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点高校,211、985,双一流,聊聊体制内学历门槛的前世今生

黑化肥发灰 体制内入门指南 2022-07-20

文/黑化肥发灰


很多找化肥哥咨询的同学自我介绍时,都是211本科985硕士等等,每次化肥哥都要解释一下,211、985已经被教育部取消三年多了,现在早就改成双一流了。


但是还是有好多考生朋友不明白,觉得社会上大家不都是说211、985怎么会过时了呢?


双一流不是一百多个学校,含金量不如211、985么?


面对这些以讹传讹的误解,化肥哥今天就来一次掰扯清楚吧。


一、重点高校时代(1978-1995)


其实细分的话,重点高校也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段,以文革为分界线。


文革前68所重点高等学校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政法学院、北京体育学院、北京外贸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等8所高校,没列入1978年2月17日恢复招生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名单内。


我们现在一般说的原88所全国重点大学一般是指1978年恢复高考时候确定的那些高校:这里面不仅有我们熟悉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也有我们想都没想到的湘潭大学、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云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大寨农学院(现山西农业大学)等双非学校。


另外一些我们不熟悉校名的学校,其实是大连工学院改名大连理工大学、长沙工学院改名国防科技大学、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改名江苏大学等情况。




高校建设除了国家扶植(进入重点高校目录)还有自身发展,确定重点高校20年后(以985工程启动为计算节点),中国高校格局迎来第一次地震——“211工程”和“985工程”。


二、211、985时代(1995-2016)


“211工程”于1993年正式启动。“985工程”于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启动。


两个工程的先后启动,带来的是重点高校第一次内部档次划分:是985的高校一定是211,是211的高校不一定是985。简单来说就是:985比211高一档次。


这也是老百姓最熟悉的高校档次分类办法,至今大部分学生仍在自称211和985毕业生。很多体制外企业招聘时候,也是采用的这个分类办法。


前文提到的湘潭大学、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云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大寨农学院(现山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并没有进入211和985目录,第一次沦为双非院校


而不在88所重点高校目录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学院、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贸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等高校则升级为211、985院校。


中国医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行业内大佬学校依然是双非院校


然而,游戏并没有到此结束,在211、985工程刚满20年的时候,新一轮高校洗牌——“双一流”时代到了。


三、双一流时代(2018—?)


由于双一流才面世三年多,普通百姓认知很少,甚至本身双一流学校的学生自己都懵懵懂懂。


以至于2016年06月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失效后,社会上还有争议,认为211、985和双一流是“平行线”。围绕211、985是否已经取消的话题,化肥哥当年在知乎上还有回答被举报为“没有可信来源消息”。


直到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回答咨询: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互联网上相关争(tai)论(gang)才尘埃落定。



其实,双一流和211、985一样也是内部分了档次的。而且比211、985档次分的更多:世界一流大学(A\B)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两级三档。


由于所有211都晋级了一流学校建设高校、所有985都进入了一流大学名单,很多人说双一流是985、211换汤不换药,其实这是想当然的以讹传讹。


这里面最明显的变化有下面三个:


1.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这三所实力较差的老985,降级为一流大学B类。


2.新疆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由原211升级为一流大学B类。除了新疆大学有明显照顾成分,云南大学为原211和原88所全国重点高校(综合类),郑州大学为原211中进步较快高校。


3.原双非(非211非985)的外交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河南大学晋级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四、三次变化对学生的意义


除了自己学校升级降级带来的面子上的好看丢人外,双一流对学生的前途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也是部分降级学校学生强调211、985在社会上认可度的重要原因)。


那具体到进入体制内这一块,化肥哥列举这些变化有何意义呢?


目前体制内各种定向选调、人才引进等特殊通道均以双一流为门槛,想进入体制内的同学必须摸清楚这些变化才不会掉坑。



1.定向选调和人才引进门槛各省不同:①部分省是仅限前十几名的一流大学;②部分省是限制一流大学毕业即可;③部分省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一流专业毕业生;④小部分省是只要进入双一流的学校毕业生都行。

限于篇幅,体制内选调生、人才引进政策就不细说了,有兴趣可以扩展阅读:


事业编人才引进值得去么?听听清华学长怎么分析


鸡肋还是捷径?“人才引进”到底值得不值得去?


2021年,选调生还值得考么?


2.考研/保研一定避开一流学科高校里原211,但没有教育部确定一流学科,只能自选学科的学校。这种高校属于211垫底,双一流评选时候照顾脸面没被踢出来,下一次评选很可能被踢出去了。原985降级为一流大学B类的高校也面临进一步滑坡被踢出一流大学名单的危机。如果上了这两种学校,毕业可能面临没有资格优选定向选调的机会。


3.2019年,至少24所“双一流”高校进行了中期评估,新疆大学、宁波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没有得到专家组肯定性表态,化肥哥个人认为已经算亮准黄牌了。根据“双一流”建设方案,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会根据过程性评估结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显著的,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适当减少支持力度。更严重者,“若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然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


体制内入门指南,一个公务员群体创作的公众号,只有干货,没有废话。

回复“考研” “待遇” “选调生” “省考” “报名” “笔试” “面试” “体检” “政审” “入职”“辞职”等关键词,可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