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才是世界上最幽默的民族
总有朋友在后台问我,为啥不写俄乌战争的事儿了。
主要原因是战争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双方现在就是互相打炮,没有大规模的攻防,这样场面就很乏味,真没啥意思。
但是架不住总有人问我,我想那就写写吧,于是今天就搜索了一下最近的有关新闻,这一搜不要紧,差点把我肚子笑痛了。
我觉得我有了一个惊人的新发现:俄罗斯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幽默的民族。不信你就听我慢慢讲:
最近,美帝支援乌克兰的自行火箭炮海玛斯到货了,这个玩意号称陆战之王,是一切陆军的噩梦,火力猛、打得准,机动性还强。一顿齐射之后,开起来就能跑。
目前,乌军用这种火箭炮主要是袭击俄军的军火库。
战争第一阶段时,俄军之所以在基辅被打跑了,就是因为后勤跟不上。根据军事专家的计算,俄军有效的后勤补给范围是90公里,只要超过这个距离,就会出现坦克没油的事。
而乌克兰的东部因为和俄罗斯接壤,所以在这的俄军可以得到从俄罗斯境内的直接补给,打起来就顺手多了。
但海玛斯来了之后,这一切又改变了,由于海玛斯最远轰炸半径可以达到300公里,因此,这几天,俄军已经有多个军火库被端掉了。
现在,海玛斯已经造成了俄军的恐慌,根据乌克兰安全局SSU公布的他们截获的一段俄军士兵和他妻子的谈话显示,这个俄军在抱怨西方武器能打击远程目标,他感到很慌。
他说:他们喝着咖啡、按着按钮向我们扔炮弹,而我们像傻B一样到处乱跑,我们的武器甚至打不到他们。
他妻子感到很惊讶,问那你们的坦克为啥不回击呢。俄军说:他们在40公里以外的地方就开火了,我特么也不知道往哪射击啊?
出现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士气,怎么办?
这当然难不住俄国人,他们马上公开了一段视频,说俄军已经摧毁了乌军的海玛斯火箭炮,而且还给配了照片:
一些俄粉的中文自媒体也赶紧跟着报道。
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
然而,这个消息出来之后,懂点武器的人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呢......
你这个海玛斯怎么特么的和美国人的长得不一样呢?
原来,视频里的那个,是俄军炸毁的另外一种卡车,好像是叫“卡玛斯”?根本就不是海玛斯。
再联想到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俄国人就宣布已经消灭了乌克兰所有的海军和空军,之后又说过炸毁了波兰援助的S300防空导弹,后来都被证明是扯犊子。
你就是说,俄国人幽默不?
事实上,最新的战局态势图显示,俄军在乌东的军火库已经开始往后移了,就是为了能躲开海玛斯的轰炸范围。
但这么一整,俄军的补给线就又拉长了,需要的运输卡车就多了一倍。所以,这几天的进攻明显减弱了。
战争开打之后,俄军的宣传部门一直想把自己也塑造成战争的受害者,这样起码在道德上不至于很被动。
这几天,俄军的电视台又在俄国中部,采访了一个在战争中阵亡的俄军士兵家属。
孤儿寡母的,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啊!
港真,看得我都挺难受,真觉得战争太残酷了,发动战争的人也太不是东西了。
可是,看着看着,吃瓜群众们突然注意到......
就在妈妈无意中打开家里冰箱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冰箱上居然赫然贴着乌克兰保修的标志。
你可能要说了,难道这是战前从乌克兰买的?
滚犊子吧!
采访的这个地方距离乌克兰快好几千公里了,他们家里有这样的冰箱,只能有一种可能,就是从乌克兰老百姓家里“缴获”的战利品。
对啊,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曾经有大批俄军把从乌克兰平民家里抢来的东西从白俄罗斯用快递邮寄回家,当时邮局现场的监控录像还被人发出来了。
这么看,被采访的那家人,嗯,祝你们幸福吧......
咋样,是不是挺幽默的?
你要是还觉得不够幽默,就再看这个:
昨天,俄军有关部门公布了一个巨大的战果,在乌克兰东部,俄军的导弹击落了一架乌克兰的SU-34战斗机!
吸取了上次假海玛斯的教训,俄军这次给配了现场的视频为证,可以看出来,果然是一架SU-34战斗机。
可是,等等......
这飞机翅膀上写的是什么?
我乌克兰语不好,你不要骗我啊!
这明明是用俄语写的“俄罗斯空天军”啊!这特么的是一架俄罗斯的战斗机啊!
其实再仔细想想,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乌克兰空军就从来没有过SU-34这种飞机好吗!
乌克兰空军力量
也就是说,在俄乌战争中,如果有一架SU-34战斗机被击落了,不管是被谁击落了,但那架飞机都只可能是俄罗斯的。
何况翅膀上面还写着业主的名字呢。
看到这可能有人又要说了,这特么的俄罗斯有关部门也太糊涂了吧!连自己的飞机都不认识了?
呵呵,要不怎么说他们幽默呢。
其实,俄罗斯人的幽默是有传统的,从苏联时期,他们就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笑话,一直到今天,还能让人听一次笑一次,比如下面这个:
苏联的小学老师们日常都要教导孩子们当领导来视察的时候应该怎么说。
有一次,勃列日涅夫来学校视察,孩子们说:苏联人民太幸福了,住的房子都是世界上最宽敞、最舒适的,商店里的各种东西应有尽有。
勃列日涅夫很开心,可就在他要走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小男孩在哭。他过去问小男孩为啥哭?结果那熊孩子一边哭一边说:“呜呜呜…我要到苏联去!”
(全文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