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重口味的华裔导演,27岁开始碾压好莱坞!
温子仁,来中国了。
这一次,登陆中国银幕的是恐怖片《梅根》,尽管他只是作为编剧和制片人。
在故事中,人工智能娃娃梅根,成为了家庭成员,也成为了恐惧来源。
这设定与“招魂宇宙”中的《安娜贝尔》无比相似。
而故事中,长辈的缺席,家庭关爱的寻回。
无意间又落入了温子仁的创作母题之中。
因此,虽然不是影片的导演,但温子仁的恐怖元素,在《梅根》中未曾缺席。
《梅根》海报
温子仁的兄弟会
POST WAVE FILM
一个导演要拍摄什么作品,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在其成长过程中,由冥冥之中的各种因素决定的。
温子仁之所以会拍摄恐怖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母亲。
他的妈妈是一个恐怖片迷。
就在温子仁出生成长的1970、1980年代,好莱坞的恐怖片经历了一次爆炸式的发展。
温子仁和妈妈
《驱魔人》《闪灵》都出自这一时期。
小时候温子仁就在其母亲的“关照”下,观看了很多恐怖片。
这些恐怖片,虽没有直接影响他的创作,但却在机缘巧合之中,成为了他那遥远的灵感。
在念书时,温子仁和好友雷·沃纳尔,加入了一个叫做“斯普莱克·派克”的电影兄弟会。
温子仁和雷·沃纳尔(右)
虽然官方并不承认这个组织的合法性,但这个兄弟会,却是新生代恐怖片导演的摇篮。
从这里走出的导演,拍摄了《狼溪》《黑暗侵袭》《千尸屋》……
这一批导演有着相似之处——崇尚暴力、善于用黑暗创造恐惧感,青睐用反差营造心理冲击。
但是,温子仁的影片却表现出了对于家庭的别样关照。
他在《潜伏》(2010)里,塑造了一个从逃避责任到拯救儿子的父亲;又在《招魂2》(2017)中,让父亲缺席,并让母亲成为家庭支柱。
这与其华裔血统以及生活过往有关。
温子仁是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裔,早就和家庭一起移民到了澳大利亚。
14岁时,他的父亲离世,这对他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曾经说自己“拍摄恐怖片,是因为父亲的离世。所以,我的很多电影中,父亲是模糊的。”
《招魂2》剧照
家庭观念、父亲缺失、母爱覆盖,成为了他创作的根源。
也是从《潜伏》开始,温子仁确立了他那以家庭为单位的闹鬼事件的叙事套路。
从马来西亚到澳洲,从澳洲到洛杉矶;华裔,马来人,美国人,少数族裔,这些标签在他身上交织,而他也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感。
这种找寻,促使他拍摄了自己的处女作《幽暗》(2000)。
《幽暗》海报
在这部电影中,一对年轻的夫妇发现自己被困在了另一个世界里,而他们只有互相找寻到对方,才能返回。
后来操刀了《电锯惊魂》《潜伏》等剧本的雷·沃纳尔主演了本片。
在这部电影之后,温子仁决定进军恐怖电影领域;而雷·沃纳尔也拿出了《电锯惊魂》的剧本。
雷·沃纳尔还作为主演出现在《电锯惊魂》里
随后温子仁找到澳洲官方,希望能得到官方的支持。
但当时的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对他说:“我们鼓励电影创作,但不支持恐怖片的拍摄。”
一气之下,也是无奈之中,温子仁将剧本改写,掏出全部家当5000美元,制作了一部7分钟的短片:《电锯惊魂0.5》。
《电锯惊魂0.5》海报
伟大源于渺小,宇宙始于尘埃。
《电锯惊魂0.5》虽然就像是一个“项目说明”。但却帮助温子仁拿到了好莱坞的投资。
1年后的2004年,长片《电锯惊魂》在圣丹斯技惊四座。
“独立坞”模式的利与弊
POST WAVE FILM
虽然《电锯惊魂》在好莱坞发行,但其本质上还是一部独立电影。
温子仁说:“这很有趣,我们在洛杉矶完成了影片,但它依旧是一部独立电影。我们有极大的自由度,没有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最大的敌人,其实是预算。”
18天的拍摄周期,120万美元的成本,影片获得了温子仁不敢想象的成功。
《电锯惊魂》海报
依照着这条路线,温子仁可以开宗立派,成为一代恐怖片宗师,但他架不住好莱坞高成本大预算的诱惑,离开了“独立坞”体系,走进了好莱坞。
独立坞(Indiewood)是一个区别于好莱坞的概念。
这是一种全新的电影创作体制,意味着独立电影导演不必丧失“独立立场”,就能在成本、制片、发行方面获得主流体系保障的创作机制。
实际上,独立坞的出现,是好莱坞的自救方式。
在好莱坞的体制内,大批导演无法实践自己的美学;而独立导演所具有的商业潜质和电影风格,又是好莱坞所艳羡的。
只是,在《电锯惊魂》后,面对好莱坞的橄榄枝,温子仁“错误地”拍摄了《非法制裁》和《死寂》。
《死寂》剧照
在制度内完成规定创作,并没有帮助温子仁更赚钱。《死寂》和《非法制裁》都让制片方赔了本。
《非法制裁》是不仅影迷不愿意把他划入到温子仁的电影序列里,而且还让他坐上了好莱坞的冷板凳,因为这部片的成本是2000万,结果票房只有1697万,赔到制片商严重怀疑温子仁的能力。
温子仁在《非法制裁》拍摄现场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段令人痛苦又煎熬的过程。他苦不堪言地在自己的官方博客上记录了自己的惨败。
“感谢《死寂》所带来的一切,因为它真真实实让我知道了我不想做什么。”
温子仁遭遇了好莱坞的隐患——在进入主流体系后,创作者的自我妥协。
不甘人后的他,蛰伏了四年回归独立电影圈,拿出了《潜伏》。
《潜伏》剧照
谈及这部新片,温子仁说他就是要制造一种令人内心不安的感觉。整部影片受到了《驱魔人》和《闪灵》的影响,红脸恶灵和黑纱新娘,属于灵界中撒旦。他们渴望获得生命,又处处和上帝作对。
最终,本片以9700万美元收场,虽不及《电锯惊魂》,但也证明了温子仁的票房实力。
《驱魔人》剧照
三年后,温子仁又拍摄了《招魂》。
影片以“真实素材”作为故事来源,全然不同于美式恐怖片血浆残肢满天飞的套路,而是以复古感十足的旧,式建筑来营造恐怖氛围与诡异质感。
温子仁在《潜伏》中的“鬼屋”前留影
这部外在表现窒息、诡谲、黑暗的影片,其内核还是在呼唤爱的力量。
而这种精神内核,也确定了温子仁的招牌——家庭温情和患难真爱。
无论是驱魔师的营救还是主角的顽强抵抗,都表现出家人的不离不弃与相守互助。
《招魂》剧照
儿时丧父,独身求学,家庭对于温子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用巧妙的悬疑设定和影像表达,将故事最终的落脚点放置到了家庭之上。
如果说,温子仁的影片中尚存一丝华人的价值观的话,那么“家庭”、“父母”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元素。
海王(不再)是一个笑话
POST WAVE FILM
《潜伏》是一部极简的影片,也是一部克制的影片。
除了床单上的一个血印,温子仁摒弃了血浆和暴力的呈现。本来可以成为“噱头”的“灵界”,也被简单表述。
他放弃了一切噱头,紧靠故事抓住观众。他自己也说,这是一部“缓慢、深沉的电影”。
《潜伏》剧照
在目睹了温子仁掌控成本、攫取票房的能力后,环球度与将情《速度与激情7》的项目塞到了他的手上。
温子仁在《速度与激情7》片场
作为一部好莱坞续集大片,《速度与激情7》并没有给温子仁过多的发挥空间。有且仅有的“家庭概念”,或许是他执导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缓慢、深沉这样的关键词和《速激》系列毫无联系。
但温子仁依旧能在制片厂制度下,完成规定动作,拿下15.2亿票房,这令人啧啧称奇。要知道,就在8年前,他还是个痛恨制片厂制度的独立电影导演。
《速度与激情7》剧照
也就是《速度与激情7》,让DC相中了他,并将《海王》交到了他的手中。
DC的《海王》,其实是一个尴尬的项目。在一部分影视作品的框架里,海王是一个小丑一样的角色,他骑着海马,到处闲逛;带着小丑帽,招摇逗笑。
半人半神的他,长期处在游离的位置,血统让他对自己也没有定位。
温子仁在《海王》拍摄现场
这种角色特质,与温子仁的血统、环境,产生了维系。
温子仁说自己最爱影片里,海王和母亲生活的片段:“那是真正意义上的亲情时刻,也是我最爱的段落”。
毫无疑问,他将自己的生活投射到了海王身上。
温子仁祖籍广东、马来出生、长于澳洲,又在美国工作。他是一个移民者,在漫长的岁月里,他曾经想过要融入当地社会——他甚至染了红头发。
一头红发曾是温子仁的标志
但成熟后,他发现自己“跨文化”的特质,让其拥有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但是《海王》并不是温子仁最中意的影片,《招魂》才是。
《招魂》幕后
在温子仁的一手打造下,“招魂宇宙”已经渐渐成型,故事时间从1571年圣卡塔的招魔仪式一直延续到2003年。
经由《招魂》系列、《安娜贝尔》系列、《修女》和《哭泣女人的诅咒》,温子仁构建了一个充满细节和故事线索的“恐怖世界”。
如果算上尚未上映的《修女2》和《驼背人》。这个宇宙将知微见著,更加宏大。
温子仁从不畏惧死亡,也不吝啬与在电影中表现死亡。无论是恐怖片还是A级制作,死亡总是常伴左右。
2019年,《招魂》女主原型逝世,温子仁发文表示悼念:
“我很幸运能够遇见她,并了解她和她的家人,我真的很荣幸能够将她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拍给全世界观众看。她一生都在和来世打交道,她给我的感觉是她从未畏惧死亡。”
作者丨云起君
放大头像看我的眼神
编辑丨毛头 排版丨石页「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