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我们该追的男女天团!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
800多名热血青年
从祖国各地
齐聚哈尔滨工业大学
这支平均年龄
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
就是后人常常提起的
哈工大“八百壮士”
20世纪50年代,新调入哈工大物理教研室的25名青年教师。
86岁高龄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
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秦裕琨
仍清晰记得
刚抵达哈尔滨时的场景
1954年,秦裕琨(前排左三)就读哈工大师资研究生期间与同学们合影。
当时的哈工大
出门就是马路
因此被称为“马路大学”
周边一片荒凉
冬天低温
30多人挤在一间宿舍
暖气常常不足
来到哈工大的第二年
秦裕琨就参与组建了
我国最早的锅炉专业
1953年6月,哈工大制图教研室全体教师合影。
作为学校培养的师资研究生
他们为哈工大和全国高等教育界
创设了一批新兴学科与专业
哈工大教师翻译的教材。
这800多名年轻人
成长于战火硝烟之中
在他们心中
“振兴中华”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20世纪50年代末
随着苏联专家陆续撤离
一度出现“教授荒”
“八百壮士”迎难而上
哈工大也因此
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师生设计出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床。
“八百壮士”中
不少人曾怀抱“科学救国”的理想
远赴重洋求学
在各自领域取得开拓性进展
成为哈工大
各专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陈光熙
我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
奠基人之一陈光熙
创办了哈工大计算机专业
我国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数字计算机。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洪晶
成为哈工大光学学科创始人
培养出我国第一个光学博士
抱定“爬也要爬回祖国”的信念
徐邦裕后来成为
我国首位进入
国际制冷学会的空调制冷专家
徐邦裕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祖光
作为访问学者出国归来时
行李里不见一件洋货
马祖光
哈工大校史馆里陈列着
“八百壮士”的教学笔记
如同印刷体一般标致工整
数学教学笔记
在许多学生的回忆里
“八百壮士”对待教学和学生
都是如这般严格、认真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朱枞鹏
在航天工程与力学系读研究生时
研究领域在国内尚属空白
他的导师
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刘暾
便将编好的讲义用钢板刻印蜡纸
油印后一张张装订成册
刘暾(右二)指导学生实验。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老一辈“八百壮士”
或已离去,或年至耄耋
但他们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精神
始终激励着后人
哈工大承建的“中性浮力水槽”。
“时代在变、职责在变,
但爱国的初衷、为国的付出不变。”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玉说
一批批年轻的“八百壮士”
如今也正茁壮成长
他们中间
既有参与重大科研攻关的
青年教师
也有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
优秀学子
既有心中有百姓、脚下有泥土的
扶贫干部
也有远赴艰苦一线的
研究生团队
既有成绩优异返乡创业的
少数民族学生
也有放弃高薪毅然从军的
热血男儿
……
心系天下,以身许国!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天团”!
点赞!致敬!
来源: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ID:TuanLaw)转载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图片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
校审 | 张小恽
编辑 | 张子煜(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