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曹丕南征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握中悬璧 握中悬璧 2022-12-30

历史系列原创号,每周二、五上午10:30准时更新

喜欢的话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我哦

↓↓↓

由于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若不加星标可能会错过更新噢。

添加星标方法:

请点击上方名片「握中悬璧」→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快来成为我的特别读者吧!

前文在这里

百年东吴系列目录(1-47章)后文待续



百年东吴(四十八)洞口之战

就在夷陵之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三个月后,曹魏发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南征。此战虽然从兵力角度来讲或许不一定比得上当年赤壁之战,但是从战场范围的广阔程度来看绝对是空前的。

这一战西起江陵,东至京口,作战地域长达两千里以上,而主攻的魏军则分为东、中、西三大兵团,在长江中游至下游展开全线进攻,可以说是一场三国版的渡江战役了。

然而这毕竟只是一场山寨版的渡江战役,被曹丕给予厚望的南征最后竟然草草收尾,虽然期间有过一些小胜,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三路人马皆未取得突破。

造成这一结果,曹丕难辞其咎。首先这场战争发起的时机就不怎么好,当初夷陵之战期间刘晔曾劝曹丕趁势伐吴,可惜彼时曹丕还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幻想。

等夷陵之战大局已定后曹丕又想出兵,结果还是刘晔出来劝:“东吴刚刚大获全胜,士气高昂,又有长江天险,现在不可仓卒进攻”。

要打当初就该打,现在战机早就过去了,人家已经严阵以待,还折腾什么呢?

其实这个道理曹丕未必不清楚,东吴是那么好灭的吗?当年曹操尚且屡屡吃亏可况是他呢。不过曹丕刚刚登基不久,非常渴望做出些成绩,而被孙权欺骗一事又令他怀恨在心,因此很难无动于衷。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曹丕想借着这次战争的机会给军队换换血,以便他彻底掌控军队。这场战争中曹丕在政治方面的考虑要高过军事。

目前军中各个长官中有许多曹操时代的老人,这些人水平和忠诚度自然没问题,但毕竟不是曹丕的亲信,他还是希望培养出一些自己的班底,这也是每一个合格的上位者必然会采取的手段。

至于人选,分别是曹真、曹休与夏侯尚。作为能力出众且与曹丕关系密切的宗室二代成员,这三人都是常年和曹丕形影不离的铁杆兄弟,虽然曹丕登基后已经对他们进行了大幅晋升,但没有实际战绩的话说服力还差些,因此可以说本次南征就是他们三人彻底上位的一战。

我们来看看三路大军的统率分别是谁吧。

东路军主帅是征东大将军、扬州刺史曹休,都督张辽、臧霸等二十余军出洞口;中路军主帅是大司马曹仁,出兵数万攻濡须;而西路军主帅则是上军大将军曹真,以及征南大将军、荆州刺史夏侯尚,主攻南郡。

东西两路主帅都是曹丕的亲信,这点毫无疑问,而对于中路军主帅曹仁,从作战部署上就能看出曹丕对其没报多大希望,而是打算让他成为曹休的辅助,为曹休分担火力。

曹休来扬州,接替的是之前去世的扬州最高军政长官夏侯惇,这一点是有明确记载的,而且从他的官职扬州刺史也能得到证明。而曹仁来扬州只说他是“屯合肥”,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再看这次南征作战,曹仁一路兵力数万人,而曹休一路兵力多达二十余军,预计在八万人以上,比曹仁只多不少。这说明在曹丕的规划中,曹休所部才是淮南战区的主力。

在战争过程中曹丕主要关注的是东西两路的战况,他和董昭的讨论中就没提到中路曹仁的事,而曹丕本人也坐镇荆州督战,因此他的心态就再清楚不过了。

曹仁毕竟是宗室老臣,功勋卓著,不像张辽臧霸或者曹洪一样,让曹休统率曹仁确实有些说不过去。既然如此就将他们分为两路好了,然后以曹休为主,如此一来即可达到目的。

不过对于孙权来说,这场时机不对且目的不纯的南征是他最喜闻乐见的,因为这让他的部署丝毫不会捉襟见肘。

整场战争期间东吴都在从容应对,始终没有面临太大的危机,甚至陆逊所部都没参加战斗,估计是在夷陵一带防备基本不太可能再次东征的刘备。事实上如果情况危急的话,他是完全可以参战的,可见东吴方面根本没什么压力。

最开始发生激烈交锋的是东路战场,黄初三年(222年)九月,曹休大军抵达洞口,洞口即洞口浦,在今安徽和县一带,是江边的一个渡口,应该距离横江浦不远,而对岸就是牛渚矶。

当年曹休曾带着老母渡江去吴郡,有可能经过过这里。而在开始负责淮南地区的军务后,他在一次冲突中击溃了孙权在江北历阳的驻军,随后又渡江去捞了一票,因此曹休对这一带是很熟悉的。

于是曹休在部署到位后立刻给曹丕上书道:“臣愿率精兵渡江南下,必传捷报,若臣有何闪失,陛下无需挂念”。

曹丕一看就急了,心想我让你统兵镀镀金,量力而行就得了,非得玩命干什么?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去阻止他。

见皇上忧虑,在一旁侍奉的董昭说:“陛下不必担忧,渡江绝非易事,况且臧霸等将早就躺在功劳簿上等着颐养天年了,怎么可能再去拼命呢?到时候曹休只能知难而退,恐怕您让他渡江他也得斟酌斟酌吧。”

董昭看得还是挺透彻的,而从他的话也可以看出给军队换血有一定的必要。结果还没等曹休开始行动,一份大礼却从天而降。

东吴这一路主帅是吕范,都督手下徐盛、全琮、孙韶等,以水师抗拒曹军。

这一安排本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无法取得制江权,曹军兵力再多也只能望江兴叹,因此东吴这些兵力足够了。

然而此时却发生了意外,到了十一月,某天突然刮起了大风,东吴战舰的缆绳纷纷被扯断,于是都被吹到长江北岸去了。同样的遭遇之前徐盛遇到过,当时他主动出击,杀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不过这次就没有那么好运了,魏军不可能再吃同样的亏,王凌等人抓住机会发起进攻,吴军大败。

混乱之中吴军士卒部分被魏军杀死,而落水的人则死死抓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官兵都怕人太多导致船只倾覆,于是纷纷用武器刺杀落水者,不让他们上船,一时间惨叫声与喝骂声混杂在一起,真是凄惨无比。

此时只有吾粲与黄渊命船上的人救助落水者,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否则船只超载就会出大事,可吾粲却说:“船沉了大家就一起去死!战友陷入绝境岂可抛弃?”最后吾粲与黄渊成功救上来一百多人。战后吾粲因功被升任为会稽太守。

这场战斗吴军遭遇重创,被魏军斩首以及因为风浪导致船只倾覆溺水而死的士卒多达数千人,船只也有不少成了敌方的战利品。好在前来增援的贺齐因为路途遥远尚未赶到,这才逃过一劫。吕范无奈之下只好退回江南固守。

曹丕闻讯大喜,立刻下诏命令进攻。旗开得胜的魏军士气大振,多次利用轻舟对南岸发起突击。面对危局,全琮甲不离身、剑不离手,始终严加戒备,再加上徐盛的坚守,魏军最终未能在这个方向取得突破。

曹休之前渡江都是小规模的,这次将近十万大军,在得不到制江权的情况下发起进攻确实困难。

苦思冥想之下,曹休心生一计。如今吴军严阵以待,从洞口渡江基本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下游的徐陵(即京口,今江苏镇江)。

当初第二次濡须之战期间,魏吴两军于濡须一线纠缠,曹操曾暗中派兵占据横江浦,打算偷渡牛渚矶,无奈被东吴察觉,最后功败垂成,结果这次同样被对方发现了。

曹休带着张辽和臧霸来到海陵(今江苏泰州)后,其动向立刻为孙权所知晓,当时张辽已经重病缠身,但仍然为国家燃烧着最后的生命力,孙权也不敢因此而小觑他。结果就在渡江前夕,张辽病逝于广陵(今扬州),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然而进攻行动却不会因为张辽去世而结束,很快曹休就命臧霸组建了万人敢死队,乘坐五百艘轻船,向对岸的京口发起进攻。

开始阶段魏军进展极为顺利,一路攻城略地,斩获颇丰,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形势却愈发不妙。

魏军始终船只有限,一次渡过一万人已经是极限了,虽然开始势头很猛但是由于缺乏后援因此后劲不足。相反吴军在全琮接徐盛所部增援过来后实力逐步增强,局面开始逆转了。

见吴军发起反击,臧霸也就顺势撤退了,最终吴军杀死魏将尹卢,斩俘数百,取得了一场小胜。

魏军这支渡江部队有几千乃至上万人,然而损失几百人就撤退,这说明董昭对臧霸的判断并没有错,他的作战意志可能没那么坚定,毕竟谁会愿意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呢?

臧霸的撤退宣告着东路军已经退出了南征的舞台。其实从战果角度出发,曹休的东路军战绩并不难看,斩俘吴军近万人,而自身损失要小得多。可惜判断战争胜负的标准不是看战果,而是看是否达到战略目的。曹休近十万人马耗费大量资源却做了无用功,因此只能被视为一场失败。

其实这也是曹丕自己造成的。在水军未能与东吴抗衡的情况下,东路军的存在毫无意义。

此时曹魏的作战目标应该是拔除东吴在长江北岸的所有据点,比如濡须坞和江陵,而非盲目渡江,因为在后继无力的情况下即使过去了也站不住脚,最后只会徒劳无功。

如果曹丕能够将东、中两路军队合兵一处,十余万人的强大兵力必然会对濡须坞造成极大威胁,而东吴在分兵西线的情况下,有可能因为援兵不足而丢失濡须防线,如此一来就是重大突破了。

只可惜战争并不只局限在战场上,很多时候政治上的考量会决定这场战争的成败。

建安的尾声系列在这里


建安的尾声系列目录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三国名将系列目录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目录


希望与作者进行讨论的话请加入读者交流群,公众号后台私信联系即可。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期更新


觉得文章还可以的话,请帮点在看吧。


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