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盛唐是什么样的?
文 | 新华门的卡夫卡
前几天趁午休,摸鱼观影了电影《长安三万里》,该说得说,《长安三万里》真是一部不错的动画电影,一个好故事,一场异常舒适和放松的心灵之旅。
锦簇繁花之残影,盛世钟磬之余音
锦簇繁花之残影,盛世钟磬之余音是全片的主基调,所以故事的主要方法是回忆式倒叙,但暗中也切合了观众的需要,毕竟,盛唐在每个上过中学的孩子心里,都是不证自明的,不需要全景式展现其宏伟,我们只需要窥一斑即可解全豹。
故事并不复杂,以高适与李白的故事为线索,展现高适的人生际遇,展示其军事计谋和战略,以及在计谋战略的施展中体现高适的厚道、和对国家(朝廷)的忠诚。
影片的风格带有浓厚的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风格,莫名便让笔者感到熟悉和松弛。而李白杜甫高适岑参孟浩然王维崔颢王昌龄贺知章,这些人在中国文学史、在我们每个人的小学中学语文课本里,都曾写下浓墨重彩的记录。对这些人,大部分观者恐怕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熟悉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熟悉的是“天下谁人不识君”,可要是问起来他们的年表,或者生平,他们都去过哪里,有哪些经历,又不免回答不出来。
恰如盛唐,人人皆知大唐盛世,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盛唐因何而起,何时又如何由盛转衰,这里面关键人物都是谁,分别起了哪些作用?这样的了解程度,对普罗大众来说显然又是过于深刻,以至于盛唐同样“既熟悉又陌生”。
这样的情况,就给了影片很好的发挥空间,通过巧妙的虚构,以高适和李白作为叙事线索,融入盛唐的时空,以两个人特别是高适的经历,展示了唐帝国的繁花锦簇和烽火边城,以及渔阳鼙鼓带来的山河残破。
这恰好又和我们有限的诗词学习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体验。比如李白和高适年轻时初来黄鹤楼,我们都学过的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还有一些朋友或许知道李白曾评价,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看过这个影片中的场景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时光流转后,再到影片中间,李白为入赘之事垂询他的好朋友高适和孟浩然,为了追孟浩然,两人在江夏穷追不舍,最后未曾见面,这恰好又补上了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而这首诗历来认为不次于崔颢的黄鹤楼。
再如李白年老时带着岑勋(岑夫子)丹丘生等人来帮他护持入道,功成之后欢歌宴饮,李白终于吟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绝唱,可以说《将进酒》一诗既是李白本人心境的写照,也同样是大唐王朝国家年华渐老,盛世隐忧下的反射。
而本片中李白奇绝的气魄,瑰丽的想象,既气吞山河又带有无限的伤怀,这些复杂的感情至少笔者上高中语文课时是绝无如此深刻的体验的,但在片中随李白的情感经历,这些都已经被娓娓道来。甚至一通百通,笔者对《楚辞》也有了一层更深的理解。
李白说,“高卅五,二十年前,我这首诗就是照着你的样子写的”,这说的是笔者最喜欢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这一场景即引出了这首李白名篇,又同时将年轻时游侠一般的高适形象再度升华,更深厚的沉淀了高适的个人背景铺排。
故事是虚构的,情感的经历却是实的。没有岐王宅中的惊鸿一瞥,观众又如何带入背景知识,联想到杜甫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又如何进一步对照联系盛唐的破碎和安史之乱后的寥落。
繁华的扬州夜景,威严同时又充满了政治角力的长安,闲适的梁园,风景秀美的江夏、洞庭湖、三峡,烽烟凛然的陇右、河西、范阳,原来,这便是盛唐了。少女在船上跳舞,胡姬在酒肆里调笑,商家在卖力的做生意,而征人在边塞流血,朝堂上出身很难,有奸臣也还有正人,边塞上条件艰苦进步也很不容易,但也还有收获,原来,这便是盛唐。
士子无论出身蜀中,江南,河北,河东,青淄,江淮,都有心长安一游,在长安的朝堂里博个出身,在边塞的冷月中求取功名,天上有太阳,日下唯长安,原来,这便是盛唐。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故事令人感慨和动容的,是完美的将观众的感情需求投射到了故事中,无论是“天下间捷径又岂是为寒门所开”,还是李白说“大鹏累了,不想飞了”,不仅仅是盛世下的晦暗,正午间的阴影,同样是迎合了现实感情的某种投射。
高适,李白,其实出身都是很不错的。李白出身说法不一,但高适是很清晰的。高适是渤海郡王高侃之孙,按现在来算,相当于我们当下社会里,爷爷是上将。然而,高家的败落,让高适的进用之路显得极为艰难。从19岁拜别李白,前往长安游历,到五十二岁被哥舒翰征辟为左骁卫兵曹,为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掌书记,蹉跎了三十三年。
三十三年间,高适从不习文字,到通晓诗词歌赋,甚至已经写下了具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的文字《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然而,即便是这样出身不低,家门显赫,富有才华的人,出头却也极为艰难。
影片中,李白两次写信给高适,尤其是第二次,李白写了急信召唤他的好朋友高适来长安,说是有要事,然而到长安后,高适只能在酒楼里找到李白。固然,宴饮中的朋友都是如秘书监贺知章(相当于如今的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北海太守李邕,睿宗皇帝嫡孙汝阳王李琎,崔宗之,岑参,王昌龄,草圣张旭这样的社会名流,但和李白本人走终南捷径、希望进入试图大展身手的理想,不免相差太远。于是借着酒力,李白只好对自己的好朋友装傻充愣,装作不记得曾经有过写信给高适这回事。
历史上,李白这段时期在长安声名大噪,被玄宗皇帝征辟为翰林待诏学士,也曾留下“龙巾拭吐,天子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传奇故事,更因才华日常出入社会名流,相善几人被并称为“饮中八仙(这八仙里也包括上文提到过的贺知章、李琎和崔宗之)”,描述李白是这样的——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然而,皇帝的征辟,只是将李白作为一个玩物、“会写诗的”,恐怕和李白为杨贵妃写下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有很深的关联。
或许天子、贵妃、宦官头子、乃至秘书监、汝阳王等等大人物的注目,给了李白很大希望,因此就想起来了自己同样命途多舛的好朋友。然而,当自己的好朋友还没到长安,聪慧如李白就已经发现,大人物的世界自己并不能真正进去,自己永远只是一个如同优伶一样的文学人物,难以和这些人平起平坐,在朝堂上获得进用,更别说举荐自己的好朋友了。
而游长安、不成,去扬州,不愿,返梁园;外出游历寻找机会,不成,返梁园;外出长安寻找机会,不成,返梁园……这样的经历几乎贯穿了高适的前半生。
相较之下的李白,则是在扬州博名声,在长安博名声,入赘,入道,仿佛已经放弃了梦想但却又为永王李璘的一纸文书勾起念想所征辟。这恰好和影片中《将进酒》的梦幻世界游历构成了对照,李白人近暮年但理想犹存的心态一览无余。而电影所额外刻画(虚构)的高适、李白和郭子仪的三人友谊,笔者认为是个有利有弊的加工,如果不考虑可能让观者产生史实误会的话,倒是一个绝好的情节。
以古鉴今,以今照古,恍然间谁还不是梦中人,谁不愿随李白乘鹤遨游太虚?谁不为李白过万重山而潸然?谁又能不为高适对李白的良苦用心和迂回辗转而动容?
高适出身不低,锦绣满腹,却蹉跎半生,只能暮年得志。李白汪洋恣意,潇洒绝伦,然而空有大鹏之志,却沦为阶下囚。少年杜甫翩翩美少年,但想想岐王宅场景隐喻的,是和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不禁悲从中来。更不必说孟浩然,王维,王昌龄,崔颢,乃至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皆是晚景凄凉甚至,不得好死。盛世的余晖唯感寒凉,而天地崩裂下的危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远在长安的皇帝,永远不知道封常清高仙芝是冤死,不知道强令中风的哥舒翰出击是昏招;皇帝甚至不知道在遥远的常山和睢阳,有颜常山和张睢阳为朝廷流干了鲜血。盛世长安,终是不复再现。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
在电影中,程公公这个角色看起来可有可无,但细品之下,这一角色将电影的意蕴提升了一层,一档。
程公公是以朝廷派出到高适军中“兴师问罪”的形象出现的,而影片中的高适人格得以升华,却得益于程公公对高适说,“我打听过,是你给郭子仪写信知会,才有郭子仪出面帮李白说话”,“我还知道杜甫的消息”。
在这里,李白、杜甫,已经不仅仅是两个名字,或者两个电影人物、两个诗人,而是所有观众心里的大唐璀璨风华,是盛唐的象征。余光中曾评价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杜甫,合称李杜,是我们多数人对盛唐的主要记忆。高适带着书僮归返长安,一路经过山川河流,电影主创在这里借着高适对书僮之口表达了,“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客观的说,这种表达是一种文人式的抒情,又或者说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来源于我们的文化基因,它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展现。确实,对于中华文化来说,黄鹤楼没了,但黄鹤楼诗还在,岳阳楼毁了但岳阳楼重修还能诞生《岳阳楼记》,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销毁了大量的书籍,也不影响龚自珍写出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这首先建立在中华文明以统一国家形态延续至今的基础上。希腊的典籍,埃及的金字塔也仍存于世,但古希腊和古埃及文明早已成为别人装点门庭的饰物和文化机器中的猎奇玩物。
整体来说,《长安三万里》底子里还是一部文人式的作品,更注重用历史和故事服务于表达,所以在史实方面也引起了一些观众的批评。
本片在史实的选取上,由于当代距离唐代较为遥远,采取的只言片语罗织成网这样一种思路,在我看来,这自然就是三分真实七分虚构了。李白与杜甫的相见,草圣张旭的开悟,等等是因为叙事的需要而把它置于了影片中一个虚构的场景之中,并不是真实的历史。包括高适与李白的友谊,其实与现存的史籍研究具有一定的差距,高适究竟有没有托郭子仪为李白说情,恐怕也是出于编剧的一厢情愿吧。
同样为了满足唐诗爱好者,文学爱好者对于盛唐的追忆本篇,处处隐入了唐诗,譬如说李白从郡守府被赶出来,吟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这些场景不啻为一个个唐诗的“彩蛋”,然而这些彩蛋不免会偏离中心剧情,那这样的剧集编纂方式,就使得剧情推进迟缓,片子显得冗长。
不过,不管怎么说,在国内影视文化界长期被群魔乱舞,逢迎西方的风气把持下,这几年陆续出现了一些真正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的电影,到了今天在动画领域里也出现了《长安三万里》这样的作品,总是让人欣慰的。看看单日票房,《长安三万里》仍然高居榜首,对比之下,今年好莱坞大片在国内则没有一部表现良好,时代确实在呼唤着大批能讲好中国故事的作品涌现。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隽永刻于我们的文化基因里,也是我们今天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基础。文化对一个人的作用,是标定自己的身份定位,归根结底是自己确定自己、自己选择自己。
归根结底,在时空的长河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而每一滴水的使命,都是向东涌流、汇入大海。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蒸发,会被抽取,会被其他动物饮用,许多水滴可能到不了大海,然而百川汇海终究是中国水系的使命。在时代的步伐里,找寻文化的脉络,就像江河中的流向,海水中的洋流,他深刻的标绘着每一滴水的走向。
前些年当我们提出“文化自信”的时候,总是在想,什么是文化的自信,怎么样算是文化的自信。从这部影片看,蓦然回首,把自己从小所学所用的文化表达出来,恐怕这就已经是文化自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要用心关注、承袭、流传,这份文化的魅力就会让文化自信绵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