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修复,豆瓣9.3,今冬最温暖的电影上映了
《放牛班的春天》,以4K修复版的形式重映。
这部影片自2004年上映伊始,就成为了众多影迷“保留片单”。
影片中的正面教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马修那超越教师,成为父亲的形象,深深地植刻在了观众的心里。
他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在时间的长河里,他给人们留下了情感的慰藉与感叹。
不仅感化了顽童,也感动了观众。
从夜莺到放牛班
POST WAVE FILM
2004年,米拉麦克斯在柏林电影市场,用200万美元买下了影片的发行版权。在当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部讲述法国的一群顽劣少年被音乐治愈的电影,能获得成功。
3月17日,影片在高卢上映后,留下了奔走相告的人们。他们宣称自己看到了“最治愈的法国电影”。
看起来,在新千年伊始时的米拉麦克斯,又一次压对了影片。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放牛班的春天》整个剧组的胜利。
《放牛班的春天》的成功,并不是无因之果,而是有迹可循的。
1945年,让·戴维尔拍摄了《一笼夜莺》。
影片讲述了一个感化院老师在感化院中,感化了一群孩子,并教导出一整个合唱团的故事。
这部影片,成为了法国人最爱的影片之一。
《一笼夜莺》(1945)
虽然在漫长的影史里,被淹没在了新浪潮的洪流中;却又在1970年代,产生了出人意表的回响。
在导演克里斯托夫·巴哈蒂的心里,拍摄《放牛班的春天》,不仅是一项令人愉悦的工作,更是一桩还愿。
“童年和音乐,令我自然而然地回忆起了《一笼夜莺》。七八岁时,我在电影频道看了这个片子。有两件事,我记忆犹新。一个是孩子们的歌声,一个是失意音乐家的努力”。
导演克里斯托夫·巴哈蒂
为了寻找到符合故事的唱诗班男孩皮埃尔,巴哈蒂和制片人寻遍了法国的几个童声合唱团,最终,在里昂拜访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的时候,他寻找到了自己的“皮埃尔”。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当我踏上楼梯的时候,听到了一段巴洛克旋律。一个高音从转角处飘出,那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高音。我找到了唱歌的人,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我立刻决定,应该让他来出演”。
而故事中的其他小朋友,则是从全国找来的各种“问题少年”。
他们有着片中的习性,而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他们也和角色一样,慢慢修正了自己的毛病。
换而言之,影片不仅仅讲述了一群孩子的蜕变,也“客观记录”了他们的改变。因此,这不仅仅是一部故事片,更可以当作“教育文本”来看待。
影片的故事被放在了1949年。
这并不是导演的无意之举,而是有意为之的剧作技巧。
当时,由于二战的余震,大量的法国少年缺少父亲的监管,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街溜子”。
因此,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少管所性质的“学校”。
在这里,学生没有人权,只要略有忤逆,得到的便是拳打脚踢和大肆嘲笑。
“实际上,孩子也享有成年人的权利。我们当时颁布了青少年的司法保护条例。所以,电影背景就这样被安排到了这个时期。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未成年人”。
《艺术家的生涯》
POST WAVE FILM
影片开始,已经成名的皮埃尔,指挥着施特劳斯的《艺术家的生涯》。
这支圆舞曲具有明快的旋律,这与皮埃尔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人生的痛苦与快乐彼此交织,无法逃遁。
音乐给人慰藉,但音乐同样也给人带来了痛苦,这是是影片的大致基调。
“艺术家的生涯”则暗示着音乐老师马修对学生的影响,从合唱团成员到指挥家的过程顺理成章地展开。
音乐是这部影片的灵魂。
在电影开拍前九个月,导演就和配乐师布鲁诺·库列斯一起撰写了影片的音乐。
换而言之,电影的摄制工作,是围绕着音乐展开的;电影为音乐服务,而不是反过来。
巴哈蒂之所以这么重视音乐,是因为他本人是从音乐圈跨界到影视圈的。
在拍电影之前,他曾经就读于巴黎师范的音乐学院。
常年活跃在古典吉他圈,获得了不少瞩目的奖项。
在音乐的风格上,巴哈蒂不希望合唱团的孩子去唱那些圣诞颂歌的陈词滥调,他希望展现出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生命力。
在他的要求下,库列斯和他一起写了很多“节奏欢快”的音乐。
库列斯说:“合唱和音乐的部分,已经提前完成了,在拍摄过程中有一点修改,最后加上了管弦乐。音乐是我们的主题,电影就是要用合唱团表现出音乐。”
在影片中,马修老师写的第一支曲子名为《遥望你的路途》(Vois sur ton chemin)。这是一支d小调的四声部合唱。
这支歌第一次以合唱的形式出现时,电影描绘了学生的生活场景。
在镜头中,池塘之底的孩子们,在音乐的感化中,渐渐变得阳光活泼——与此前学校里阴森恐怖的氛围截然不同。
歌词这样写道:“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中之光”。
为了让整部影片的合唱具备专业水准,剧组专门找来了圣马可童声合唱团指挥尼古拉斯·博特担任指挥和顾问。
在他的教导下,剧组里的小演员,呈现出了专业的素养。
在博特的心里,合唱团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演唱技巧,而是“孩子们的音色”。
指挥家尼古拉斯·博特
到了影片第四支插曲《风筝》(Les Avions En Papier)响起的时候,一组蒙太奇镜头展现了孩子们对于游玩与课外的想象。
马修内心独白:“我感到孩子们殷切的眼神,在天堂不远处筑起小屋,好天气令在家的孩子们垂头丧气”。
这首《风筝》象征着自由,F大调的辉煌与正统,反衬出d小调的阴郁;3/4拍对照了2/4拍的延缓——的的确确地展现出了音乐的情感色彩。
这种情感上的对比,也恰恰印证了库列斯所言“写简单的音乐,谦逊的音乐,关注情感而不是技巧”。
不可重来的经历
POST WAVE FILM
谈及拍摄本片,巴哈蒂说:“实际上,我只是想朴素地表达出我的想法,就像热恋中的情人,充满了表达的欲望”。
在这种纯粹而质朴的情感驱动下,巴哈蒂的这部处女作就成为了经典作品。
究其成功的原因,巴哈蒂认为,这和马修老师的扮演者热拉尔·朱尼奥的悉心表演,分不开关系。
作为法国首屈一指的男演员,朱尼奥自学成才。
他喜欢那种被称为“怪咖”的人,其中就包括诺埃-诺尔,而诺埃则在《一笼夜莺》里扮演了马修这个角色。
朱尼奥说:“我对他有着无限的赞赏之情,我觉得这才是男演员的标杆”。
为了扮演好马修,朱尼奥有着一整套塑造人物的方法。
他不断去琢磨人物的状态,长期让自己处在一种权威高压与春风化雨的姿态之下。
他还坚持长期穿一件衣服,直到它磨损不堪;穿旧鞋子,走路微微驼背——这些细节,设计出了人物的性情,将情感的烙印,放在了观众的心上。
当马修老师走进学校的时候,观众会觉得,他走进了一座牢笼,但牢笼之中,却孕育出了希望。
这所“严苛”的学校,旧迹斑斑。
这是巴哈蒂有意为之的“造型美术”。
“我想要一个巨大、沉闷、荒凉、恶劣、可怕的建筑。令观众感到厌恶,一切都比现实中的要大,这才能令人印象深刻”。
最终,这种脱胎于哥特风格和《呼啸山庄》式的造型,收到了理想中的效果。
环境、人物、情感,三位一体;最终成就了《放牛班的春天》。
马修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音乐老师,他同样也被孩子们的青春、活力、浪漫和幻想所引导。
在“池塘之底”的日子里,是他释放出自己音乐才情的日子,也是他最为惬意、肆意、满意的时光。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影片里有了一个崭新的定位——老师和学生,彼此受惠,互相给予,彼此拯救。
在这一刻,说不清谁是谁的救世主。
类似的电影,无形中拔高了教育者的作用和地位,这种“高大全”的塑造方式,让好人面目模糊,让教育成为灌输。
一切艺术的至臻精妙细微的境界,都逼近于音乐。
因为艺术的形式必定让位于艺术的实质。
而能泯灭艺术形式的艺术,只有音乐。
皮埃尔在为公爵富人演出时,被马修所谅解。
音乐成为了载体,也是本体。
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这是一个情感和解的过程;
这是艺术介入生活,并改变人生的过程。
巴哈蒂坦承,那是一次不可重来的经历:“我倾注了所有的感情和力气去做了这件事。面对着四十个孩子,他们让人筋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