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巨人”企业半数在昆明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1584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云南中科鑫圆晶体材料有限公司、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云南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8家昆企入选。截至目前,昆明已有26户“小巨人”企业,占全省总户数的50%,优质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基本形成。
配套政策让企业发展更从容
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656.07亿元,民营经济拉动全市GDP增长0.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39.4%,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大力实施微型企业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民营小巨人企业培育三大工程,梯次培育,支持民营(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研究出台《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的实施意见》《昆明市贯彻落实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的工作措施》等,从放宽市场准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支持创新发展、降低融资成本、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方面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和发展动能,为让中小企业把更多精力用于研发创新,昆明市每年安排财政资金,筛选一批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中小新兴产业企业进行扶持,分别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2020年,安排1000万元对40户企业进行扶持;通过创新平台认定所在企业给予2340万元资金补助,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共补助300万元,省级创新平台25个共补助1000万元,市级创新平台52个共补助1040万元。
2020年,昆明市48户企业入选云南省百强非公企业。新增115户企业进入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库,占全省新增户数的44%,昆明市在库(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库)企业共计632户。全市44户企业入列云南省百户民营企业“小巨人”企业。
中小企业培育成效显著
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方面,自2018年以来,昆明市连续3年承办“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大赛规模和参赛企业户数均稳步增长,昆明市参赛企业数量占比为60%左右,获奖企业数量占比为70%以上。2019年,昆明市6个项目入围全国大赛200强,1个项目入围24强,1个项目获全国三等奖。2020年全波红外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获得全国优胜奖。
在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已设立1个市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7个县区(开发区)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成软件、光机电等13个专业化公共服务窗口平台,认定59个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枢纽,县(区)、开发(度假)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骨干,专业化窗口、示范基地、示范平台为补充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
针对民营经济发展合力不足、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适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新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开办企业、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等21项昆明市营商环境评价一级指标,最大限度缩减审批环节。继续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重点发展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推动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生态。
鼓励大企业在原辅料供应、研发、生产、加工等环节,与民营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发展配套产品。强化对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精准度,对首次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此外,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问智于企业家,征求企业家对政策制定的意见和建议。
昆船
AGV让物料搬运更简便高效
自2013年成立以来,云南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船智能装备”)先后为烟草、电商、医药、智慧停车等多个行业用户实施了自动导引车(AGV)物料搬运系统。
“自动导引车(AGV)是自动化物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昆船智能装备是国内较早从事AGV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昆船智能装备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姜荣奇介绍,昆船智能装备是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昆船自动导引车(AGV)产品(系统)及其相关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
目前,昆船智能装备自动导引车(AGV)主要车型有叉车系列、分拣系列、定制系列、全向移动系列以及智慧停车系列,能满足客户不同场景、不同功能需求的物料自动搬运任务,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工作人员现场调试设备。
姜荣奇介绍,昆船自1996年涉足AGV技术以来,通过20多年的累积和磨砺,已形成了多系列的AGV产品,依托昆船强大的技术支撑,昆船智能装备通过自主创新、合作研发等方式,拥有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获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公司参与了云南省科技厅项目(机器人智慧停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自动导引车系统与搬运系列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生产)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评“云南省名牌”称号,此外参与编制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安全规范》《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检测规范》《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设计通则》等团体标准。
此前,在工信部公示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上,昆船智能装备榜上有名。姜荣奇表示,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昆船智能装备将推进5G、云端、AI与AGV融合的技术创新突破,进一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AGV等平面移动类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
昆明汇泉
锗系列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下月底,随着昆明汇泉高纯半导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汇泉”)锗系列高新产品深加工生产线调试成功,将可实现PET触媒用高纯二氧化锗和零位错锗单晶产品批量化生产,进一步填补国内空白。
昆明汇泉总经理李建平介绍,昆明汇泉是国内较早从事锗系列产品生产及销售的外贸企业之一,自2000年5月在安宁市注册成立以来,目前主要产品为二氧化锗(催化剂)、区熔锗锭、烟锭等,市场遍及日本、欧盟、美国、俄罗斯等,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和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2020年,昆明汇泉锗系列产品产量15吨左右,产值达到6700万元。
锗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半导体、航空航天测控、核物理探测、光纤通信、红外光学、太阳能电池、化学催化剂、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目前,西方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口半导体材料产品,而我们公司的锗系列产品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李建平表示,昆明汇泉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进口,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经过21年的发展,昆明汇泉的产品已经从最初的粗二氧化锗到高纯的二氧化锗,再到区熔锗锭、PET触媒用二氧化锗,下一步将要生产零位错锗单晶,进一步追求产品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
去年初,昆明汇泉锗系列高新产品深加工生产线项目一期在安宁工业园区麒麟片区动工建设。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接近尾声,预计9月底开始试生产,10月正式投入生产。
届时,将新增年产15吨高纯二氧化锗、年产10吨区熔锗锭、年产5吨红外锗单晶以及5万片锗晶片四条生产线。预计今年产值达8000万元,产量达20吨。而锗系列高新产品深加工生产线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后,二期项目将立马动工建设,预计总投资在1亿元左右。
“获得‘小巨人’称号是对企业的肯定,我们将努力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做大做强。”李建平表示,今后,昆明汇泉将持续开展锗生产工艺、系列产品技术创新研发工作,积极开发锗后续高端产品,以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进一步填补国内空白,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成为同行业综合实力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及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云南航天检测
军转民“黑科技”给高速工程装上“透视眼”
2017年9月30日,荣乌高速公路河北段建设项目营尔岭隧道右洞塌方,塌落物造成隧道断面全部封堵,9人被困。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维成像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隧道塌方等地质灾害进行精准探测,为实施坍塌的后续处置及后续开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云南航天工程物探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检测”)创立于1999年,2015年成为国内首家新三板挂牌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企业(股票代码832007)。
航天检测拥有公路水运领域试验检测资质,包含公路工程检测综合甲级、桥隧专项,水运工程结构(地基)甲级,水运材料甲级,公路工程交通工程专项全部资质,居全国同行业前列。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国防、交通、水利、市政等国内外基础设施工程项目1000余项,其中公路工程770余项,解决了无数工程建设及运营的质量安全管控问题。
荣乌高速公路河北段营尔岭隧道地质灾害专项探测报告部分内容。
经过多年发展,航天检测从最初的工程基桩检测、探测地雷等单一业务,扩展到勘察、设计、检测、研发、咨询、信息化建设等工程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并成为交通运输部品质工程攻关技术支撑单位。航天检测就像“工程医院”,建设一条高速公路时,桥梁、隧道、边坡、路基等工程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就需要“工程医院”通过航天检测自主创新研发的新技术、新设备来检测评估并提出病害诊治建议。
通过持续研发创新,研发了10余种工程检测专业仪器及技术装备。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个院士工作站等共计13个科研创新平台,已授权知识产权159项,主编(参编)行业、地方标准6项。
其中,通过军民融合创新研发的三维成像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补充了高速公路建设产业链关键领域的短板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产品的空白。如果把一般的检测技术比喻为X光,那么航天检测研发的技术就好比是更清晰、更准确的CT,并可以实现三维可视化,彷佛给高速公路工程装了“透视眼”。
2020年,航天检测主营业务收入达1.9亿元,同比增长21.67%。同年,公司再次跻身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50强企业。今年,航天检测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类,成为昆明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通变电器
用“质量+服务”稳站半个世纪
“产品质量高于一切,不论处于怎样的外部环境中,我们一直坚守着这样的初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客户才会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广阔。”通变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变电器”)第六党支部书记文娱表示,“质量+服务”是通变电器50余年来持续发展的关键。
1955年11月,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建成了通海县农机修造厂,这个厂就是通变电器的前身。经历多次更名后,1983年,变压器成为厂里的主产品,因此厂名更改为通海变压器厂,随后更名为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2007年,该公司在昆明高新区建立了全资子公司——通变电器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电力变压器、箱式变电站、高低压成套设备及自动化系统控制等,是集电力项目设计、产品生产、销售、安装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文娱介绍,企业生产的变压器立足云南本土,在高海拔地区、湿热气候环境中运行仍然很稳定。由于质量过硬,在20世纪90年代就销往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我们的‘高原节能型非晶合金变压器产业化’项目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2009年建设完成并投入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研发生产,属西南地区首家。到目前为止,通变电器仍然是云南省唯一一家具备完整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研发生产链的厂家。”文娱说,普通变压器产品只能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方使用,而使用通变电器产品的香格里拉机场海拔达到了4000米,12年来从未发生过故障。
变压器硅钢片加工生产。
文娱介绍,“5年前省外市场的变压器产品大量进入云南市场,他们用低廉的价格带走了许多客户,企业发展十分艰难,但一直没有降低产品质量并持续进行科技研发,2018年研发投入836.6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4.55%;2019年,研发投入802.4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4.07%;2020年研发投入820.8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4.15%。那些使用了低价变压器的客户发现产品经常出现故障,我们在维修过程中发现这些低价产品很多是以次充好,从原材料就不合格。所以我们渐渐又赢回了市场。”文娱介绍,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仍然完成了12亿元的销售收入,其中昆明分公司完成约2亿元。
下一步,通变电器有限公司预计投资1130万元,进一步研发创新,投资建设干式变压器线圈生产线,形成完整的干式变压器产业链。项目建设完成,公司产能规模及技术水平将达到西南地区领先水平。
远足科技
一个产品撬动了行业整体发展
“别看这个模块普通,里面可承载了多项技术,灯光、视觉传感器、控制板对高速运动中的烟支拍照后,通过软件处理可分析烟支360度外观,剔除不合格的烟支。”云南远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足科技”)相关负责人拿着一个饭盒大小的产品说。该公司自成立以来,瞄准烟草生产在质量检测方面的需求,攻克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烟支外观质量在线视觉检测系统,填补国内甚至世界相关领域空白。此次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远足科技上榜。
烟草生产过程中,外观检测是重要环节,关乎整批产品的质量。传统检测主要依靠人工实行批量抽检,不仅耗时长,当某批产品抽检出现问题时,需要追溯到成品,影响生产出货进度。2013年,看到行业弊端,远足科技开始探索研发一套自动化系统,实现生产过程实时检测。
技术人员正在研发产品。
该系统综合运用电气、电子、光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图像处理、机械等相关技术,实现烟支外观质量的自动检测和控制,对缺陷烟支有效剔除率大于90%,误剔除率小于0.05%,最大处理能力为每分钟12000支,每支烟的处理时间约为5毫秒。能够自动识别外界飞沫,抵抗机器震动等干扰,解决了烟支工艺质量检测的最大难点,克服了人工检测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该系统已配套到常德烟草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所有型号卷烟机,以及红云红河集团、红塔集团等国内16家中烟卷烟生产企业,市场占有率90%以上。
一个产品撬动了行业整体发展,2017年产品投入市场以来,远足科技产值逐年提升,去年营业收入超过6000万元,同比增长92.18%。目前,该公司已形成技术研究、开发、转化应用一体化的知识产权创造平台,先后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拥有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9项。
目前该公司打造的成品烟综合质量检测平台已进入调试实验阶段,替代人工拆分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生成报表。下一步,远足科技将研发一套大数据平台,制定质量行业标准规范,为智能制造提供基础设备状态数据、故障数据、生产数据和质量数据保障,做专做精现有技术,并向其他领域延伸。
全省唯一!昆明高新区入选2021园区高质量发展全国百强
6家昆企!全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