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解码官窑”,才应该是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常设展

小浪 浪过飘来小麦风
2024-09-05

推荐一个小展,南宋官窑博物馆的。

展了两个多月了,一直没去,因为对南宋官窑博物馆兴趣不大。


当然,这个博物馆有国保遗址:

但没一件完整漂亮的南宋官窑瓷器,全是用碎瓷片拼拼补补的,是当年的不合格产品砸碎的。连入选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的,也是个破盏托:

南宋 •官窑青瓷盏托

老虎洞窑址出土

对,就是宣传海报上的那件。


周一路过,发现这馆开着(周二休),又闻到一阵梅花香,就遛进去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展甚长见识!





假设,有一堆青瓷片在你面前,你怎么挑选?


哪些只能铺地?


哪些值得收藏?

(假设题哈,现在乱捡瓷片犯法!)


我觉得,第一肯定是,有字的!


有字的,是啥都行!

南宋•官窑“大宋国物”垫饼

郊坛下窑址出土

南宋 •官窑“高师古”铭轴顶碗

郊坛下窑址出土


另外,带花的也可以挑挑:


看得出器形的也可以有:

底要留心下:
口也注意下。

23年纽约佳士得春拍,两块拍出高达9.4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5万)的汝窑瓷片,看着就像是弦纹炉和圆洗的:
我看了下展厅里的汝窑瓷片:
信息就没人家丰富。常设展里有一片可以:

专家看瓷片,能分析出胎土和釉料的许多内容,我就看颜值。那南宋官窑确实可人:
有没有觉得很像巧克力夹心饼干?​碰上这种施厚釉的就太棒了!

万一还是薄胎,……!!!
展厅里放着郊坛下出土的3小片:
专门配了放大镜。

看这个:
​胎薄得感觉只有1毫米。
以前我只在浙博龙泉展上看到过现代的薄胎厚釉瓷片:已经觉得不得了。​现在看看,还是古人狠。
这2件,看得出多次上釉的​痕迹!😍😍😍


(以上都是我的胡乱联想哈,这是个正经展览!)




2020~2023年,博物馆开展了“南宋官窑传统制作工艺研究”课题,这个展览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成果展。

因此,有很多制瓷过程中的产品。

瓷坯,分别是拉坯干燥后、修坯后、素烧后。


以前我也知道瓷器烧了会缩小,但不知道缩那么多:


多次素烧多次上釉是南宋官窑中后期的制作特色。

南宋 •官窑素烧瓶底

老虎洞窑址出土


课题组也做了很多试验:

他们的结论是:一次素烧多次上釉和多次素烧多次上釉,都可以烧成厚釉瓷器。但多次素烧多次上釉降低了坯件变形几率,提高了正品率,釉面质感也更好。





青瓷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

瓷土中大多含铁,高温烧造时因氧气含量不同,呈现不同的颜色:三价铁偏黄偏白,二价铁偏青发翠。这也是秘色瓷开始用匣钵密闭烧造的原因。

展厅里有实例:


同一器型的不同温度:

折肩瓶,1230~1240°C的温度是刚刚好的“正烧”。

超过1250°C,器形已经开始变形了。

再高就更加了。


有人喜欢高温带来的玻璃质感,也有人偏爱气泡更多的乳浊感:

类冰、还是似玉?


当然造成颜色变化的因素很多,以前听龙泉青瓷匠人张晞介绍过:釉料里多加紫金土,釉色就从粉青变为梅子青。

另外,加草木灰,由石灰釉变成石灰碱釉,又进一步降低熔点、又增加釉料粘度,施厚釉也得以实现。

之前也在浙博的展上看见过龙泉青瓷的釉色变化对比:

但绝对没有官窑这个展清楚明白。




南宋官窑使用的瓷土大多偏深,原来有说法是人为增加胎土铁含量,形成紫口铁足的工艺特色。

课题组在南宋官窑两处窑址周边,发现了多种面貌的瓷土样本——

1、相对纯净的灰白色瓷土。

2、灰白色和红褐色混生的瓷土。

3、偏红褐色的紫金土。


经烧制实验,2的成分基本与南宋官窑胎料成分一致;1和3配置也可达到同样成分。这表明,当时官窑生产的胎料是就地取材,不存在刻意的二元配方。


南宋官窑的瓷土并不出众,釉料也是由瓷土和附近的草木灰、石灰石组成,都是本地原料,能烧得这么美,当时工匠的技艺确实高超。当然,也是不惜工本,老虎洞窑址(修内司官窑)里有24个瓷片坑,你想想这报废率!

看课题组用柴窑烧的失败品:

柴窑温度很难控制,这个杯子釉面又融淌又剥落,就底上还行。


这种器形高大挺拨的就更难了:

南宋•官窑青瓷梅瓶

老虎洞窑址出土


课题组后来用现代气窑仿烧成功:

现代青瓷梅瓶(罗洪文)

手工拉坯,一次素烧二次上釉,还原焰1260度左右烧制。

神奇的是,我同样位置连拍两张,颜色竟然有区别。

青瓷的釉色,手机也看迷糊了。




看完这个展,我开始觉得,这才是南宋官窑博物馆最佳的展呈方式——

瓷器残破,才能看到更多啊!


比如这种:

南宋•官窑青瓷镂空樽式套炉

老虎洞窑址出土

何为套炉?


来看同样做法的花瓶:

现代•青瓷镂空瓶(罗洪文)

完整器,你看不出它有两层。

但看它的原物残器,就清楚了——

南宋官窑镂空瓶

老虎洞窑址出土

插花绝对不漏水。


之前看浙博展品:

北宋龙泉窑青瓷暖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光听讲解说这个碗很浅、可以加热,糊里糊涂。
看到这个破的:

南宋官窑夹层碗

秒懂。


以上两件在常设展厅里。我真心觉得,“解码官窑”应该作为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常设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浪过飘来小麦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