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大热题材刚“解禁”,就被顶上热搜、遭禁播?

后浪电影 后浪电影 2023-05-05



有这样一部剧因为空降、断更、妆发、侵权登上热搜,它就是张新成、付辛博主演的耽改剧《光·渊》。


该剧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上架优酷平台,匆匆更新8集之后,剩余的22集全网失踪。 ‍


用户追剧无望,他们被统称为“渊种”。



撇开这些场外信息,回归戏内讨论,剧粉更关心《光·渊》作为一部电视剧到底好不好看。


张新成的“姨味”、付辛博的“糙味”,被广大网友和UP主疯狂嘲讽。


其实,制片方最大问题并非妆发、也非宣发,而是受众与内容制作出现了严重偏差。



原著粉的期盼

POST WAVE FILM


《光·渊》改编自Priest写的热门小说《默读》,拥有大量原著粉。


剧集将时代设定为架空的新元文明,彼时最广泛讨论的社会议题就是,零度共情者与犯罪率飙升的密切关系。


零度共情者被设定为“无法和正常人类产生共情,或许无法认知情绪……”


主人公裴溯就是一位零度共情者,剧集的故事就从他与刑侦队长骆为昭共同破解命案展开。



目前该剧还没有开分,豆瓣评论区有不少用户为《光·渊》摇旗助威,他们大多自称“原著粉”。



问题就变成,作为制片方,怎敢说《光·渊》这部剧受众就是原著粉?


对于广告商、演员、出品方、平台方来说,小圈子的流量统称碎流量,而碎流量,是不值钱的。


如果真要完全靠粉丝体量撑起一部影视剧,只能靠影视化《新华字典》出圈了。


 

再蠢的片方,也不会为自家的产品设定一个观看门槛。

 

名曰,只有看过原著的人,才有资格观看本剧,这是一个极其冒犯的举动。

 

显然,只有原著粉买账,远远不够。

 


耽改粉的失望

POST WAVE FILM

 

自《君子盟》空降全集之后,《光·渊》也空降8集,这种利好消息让不少姐妹欣喜若狂,难道耽改剧解禁了,可以东山再起了?

 

 

“终于有××CP可以磕了”,姐妹们奔走相告,结果一看正片,只有磕坏牙的份。

 

磕CP跟年龄、性别、物种无关,跟情感逻辑有关。

 

感情不到位,越亲密的互动,反而越让人磕不下去。

 

第四集,骆为昭根据掌握的辅助证据,合理怀疑裴溯就是导致裴父变植物人的幕后黑手,二人谈话之间的氛围,只能用“严肃”形容。

 

下一秒,画风突变,裴溯俯身低头凑近骆队,他们之间最近的距离只有不到10公分。

 

 

当裴溯正在说一些狠话时,还没等他说完,骆为昭突然单手摁住他的脖子,教训他要好好说话。

 

裴溯顿时变成一只小虾米,弯曲程度直接挑战人体工学,摄影师也很损,直接给了一个全景,让二人的体态表露无疑。

 

 

这么别扭的动作,能表演出来也很难得,算是《光·渊》贡献的其中一个“冥场面”。

 

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场面调度,普通人都能看出来——不就是为了给耽改粉一些小惊喜,一些猝不及防的小甜头!

 

主创团队错误地认为,两个男人的物理距离突然变近了,就会让耽改粉无脑地激动、兴奋、痴狂。

 

 

CP感虽然不是玄学,但也没那么机械、没那么容易。

 

这种偏差的CP美学,遍布释出的前8集。

 

第六集还是熟悉的严肃走心氛围,裴溯起身告别,没有任何过渡性的台词或者表情,骆为昭再次直接出手。

 

他像扣犯人一样擒拿裴溯,结果是用两只手指按在裴溯的颈部,美其名曰,听心跳。

 

 

裴溯,也只剩下一副被劫持的标准表情。

 

这么一惊一乍地搞亲密互动,花哨的设计之下只有为了撒糖而撒糖的动机,反而显得有一丝油腻。

 

 

不仅是工业糖精,还掺杂了CP催化剂,都是化学成分,没有一点浑然天成的水到渠成。

 

这样的CP,让姐妹们怎么磕得动?

 

正所谓,小磕怡情,大磕悦性,硬磕牙崩嘴裂。

 

两位主人公本就是共同成长、双向救赎的设定。

 

从一开始裴溯被骆为昭照顾、到后来二人互相看不顺眼,再发展到二人并肩作战,成为最好的破案搭档。

 

他们的感情本应该在查案的相处、生活的交流中逐步升温,而不是像现在呈现出激素式的“人造高潮”。



作为一部刑侦剧

POST WAVE FILM

 

一部剧能不能红到出圈、好到出圈,关键点依然是路人观众,年初的《狂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光·渊》除了是一部耽改剧,还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刑侦剧。


没看过原著,也不追耽改,也不是哪个明星的粉丝,制片方用什么捆住这群人?——显然只有刑侦这棵独苗了。

 

刑侦部分能不能看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凶手身份、犯案动机、犯案手法被视为刑侦剧的三大基本要素,而《光·渊》这部分的处理,只能用“毫无亮点”来形容。

 

凶手出现的时机一定要早,稍微好一点的刑侦剧都懂得要让真凶在第一集就出场,好让观众可以体验“猜凶手”的乐趣。

 

对于路人观众来说,观看一部刑侦剧,最常见的乐趣不就是,跟朋友吹牛说,“你看吧,我一开始就说那谁谁谁是凶手,我猜对了吧!”

 

《光·渊》剥夺了这种乐趣。别猜,猜就是还没出场、猜就是“天降奇兵”。

 

犯案动机通常能折射出人性的复杂性、犯案手法则是营造奇观的好场地,这些,在刑侦剧《光·渊》通通都看不到。

 

架空时代背景让观众从一开始就难以入戏,新元时代是什么东西?

 

美术造成巨大割裂感,裴溯这边无论从妆容到家具,都是非现实主义风;而他之外的人和景,都是现实主义风,再度对观众入戏造成障碍。

 

 

好不容易开始正经刑侦了,基本靠嘴查案。

 

(第7集)骆队向受害人家属询问案情,历经10分钟时长,观众几乎看到睡着,虽然中段偶有闪回,难改乏味本质。

 

如果不看画面,完全就是一部合格的广播剧。

 

破案过程非常拖沓,50分钟一集,第一个案件足足查了5集,末了还敢埋下伏笔。

 

一个戏剧悬念能够延宕的基本条件是,观众得对它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

 

第一个案件的明线是查出快递员被杀的真凶及其动机。

 

而暗线就是剩下来的未解之谜,包括鸿福大观的前台身份,她为什么要给骆队通风报信?

 

 

以及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清理者”到底是谁,或者是什么组织。

 

他的广播内容与凶案高度契合,甚至可以说,“清理者”的名著朗读就是案件一的预告和解析。

 

然而,第一个案件的明线解密就把人给看累了,谁还有兴致看暗线解密?

 

之所以能成为明线的故事情节,就是要承担起吸引观众主要注意力的责任。

 

破案都不能引人入胜,观众还有什么余力去关心终极大boss?

 

须知40分钟容量的刑侦剧,两集不破案,足以劝退一半路人。

 

除非是颇具质感的悬疑喜剧,单个案件能够贯穿一整季,例如《公寓大楼里的谋杀案》。

 

 

还有就是,零度共情者这个基本设定形同虚设,根本就是故弄玄虚。

 

快递小哥案件,真凶更像得了妄想症,自己幻想了一些被害情节,然后先发制人,将对方杀死。

 

俩男主根据零度共情者的特征推理半天,结果真凶也是这类人,但他杀人,跟这个设定真的关联不大。

 

 

没有各种滤镜,路人总是过于清醒、思路过于清晰,要攻略他们,不容易。

 

如何让路人观众入坑,赚取路人缘?


能做到剧情精彩、人物出彩、表演到位即可,《光·渊》不符合以上任何一点。



作者丨令希丰

影剧的每次邂逅


编辑丨三水    排版丨石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推 荐 阅 读
一个前性工作者的自白,献给疲于奔命的你‍
详 细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公 众 号
影 视 课 程 大 礼 包   免 ! 费 ! 领 ! 

您的点赞与在看
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感恩的心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