现在衍生出更多的意思,大概是说人和人之间的亲近与否。当我们在议论陌生人有距离感时,我们大概率在说这个人的疏远与淡漠,以及难以接近;当我们在聊熟悉人之间的距离时,“他离我很远”,这词里又充满了悲伤、戒备、厌恶和缺乏理解;而当我们说,我们之间没有距离时,我们说的却是心灵的共鸣与默契,没有什么是一个眼神不能了然的。

人与人的距离差距实在太大,有的人明明在身边,却又觉得天涯海角;有的人明明离得很远,却又觉得从未远离。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差距,细细想来,大概就是“理解”二字吧。


自从有了自我意识以来,每个人其实都在寻求被理解。期待可以有人理解自己的立场,理解自己的快乐,理解自己的悲伤,理解自己的为难。没有理解,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仿佛天堑一般难以跨越。

可是,理解,说的容易,做起来总是难。我们越大声的呼喊,越着急的表达,越强势的要求,似乎就越难被人理解。这当中,不但有因为成长环境不同,天然造成了我们不一样的视角和认知,更有情绪掺杂,激发了对方的抵触机制,从而把对方推远而不自知。


那应该怎么做呢?既然一条道路走不通,那就反方向试试。芒格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既然我要得到你的认同,那我就先认同你;既然我渴求你理解我,那我就先理解你。


这当中的要点是,暂时舍弃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立场,完全把自己代入到对方的角度,倾听他的话语,给他以安全感,让他相信你真的想要去理解他。

然后呢,通过谈话,慢慢的,彼此间的氛围软化了,抵触机制撤销了,心田柔软了,并且,有从未有过的敞亮与平静,乐于坦诚相待。这时候,再站在对方的立场,用对方听得懂的话,让他理解你的想法和立场。简单说,就是“学着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什么叫“对方听得懂的话”?简单来说,如果你给一个花粉过敏的女孩子999朵玫瑰,那大概率收获不了感动。如果你给一个社恐的朋友举办百人大趴体,对方一定恨不得溜之大吉。每个人都是如此独特,都需要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得到爱。

所以,主动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对方的喜好,并用对方喜欢的话语去表达观点。沟通,永远是为了争取理解,而不是为了战胜对方。没有人喜欢一直输。有了理解,那才是沟通双方的双赢。


距离,产生于误解,消融于理解。只要记住,我们总有选择权,在面对距离时,我们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方向去迈开步子,让彼此更近,或更远。生活中,不是只要坚持做自己就对了,而是应该掌握更柔软的方式,争取别人的理解,更好的表达自己,赢得自己和对方的双赢才是最优的路径。

 本文完。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喧鸟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