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天电台 | 你还在忍受冷暴力吗?



本期主播:益小青

# 本期关键词:冷暴力


01

昨晚我和闺蜜发生了一些矛盾,辗转反侧之间,还是忍不住给她发了一长串话。今天下午三点,时隔十多个小时,她终于回复了我一句“哦。”我愣愣地看着手机,不知该怎么回复。


在我们没有吵架的时候,我也有好多次像是开玩笑地说她是“冷暴力王”,但她总是会很认真地告诉我,她只是不想在气头上说出一些伤害我的话。 


听着可真有道理啊,但是每一次“冷静”过后,她从来没有和我一起解决过问题,每一次都这样打哈哈似的过去了。


02

最近几个月,男友又和我冷战了。他从来不和我争辩,遇到矛盾就拉黑微信,打电话、发短信根本不回。本来就是异地恋,这种毫无音讯的感觉真的很让人抓狂。 


他总说,让我冷静下来。他所谓的冷静,就像把人推进冰窖一般。经常是我说了一堆,他冷淡地回复一句“知道了。”在别人面前,他还是那个彬彬有礼、举止大方的三好青年,可只要目光遇到我,就马上失去了光亮,如同看到了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我看过他爱我的样子,所以如今的冷淡和漠然就更难以接受。如果不爱了,就请明确说出口,别让冷暴力带走温暖的回忆和仅存的好感。



最近两个月,工作压得我透不过气,每天都有讲不完的话、填不完的表格、应酬不完的饭局,下班回家后,满身疲惫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泡个热水澡,窝在沙发里看看手机。什么话也不想说,最好谁也别理我。
有媒体调查显示,83.1%的受访者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其中34.7%的人认为自己有“下班沉默症”,48.4%的人认为“有一些”。
调查发现,疲惫、压力是被访对象口中反复出现的字眼,但冷暴力的产生却有着深层次原因。
“沉默症”是工作对生活的挤压变形,是一种交往行为上的自我封闭,是社会互动缺失的产物。冷暴力还源于一种“杀熟心理”,即人们在学习、工作、应酬和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因精力有限,在角色转换时,工作繁重或急切希望有所成就的人,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工作上,忽略家庭、亲人角色对人的期望,从而导致他们对亲友表现出沉默、冷漠的状态。


03
心病当需心药医。冷暴力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算病,但专家认为,任其演变为逃避情感交流、甚至家庭冷暴力时,将产生严重后果。虽然沉默是人们释放自我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一旦形成习惯性沉默,哪怕将来有精力了,也会惯性地拒绝交流,这将严重影响生活。
为了有效规避此类问题的出现,心理学专家建议,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或交往气氛,亲人、朋友之间最好能培养一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在假期来场短途旅游,下班出去散散步、健健身等,身心得到了放松,压力自然能得到释放。
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拥有不需要使用冷暴力,也不需要忍受冷暴力的关系。愿你能走出冷暴力的阴影,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本文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你怎样看待“冷暴力”问题?欢迎写在文章评论区参与互动活动。


上期互动幸运读者

在上一期关键词为“偶像”的推送中,以下读者留言获得了最高点赞!



@大蟀蝈

偶像,不是看五官,而是看内在:能真正带领你想更好前进的人


 益小青点播台

近期,你想听到什么话题?我们罗列了几个问题,动动手指,欢迎大家踊跃转发投票,益小青将结合得票数最高的选项,为读者准备相关推送哦~


End


作为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旗下的音频栏目,我们关心青少年面临的校园生活、亲子关系、身心健康以及成长发展中的其它困惑,从心理和法律角度为您答疑解惑、排忧解难。特别说明的是,本系列长期面向读者朋友征集话题、接收投稿、招募主播,详情点击“阅读原文”期待您的参与!
出品:益青春工作室

校审:彭 明
责编:李红蕊、邓玙谱
校对:苏澄澄(吉林动画学院)
编辑:黄金月(吉首大学)

   黄书畅(山西财经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