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碳政策之下,创业公司的机会是什么?|Founder 100 碳衡科技 黄彦翔

Founder Park Founder Park 2022-06-18



公司:碳衡科技

领域:垂直SaaS、碳中和

融资状态:天使轮 数千万人民币(2022.02)

主要投资人:元禾原点饿么创始人 汪渊

官方网站:https://www.carbonnt.com/


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双碳」政策。

多数人大概都听说过「碳中和」这个名词,但可能又不甚了解。简单来说,碳中和就是通过使用低碳能源、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使得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量得以抵消。

要实现碳中和,放在个人身上,无非就是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少用塑料袋这些生活习惯的改变。但对于企业来说,这可能涉及到一整套生产系统的改变。

这是一个潜在价值百万亿的市场,涉及几乎所有行业,也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

最近,我们邀请到了碳衡科技的 联合创始人 & CEO 黄彦翔,和他聊了聊:在碳中和的进程中,一家提供碳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公司,可以做些什么?


  1. 企业是社会的器官。提供某类服务给社会,才是企业存在的价值。

  2. 和热点无关,客户的需求,才是推动碳中和行业往前走的动力。

  3. 从企业角度说,碳中和其实是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随着碳价越来越高,技术成本越来越低,当它到达某个平衡点的时候,一些企业就会引入更多新技术。

  4. 做到碳中和,是未来企业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01. 企业是社会的器官

Founder Park我理解碳中和是一个偏公益的方向,但你似乎在用商业的方式做公益。你会怎么理解商业和公益的关系?

黄彦翔我觉得商业其实是实现公共利益非常好的方法。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就说过,企业其实是社会的器官。企业的存在并不因为它自身的存在而存在,更多的是去解决社会某一个特定的问题,提供某类服务给社会。这才是企业存在的价值。

双碳赛道听起来非常宏观,很难直接与商业行为关联起来。但换个角度看,企业提供的一个最大的公共利益就是解决就业问题。美国就有一份报告提到,在清洁能源领域每投资 100 万美元,就可以造就 16.7 个工作岗位。同样的投资在化石燃料领域是 5.3 个工作岗位,差不多只占前者的 1/3。

而从更普世的角度来说,大家都需要干净的水、空气和对环境更友好的产品。除了政府公共管理之外,商业手段同样也可以帮助提供这些产品。

所以总的来说,商业可以作为一个非常灵活、可持续、可复制的手段,去实现更大的公共利益。

Founder Park在双碳的背景下,碳中和似乎正在成为一个企业必须履行的职责,你觉得这会改变公司本身的定义吗?

黄彦翔它不会影响企业本身的性质,因为企业的价值就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客户决定了企业的形态。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低碳环保的产品,这必然会变成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所以双碳其实增加了企业服务的一个维度。如果积极参与,就是企业非常好的机遇;如果拒绝改变,那可能就是企业一个巨大的风险。

Founder Park现在碳中和的赛道非常火。你当初选择在这个赛道创业,是否有蹭热度的嫌疑?

黄彦翔我非常理解这种想法,但碳衡科技确实没有想蹭热点。

市场经济学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叫作「鞋子是真实的,利润只是结果」。就是说,当出现越来越多的鞋匠卖鞋的时候,是因为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鞋,而不是鞋匠想挣钱。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碳衡科技这家公司之所以诞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需求,而我们想要服务他们,这是我们的初心。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时间点来做这件事,可以从两方面判断。

一方面是我们对于市场的观察。中国差不多是 2013 年开始有地方碳交易所的试点。到去年 7 月,全国碳交易所正式上线,其实标志着过去的摸索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了,可以开始正式去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去创新出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

另一方面确实也有很多客户找到我们,谈了很多他们的需求。有些需求是通用的,有些需求跟客户所处的特定行业有关,但总的而言,客户的需求是推动碳衡科技往前走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Founder Park:你们目前合作的客户主要有哪些类型?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黄彦翔有些客户是履约企业,这些企业需要清晰地计算自己未来的碳配额和碳排放,好做长远的布局。这类企业的数字化需求,包括后续衍生出来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类客户是 ESG 相关的,不直接参与全国碳交易所履约。那就不仅仅涉及到企业碳排放,还有产品碳足迹等等概念,会涉及上下游合作数据的交换。这里面也有非常多的需求,这种需求有些是自己承诺的,有些是客户要求的。但总之,如何在早期做一些能源的购买,或者相关的长远布局,对这些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类客户是出口企业。如果接下来欧盟的碳边境税成为常态,这些企业的利润率就会大幅下降。所以如何控制碳排放,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需求。

以上这些是第一级分类,往下的二级分类可能就跟行业和属地有关了。

Founder Park大家目前似乎有一个印象,就是只有大企业会有碳中和的压力,这种印象正确吗?

黄彦翔大企业确实会多一些,但不同行业、不同体量的企业,所面临的碳中和压力和参与方式是不完全一样的。

比如说作为履约企业的发电企业和即将履约的钢铁企业,碳中和的压力就比较大。市场上也有一些企业没有那么大的履约压力,但是希望打造自己的低碳环保的品牌,比如国外的服装品牌 Allbirds。

除了工业企业之外,其实服务业、互联网企业和银行都在积极响应这件事。

Founder Park那具体来说,中小企业会如何参与碳中和?

黄彦翔基本上国家会划一条碳排放的标准线,有些企业达到了这条线,就会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但对于没有达到这条线、或者在当地还没有纳入碳排放体系的企业来说,也并不意味着碳排放与他们无关。

因为商业总有一条价值链,总有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这些上游供应商的客户很多都是大企业,他们在提出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时候,也会要求自己的供应链降碳。我们有一些客户,他做降碳的最大驱动力就来自于他的客户的要求。否则和竞争对手相比,他就缺少了一个核心竞争力,那他获得的采购量就可能减少。

所以不仅仅是中小企业,供应链里的各个企业,都有很大概率加入到减排的行动中。

Founder Park政府在碳中和行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这么理解吗,这个行业其实主要是靠政策在驱动的?

黄彦翔其实市场和政策都在驱动这个行业。

的确在碳中和这件事上,政策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向,但市场也在推动一些碳中和的进步。比如说上市企业在积极做出碳中和承诺的同时,还要带领企业上游的供应链一起去减排,要组织自己的绿色采购。其实大家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件事情未来的商机,所以大家才会积极去做。

所以碳中和不单单是一个政府强制的行为,政策和市场都在驱动这个行业。

Founder Park碳中和可能会慢慢关乎到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因为如果企业的碳排放不合规的话,就会在国际贸易中受挫。这是不是意味着,很多的加工制造业,都需要改良他们的工业制造体系?

黄彦翔没错,这是必然会涉及到的问题。

其实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它就是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那随着碳价越来越高,技术成本相对会越来越低,当它突破某个临界点时,一些企业就会觉得引入更多新技术会远比购买碳配额划算。

Founder Park你觉得碳中和会是一个多大的市场?

黄彦翔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大家谈论碳中和市场的时候,经常动辄万亿、百万亿。在这里我们不做计算题,只从全球层面去看企业的需求。

首先,几乎每个行业都会涉及碳中和,这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底层的需求。那对于数字化也好,对于生产线节能减排的改造也好,碳中和都会带来非常多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去推动这个生态链里的企业集合起来,为各行各业服务。

所以总的来讲,这条生态链的价值非常大,以至于很难一下子计量出来。其实也没有谁可以把一条价值链上的所有事情都做完,所以碳中和市场当下的状态,还是合作共赢、一起把市场变大。

Founder Park这是不是意味着,几乎所有企业都需要一个管理软件,作为内部碳管理的支撑?

黄彦翔对企业来说,这肯定是第一步。不用数字化的方式计算碳排放,就很难开展后续的行动——未来碳排放给企业带来的成本上升是多少?当面对一个具体的项目的时候,我要不要去买碳汇?

数字化带来的是数字驱动的量化的决策,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碳衡科技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图片来源:碳衡科技

Founder Park很多大公司也开始投身到碳中和的领域,作为一家刚创立不久的公司,你会担心来自大厂的竞争吗?

黄彦翔首先我觉得这个市场是个增量市场,现在还是大家一起把市场做大的阶段,还谈不上竞争。

然后我觉得互联网大厂的参与其实对推动市场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大厂看中这个市场,说明这个市场是有前景的。另一方面,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特性,他有自己的主营业务。新的业务对他来说是一个加成,但不能替代原有的业务。所以在深度服务一些客户的时候,他未必有扎根在这个行业的企业服务得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过去特别火热的外卖和打车。互联网大厂虽然都参与过,但最后真正定义整个行业的,反而是那些更聚焦的创业公司。

Founder Park所以你认为往往只有更聚焦的公司才能定义一个新的行业?

黄彦翔没错,第一是聚焦,第二是路径依赖。

像我们这种初创企业可以把 100% 的注意力集中到客户身上,去挖掘他们的需求,尽可能地提供服务。

互联网大厂的思路可能是先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业务,和我战略业务匹配的就做,不匹配的就不会投入太多资源。

但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每个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都要做战略资源分配的选择。大企业也好,初创公司也好,其实都有不同的生态链。


02. 关于创业

Founder Park有人说,创业就是不断地尝试建立一个个正反馈的过程。但在这过程中,负反馈是不可避免的。你都接受到过什么样的负反馈?

黄彦翔我觉得创业本身就是一个磨炼自己心性非常好的方式。因为每天都要做很多选择,所以就会收到很多反馈。至于怎么定义正负反馈,其实完全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

比如我们觉得客户有某个需求,但实际聊下来发现客户并没有这个需求。在平常的定义里,这可能是个负反馈,但在我们这里这是一个正反馈,因为它代表了我们在某个角度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如果继续深挖,就可以进一步判断,是我们整套判断客户需求的机制错了,还是仅仅是个个例。

但凡出现一个不一样的想法,在我们看来都是非常好的正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和改善对客户需求的认知体系。换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自我成长,只是看你愿不愿意主动拥抱这个成长。

Founder Park你之前一直在大公司工作,现在又出来创业,心态上有什么变化?你会怎么看待就业和创业?

黄彦翔我觉得创业也好,就业也好,只是人生不同阶段的一个选择。就好像有的人本科毕业就工作了,有的人直接去读硕士了,有的人工作了一段时间才又回去深造。

但对我来说,贯穿不同状态始终不变的就是企业家精神。我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把事情做好,把创新融入对客户、市场需求的洞察,推动整个市场进步。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人生状态,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创业,也是分阶段的。京瓷和 KDDI 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就讲过,早期是走出混沌的境界,接下来是问道求真,再往后是敬天爱人、打造世界级的企业。总体来说,就是大家慢慢在竞争中逐渐建立自己的优势和制高点。

我非常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叫「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过程本身就是馈赠)。所以大家无论处在什么阶段,把当下自己阶段的事做好就可以了。

Founder Park:你在创业过程中是如何找到投资伙伴的?

黄彦翔我现在的创业搭档、合伙人以及投资人,大家都是非常志同道合的。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怀着一颗利他的心。

其实做生意就是要为你的客户、为整个市场考虑。如果你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整个市场,而不只是盯着个体的利益,那大家对市场的认知就能达成一致。这一点无论对于寻找合伙人也好、投资人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

Founder Park从你的视角来说,一个优秀的人才有哪些特质?

黄彦翔我们公司非常看重成长,因为市场在成长,客户也在成长。成长之中,非常重要的落脚点就是思维的成长。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思维闭环。比较遗憾的是可能有的人在早期就形成了一个不太容易更新迭代的思维闭环,那在碰到一些新市场、新需求的时候,就很难吸收进而形成自己对市场的认知。

我们更希望看到一个对整个市场、对公司和对自己的成长都抱有非常大热情的人才。在思维模式上,他不会排斥引入更多新的东西,甚至可以改写自己的一些思维逻辑。


*以上嘉宾观点不代表 Founder Park 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碳衡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赋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绿色低碳转型的科技公司,致力于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碳中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前陶氏杜邦新业务总监,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胡润 Under30s 创业领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MBA。

更多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