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韦斯·安德森,江郎才尽了?!

后浪电影 后浪电影 2023-04-06

文末有福利!

 

三年了。

 

终于看到韦斯·安德森的新片,《法兰西特派》

 

《法兰西特派》(2021)

要说这部电影,可真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7月12日戛纳首映,获第7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10月22日美国上映,开门红,平均银幕票房在同档期电影里最高;
 
12月2日香港上映,大陆影迷表示“馋哭”、“想要现在就去香港看”……
 
终于,今天,12月14号,《法兰西特派》“上网”了。
 
当韦斯·安德森糖果盒子般的画面,再一次铺开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可随着剧情深入,却隐隐约约觉着不对劲。
 
在此前的多次采访里,韦斯·安德森都在强调:《法兰西特派》是一部借《纽约客》杂志致敬新闻自由的电影。
 

但一路看下来却发现,它除了更多地延续着韦斯·安德森辨识度极高的个人风格,如:对称的构图、平面化的影像,近乎卡通的人物造型,以及角色们呆萌到略显滑稽的言行举止,和抱持着游戏精神的追逐打闹。
 
在这些标签化的形式之外,并不能清晰地找到关于新闻自由的主题。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曾拍出《月升王国》和《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韦斯·安德森,在《法兰西特派》里变得形式更加饱满,而内容却很拙劣?
 
难道,韦斯·安德森江郎才尽了?!
 

标签化的韦斯·安德森

韦斯·安德森电影的画面,永远是拥有对称的美感的。
 
在风格成熟后,他便如强迫症般地疯狂使用对称构图,这也形成了他强烈的视觉风格。
 
 
与他合作过多次的摄影师罗伯特·纽曼曾经说过:从某个方面看,和安德森合作是“轻松”的,因为他到片场的第一个问题永远是“摄影机摆在画面最中间了吧?”
 
这种构图风格,从视觉上便影响着观众,让他的电影也变得平衡、稳定。
 
但韦斯·安德森也非常清楚这种构图带来的劣势。
 
所以他习惯于在画面里,填充更多视觉性的内容,诸如卡通化的布景,和很童趣的道具,让画面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给人制造一种应接不暇的视觉效果。
 
在《法兰西特派》中,这种视觉上的、形式化的特征,变得更加显著:
 
韦斯·安德森不仅同时使用“彩色”和“黑白”两种画面,还大量运用了黑白转换、旁白、作者叙述、真人视角、定格动画、真人电影二维动画,甚至还在画面比例上大做文章,他这次使用了1.37:1的画幅。
 

如果故事足够吸引人,再炫技的视觉形式都没问题。
 
但如果故事缺乏新意,炫技的视觉形式就显得心虚。
 
《法兰西特派》的问题就在于此:它极尽韦斯·安德森的视觉标签风格,却在内容上显得疲软和乏力。
 
也就是说:《法兰西特派》的形式大过内容
 
对文艺作品而言,当形式大于内容,它就会变得滑稽、会很不可信、会失去意义。
 
《法兰西特派》也不例外。
 
当然,这么说显得空口无凭,不如直接用电影来证明。
 

这部电影,太混乱


《法兰西特派》,是电影中一本虚构的、致敬《纽约客》的杂志。
 
故事从杂志主编去世、编辑部决定停刊开始说起:以翻阅杂志的方式,讲述了“一短三长”的四个呈并列关系的故事。

 
乍看之下,这种叙事方式并没有问题——像《我和我的祖国》《荒蛮故事》等,都是运用类似的方法来讲述的。
 
但对于安德森来说,这反而是一次新鲜的尝试与突破。
 
可问题也恰巧出在这里。
 
如果你对安德森之前的作品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他的前作《布达佩斯大饭店》,也是以作家的去世为起点,并且以作家的视角,将门童的传奇故事,缓缓呈现在观众面前。
 
《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是完整的,叙述视角是明确的、内在逻辑也是严谨的。
 
《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照
 
但在《法兰西特派》中,这种视角和逻辑,统统都被打破了。
 
开头出现的去世主编,在后面压根没有出现,一短三长的四个故事,所有角色之间互相都没什么关系。
 
这就导致电影一开头,你根本不知道把情感寄托于哪个角色身上,也没有办法跟着一个角色去探寻这个故事。
 
最后留下的,无非是一个华丽绚烂,却也混乱不堪的开场。
 
结果就是,电影里演员们风光满面,电影外观众一脸懵逼。
 
但视角和逻辑混乱,还只是其中一个问题。
 
它更大的问题,还在于用一短三长的四个故事来推进剧情。
 
既然选择了以多个短片的形式呈现,就让观众失去了在同一个主角身上共情的机会。
 
这就要求电影里的每一个短片,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攫取到观众有限的注意力,迅速地被代入到角色的情境里,跟他一同“冒险”。
 
但在《法兰西特派》里,这种原则完全不存在。
 
 
身为编剧之一的韦斯·安德森故技重施,依旧用看似有趣实则肤浅的手法,将荒诞的、观感几乎完全一样的故事,重复了4遍,成功地放大了他此前电影里,那些隐而不发的缺点。
 
如果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布达佩斯大饭店》和《犬之岛》好歹还乐于塑造角色,那《法兰西特派》则是完全放弃了这种努力。
 
比如,他压根不想解释那个解救小孩的亚裔厨师,为什么性情那么古怪。
 
比如,他觉得观众肯定都了解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所以就不想过多解释,为什么留了诡异胡子的甜茶,一定要发动“学Yun”。
 
也就是说,《法兰西特派》里的角色,没有行为动机。
 
它只是让所有角色“看上去好有趣”,但也仅此而已。
 


这些故事,太荒诞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创作这个故事时,韦斯安德森说,因为想表达“新闻自由”的主题。
 
任何一个影迷都知道,“新闻自由”从来都是个严肃的话题。
 
无论是《聚焦》还是《黑水》,这些故事里的主角,都在为了真相而艰难抗争。
 
反观《法兰西特派》的几个故事,不难发现,别说“新闻自由”了,即便是要跟“新闻业”产生关系,都极其勉强——
 
第一个故事,一个艺术经销商,把一个监狱里的囚犯包装成了艺术家;
 
第二个故事,一个报社记者,去报道“学生课外运动”,结果跟甜茶发生了关系; 


第三个故事,一个性情乖僻的厨师,莫名其妙拯救一个被绑架的小孩;
 
第四个故事,《法兰西特派》的创始人去世了,一群人聚在一起悼念。
 
所以,请问:新闻,以及新闻自由,在哪里?
 
不是吹毛求疵,而是韦斯·安德森多次谈及《法兰西特派》的主旨就是“新闻自由”。
 
但看完电影却很难不惶惑:导演说的,和他给我们看的,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儿。
 
就这些荒诞倒像是韦斯·安德森个人恶趣味的小段子,别说是在借《法兰西特派》致敬《纽约客》和“新闻自由”了。
 
它甚至跟新闻业都是毫不相干的。
 
尽管《纽约客》也是幽默谐趣的,但它也是尖锐深刻的。
 
而《法兰西特派》这几个故事,怕是投稿后连被刊登的机会都没有。
 
它们更像是三流小报们热衷的混乱癫狂却也娱乐性十足的猎奇段子。
 

这么批评《法兰西特派》,完全是因为它原本可以更好。
 
毕竟,它的导演是韦斯·安德森,一个曾经拍出过《布达佩斯大饭店》的人。
 
在那个不停地回望过去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里,我们既能看到韦斯·安德森对美好年代已经逝去时的伤感和怀念,也能看到他在形式上佐证着这种惆怅和悲凉。
 
比如拉尔夫·费因斯那个角色,当仇人死去,他居然要为之默哀,只因为仇人对自己的主人无比忠诚。
 
那种不合时宜的做作和腔调,无比契合电影在视觉形式上的谐趣与童真。
 
你既觉得他超级可笑,却也觉得他异常真诚。
 

越是这样去想念《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美妙,就越为《法兰西特派》感到可惜:原本,韦斯·安德森可以拍得更好。
 

既然《法兰西特派》不尽如人意,不如就借这个机会,重温一遍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吧。

 

而且,如果重温之后,还想对它做更多更深的了解,可以看一下「后浪」今年出版的同名电影画册。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这本书是同名电影唯一的官方全纪录,由韦斯·安德森本人亲自授权、把关设计,以精彩图文完美还原了“大饭店”的诞生始末,揭秘了这位天才独一无二的招牌美学。
 
这本画册里,有足量的一手访谈、深度评论、彩蛋花絮,更是收录了逾600张独家美图,含导演亲绘分镜、未公开设计稿超萌专属插画,足足有256页

可以说,是韦斯·安德森粉居家必备的案头书了。





浪影重磅福利!


截止至12月16日23点59分,转发本文到朋友圈截图至公众号后台,并说出一部你最喜爱的韦斯•安德森导演作品(不限电影),揪2位小可爱送原价198元的《布达佩斯大饭店》1本!






作者 | 肆柒导演专业流浪者

编辑 | 清晏

排版 | Juan

策划 | 后浪电影编辑部



Contact Us
投稿 | 合作
houlangdianying@hinabook.com
会员 | 电影课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欢迎随·意·打·赏‍‍‍‍‍‍
 有生之年,一键三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