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给俄国人上了一课
大家都知道了,自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之后,西方很多企业都宣布退出俄罗斯了,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美国快餐连锁企业“麦当劳”。
也许,很多人觉得,如果是卡脖子的高科技企业退出了,对俄国可能会有点影响,这些卖吃喝的退不退又能咋样呢?
一开始,俄国人也是这么想的,当麦当劳宣布关闭800家门店退出之后,甚至有很多俄国商人觉得自己发现了商机,有麦当劳已经培育好了市场,甚至连门店都是现成的,他们走了,我们继续干呗!
说干就干,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一些想着“不蒸汉堡,也要争口气”的俄国人重新注册了商标,把原来麦当劳的餐厅改了名字,叫做“万尼亚舅舅”。
新商标也很有俄罗斯式的创意,直接把麦当劳的金拱门给旋转90°就行了。
顺便说一句,俄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字啥的毕竟还是和西方更接近一些,所以,就算是他们互相山寨的时候,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勉强。
俄国新店的营销口号也很响亮:“还是那个味儿”!
据说,刚开业的时候,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
毕竟,芯片我们一时半会儿可能整不出来,汉堡、薯条我们还整不出吗?
然而,慢慢地,他们发现了,自己当初的想法可能还是草率了。
经常有人会告诉你这样一句老话:缺了你个小鸡蛋,我还不做槽子糕(蛋糕)了?可是他们没告诉你的是:没有鸡蛋,还真做不出好吃的蛋糕来。
最近,有媒体报道:俄罗斯的“万尼亚舅舅”们纷纷宣布,门店暂停薯条供应。
为毛?因为他们特么的真整不出薯条来了。
看到这,有人可能又要说了,小编你就扯犊子吧!一个薯条,能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人家俄罗斯连隐形战机都能整出来,还整不出这玩意?
隐形战机和薯条之间有啥必然的联系,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说,但是相关报道说了,俄罗斯的“万尼亚舅舅”们整不出薯条,主要是因为找不到合适做薯条的土豆了。
要说,这薯条在西方算是很常见的一种食物,几乎家家都会做,不就是把土豆洗干净了,削皮,然后切成条,再用油炸就行了吗。
但麦当劳的薯条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首先,麦当劳是不可能雇人在店里现切薯条的,尤其是在美国,这么干得赔死。
其次,麦当劳的薯条并不是所有的土豆都可以做的,而是要选用特定的夏波蒂、波尔班克等品种的褐皮土豆,这些土豆一个是形状适合,更重要的淀粉、糖分的含量也符合一定的标准。
另外,为了保证所有门店供应及时且风味统一,炸薯条的土豆还要集体储存三个星期,经过脱糖、漂白之后,在中央厨房预先炸一次,然后用麦当劳的速冻薯条处理技术大规模储货,运往门店,在客人点餐之后,再油炸一次。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多门道,比如怎么选炸薯条用的油、添加哪种水解小麦蛋白和牛奶蛋白,炸薯条的油温如何控制等。
甚至炸好之后,店员往薯条上撒的那把盐的颗粒直径要保证能被热油最快速地吸收,都是很有讲究的。
经过这些程序做出来的薯条,温度、颜色、口感和味道才都是最佳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麦当劳的薯条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不变色,就这一条,没几个商家能做到的。
薯条看着简单,但只要在家做过的人都知道,很难做出麦当劳那种味道的。
有些手巧的人可能会做出很接近的味道,但是你用的成本和时间又会比麦当劳高出不少,这就是麦当劳的核心竞争力。
毕竟,这么多年以来,麦当劳的薯条独步天下,就连肯德基都比不上。
产品来自先进的商业模式和完整的产业链,这才是麦当劳在全世界一直被山寨,却没人可以超越的重要原因。
说到薯条,还有个故事。
关于薯条到底是谁发明的,比利时人和法国人还打过一个官司,甚至都闹到联合国去了。
法国人说薯条是自己发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薯条叫French fries啊。
但比利时人是不认可的,他们认为,自己祖先们早就有记录了,他们喜欢炸小鱼吃,冬天没有鱼的时候,就把土豆切成条油炸,这才有了薯条。
他们还认为,因为美国人不懂地理,导致一战时美国兵在比利时的法语区吃过薯条之后,才说那是法国薯条。
比利时人搞了世界上第一个薯条博物馆,还想把薯条申请成他们的“文化遗产”,但到现在也没有成功。
不过,这样的死守传统是毫无意义的。
就在这两个国家为到底谁是正统争得一比的时候,美国人“麦当劳”已经把薯条搞成工业化产品并推向世界了,他还发明了薯条配汉堡这种风靡世界的吃法。
如今,麦当劳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快餐企业,也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当然了,围绕着麦当劳的争议非常多,比如不健康的垃圾食品等,但就像美国这个国家一样,虽然他有很多问题,你也可以随意批判他,但就是很难超越,甚至连模仿都不可能。
至少,俄罗斯人现在已经明白这点了,因为麦当劳给他们上了一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