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3岁的她竟花了70万“约画”!家长急了,画师很委屈,网友吵翻了……

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退钱”
“不退钱的话我花700万把你这个圈子扬了”
这句话来自一位愤怒的家长之口究竟怎么回事?

7万元买张画?

谁是受害者


4月7日,条热词迅速发酵。引发大批圈内圈外的网友围观。



4月7日,“13岁女孩花70万约稿”登上微博热搜,同时也让小众的“设圈”进入大众视野。家长称,女儿在“设圈”买画几个月花了70多万,其中金额最大的一笔是与画手“白琴”的7万元订单,所以要先从此订单开始追究退款。


70万?什么画值这么多钱?但这70万不是买一张图,而是很多张。其中最贵的一张画高达7万元,出自画师白琴。


画值不值得这个价格且不论,最让人关注的就是:这个13岁女孩怎么能花那么多钱?画师在接单的时候难道不会怀疑吗?

画师“白琴”于4月7日当天发文做出回应并讲述事情原委。

回应称:“芙芙3月15日在米画师平台邀我7万元参与加急定制设企划,我在各个平台都是不接稿的,就以没有档期为理由拒绝了。后来她又通过微博和QQ私聊我,语气非常真诚要求先付全款,查看QQ、米画师等平台她都称自己为成年人,空间展示了很多约稿……接稿后3月底我画完交稿……直到4月5日下午我收到她本人发来的要求退款的消息以及她妈妈的语音,和家长沟通之后,双方都同意退款6万。”


对于“芙芙”未成年人的身份,“白琴”表示并不知情,并称:“芙芙经常在圈内进行大金额消费,也算小有名气的富婆,都没有出现过不良影响的事件。”

来自画师白琴的聊天记录


有网友质问画师:你为什么不查看她的身份证?画师白琴对此也回应了。
“从各种角度来说,我没有权利随意查看别人的身份证,并且对方给我的身份证也不排除造假或者网图的可能。所以我只能在我允许的能力范围内杜绝未成年人约稿的情况发生。在出事之前我也从其他地方有听说过这位老板的大概情况,芙芙经常在圈内进行大金额消费,也算小有名气的富婆。” 

她表示,在芙芙妈妈联系她之前,她都不知道芙芙是未成年人。白琴还提供了一张芙芙和另一画师的聊天截图,该画师在事发后问:“我之前也问过是不是成年,你告诉我成年了我才接的。”芙芙回应:“但是您口头问,我也只能口头回答”。


如果是成年人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买单,这无可厚非。有微博博主表示,自己在设圈前后花费也超过十万。

这次事件的持续发酵。谁才是受害者?
有的骂家长,有的怪画师,也有的觉得画师、家长双方都挺惨,全被小孩坑了,观点不一。



“我这几天都没睡好,今晚都没睡。”画师白琴介绍,针对网上“欺骗未成年人”、“价格虚高”、“偷税漏税”等质疑,她认为画师们也是受害者,目前涉及此事的画师组织了一个群,截至发稿统计,涉及此事的画师至少54位,涉及金额超过25万元。


根据白琴所在的与该事件有关画师群统计,少女买画单幅价格最低210,最高7万元,其中5000元以上11幅,1万元以上3幅;明确标注已完成画作16幅,未完成画作12幅,退款画作4幅。

目前,白琴已将定制画的7万元,退还了6万。

“设圈约画”究竟是什么?


事件在网上发酵之后,也将家长与画师口中的一个小众圈子送上舆论的风头浪尖。关于什么是“设圈”,有多位圈内网友及画师现身说法。
据了解,所谓“设圈”玩法,是指买主找画手根据二次元人设画图,创作理想的“纸片人”并持续约稿“养设”,类似虚拟版芭比娃娃的养成游戏;还可多人“共养”。“设圈”最早在QQ群等平台兴起并交易,随后,逐渐出现了一些聚集画师和买家的平台,如米画师、半次元等,双方在这些平台上寻找合作方。
画师“溪某鱼”称:“大概模式就是买主自己设计了一个人物,找画师帮他画出来,这个人物是他理想中的‘纸片人’。”还有网友指出:“设圈”全称应为“人设圈”,买主写出自己想要的人物设计元素,然后由画师帮画图,并将这幅作品买下来。
对于这样一个野生的小众圈层,业界人士表示并不陌生。“眼下制服圈、娃圈等等形形色色的小圈子盛行,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于是各种各样的衍生消费品也应运而生。”
有微博博主解释,90、00这代人,相关的圈子非常多,并且每个圈子内都有通过消费实现个人精神追求的玩法,比如手办、盲盒等等……只要是小圈子,自然极其受圈内约定成俗的规则、供需影响的价格限制。


此前不为外人所知的“设圈”引发外界的集体围观,其玩法和规则也激发出人们的好奇心。
“除了此次事件直接约稿的情形外,也有画师会创作原创人设,并以拍卖、直出等方式出售。获得人设图后,便是买家持续‘养设’,就跟虚拟养孩子一样,买家会找同人画手继续约稿,根据人设图画出不同形态的作品。”画师李女士介绍道。
据李女士透露,目前“设圈”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价规则,往往是双方共同商议,若是不出名、水平较低的画师,一张人设图可能就几十元,有一定水平的画师,一张人设图能达到超百元,这也是当下相对普遍的情况,若画师人气较高、粉丝较多、水平也相对较高,价格则能达到千元甚至是万元规模。而在拿到人设图后,“养设”同样也是一张图一张图地买,价格也会根据画师等情况有着高低不一的价格。

如何管理好熊孩子网络消费?


其实关于未成年隐瞒家长网络高额消费的事情已不罕见。

2016年2月至4月,未成年女生小雅(化名)因迷恋上某直播平台,3个月内“打赏”某主播65万余元,其母刘女士起诉该直播平台要求退还,败诉。
2020年初,山西运城的段女士读一年级的儿子趁着爸妈在隔离没人管,短短5天刷爆父母2张信用卡,共计13000多元用于打游戏。
2020年11月至12月间,周女士12岁的孩子通过网络平台向某公司购买了9个高段位某游戏账号,先后支付12余万元。





相关法律法规: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对无效合同的处理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六十六条 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惩处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第六十九条 智能终端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应当在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或者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的安装渠道和方法。
第七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通过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因此,如果花70万买画的芙芙确为未成年人,就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芙芙的法定代理人即监护人未确认的情况下,该“约稿”所形成的“买卖行为”无效。但鉴于芙芙确实收到部分画手已经画完的稿子,也理应给予画手一定补偿。

上海通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海洋律师表示,发生此类问题,不应是“一边倒”的过错,要规避上述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就监护人而言,其应更加关注自己的孩子,保护好个人账户信息,尤其是银行卡的支付密码。

未成年人偷用父母账号消费的案例一旦出现,社会舆论往往最先关注的是未成年人不理性消费的行为和大额财产的损失。但实际上,父母平时疏于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消费教育,以及父母对支付宝、网银账户及支付密码的保管不力,是造成未成年人非理性网络消费发生的直接原因,且容易被人忽略。

监护责任是父母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法定责任,父母是避免未成年人非理性网络消费的第一责任人。父母在尊重未成年人隐私权、适度自主权的前提下,应教会他们防范互联网风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规避子女对电子支付工具的不合理使用。

来源:微信公众号“广州日报”综合整理自综合潇湘晨报、北京商报、澎湃新闻、新浪微博、光明网、北青网、东方网,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司机突发脑溢血,一个举动救下17名学生……


93岁老兵的这个“匍匐前进”,看得热血沸腾!


原价1500,炒到48000!律师提醒→



校审 | 彭

责编 | 王诗瑶

校对 | 王

编辑 | 王梦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