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一旦中美闹翻,有没有国家会站在中国一边

一年前丁丁在上海

【少儿禁】马建《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去泰国看了一场“成人秀”,画面尴尬到让人窒息.....

身价破亿,局长爷爷,中国最大受益者为何铁杆反华?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自由微信安卓APP发布,立即下载! | 提交文章网址
查看原文

上海封城第12天,一位33岁的全职妈妈死于网暴之中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十点 Author Cush

作者:Cush,来源:小十点(ID:sdikid)
点击关注 不迷路


最近,上海疫情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买菜困难、看病困难,各种求助信息,看得人焦虑又心忧。


近日爆发的一件事,一下子让人们绷不住了。


4月6日,上海,一位33岁妈妈从32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高龄听障父亲,没了女儿;


一位年幼的7岁儿子,没了妈妈;


一位担心妻子想不开的丈夫,还是没了妻子。



我多希望这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能有人站出来辟谣。


可事实是,我们永远等不到反转了。


而最让人心痛的是,这位妈妈的去世:


不是因为疫情,而是因为人心。


导致她死亡的,竟是因为一件善事。


01

一位33岁妈妈

被网暴致死


4月4日,一条正能量新闻,在全网热传。


据一位上海本地博主博文:


一位33岁年轻妈妈,因为疫情封控,无法像往常一样给父亲送饭。


家中没有多少食物,父亲又腿脚不便、有听力障碍,现在只能干吃白米饭。


做好的饭菜送不过去,她急得不行,闪送等都没人接单。



情急之下,她联系了之前认识的外卖小哥,求帮忙。


外卖小哥被她的孝顺打动,答应下来。


她很感动,给了外卖小哥200元红包。


小哥说什么也不收,她无奈只好给小哥充了200元话费。



只是没想到,因为疫情封控,外卖小哥的送餐路,比预计得要艰难。


原本1.5小时的路,花了近4小时,等到小哥送到再回去休息,已是凌晨。


这位年轻妈妈心里十分过意不去,约定等疫情结束要请小哥吃饭、给他送锦旗。



只是没想到,原本这样一个温暖的故事,竟会急转直下,拉开了悲剧的序幕。


很快,这位年轻妈妈开始频繁受到网暴。


有人嘲讽她,“像打发乞丐”、“上海人都这么小气吗?”


“这是欺负外地人”、“真精明会算计,换上我,虽然很穷,但起码也会给个五百。”




她一晚上没睡,看着停不下来的指责和谩骂,忍不住出来澄清:


没想到路程会这么难,200元是在小哥出发前就给了。


事后还联系小哥,说等疫情结束请他吃饭。


她们一家住在经济适用房,儿子出生以后,她为了带孩子,就没有工作。


全靠老公一个人的收入养儿子、还房贷、赡养老人。



可那些网友们根本听不进去。


她开始遭到人肉。


有人扒出她双十一买了很多件东西,有人质疑她没钱还买得起打印机,打印饭盒上的标签。


她不得已一一回应:


双十一囤的都是日用品,饭盒上贴标签,是因为菜是一周一送,怕父亲不知道日期,混在一起。



但事情已经逐渐失控。


虽然外卖小哥得知她被网暴后,也是煎熬得辗转难眠,发信息安慰她,公开表示希望人们不要网暴她。


但网友们依然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她,涌入手机的恶意淹没了她。


她绝望地发现,不管怎么解释,后面都有一句在等着怼她。


她越解释,这群人越来劲,越不放过她。



02

“被网暴后

我的妻子像失了魂”


据后来开屏新闻对丈夫的采访,这位年轻妈妈那两天,像失了魂。


不断关注和回复网友的评论,主动剖开自己的过往,收集凭证解释自己,一直没怎么吃东西。


来源:开屏新闻


他一直陪在妻子身边,劝妻子不要在意那些评论,但妻子很难听进去。


直到那天中午,妻子说想回房间睡一会儿,他以为睡觉也好,睡着了就不会想这糟心事。


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


来源:开屏新闻


一向胆小的妻子,从32楼卧室跳下,以这种惨烈的方式,自证清白。


一个当事双方都很满意的事,网友却偏偏不满意;


一个明明温暖的故事,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


一个明明有温度的事情,最后变得如此鲜血淋漓。


这真的让人无比悲愤!


她只想说谢谢,却因此被杀死。


疫情没有打败人,人却打败了人。


那些网暴者有没有想过:


一向胆小的她,从32楼跳下,内心该有多绝望?


那个有听障的年迈爸爸,怎么接受这竟是女儿送的最后一口饭,以后该怎么办?


7岁的孩子再也见不到妈妈了,该如何接受明明就在房间的妈妈怎么永远消失了?


来源:开屏新闻


她的丈夫,以后将活在怎样无尽的后悔中,看到32楼的那扇窗该有多难过?


那个外卖小哥,明明好心却造成了悲剧,会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


以后整个社会,还有谁敢公开表达感谢、还有谁敢做好事、传递善意?


他们以所谓的正义之名,杀死的却是:


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爱孩子的妈妈,一个顾家的妻子,一个原本想为疫情之下的人们传递善意的好人。


曾看过一段话:“你看清谁杀了你吗?


没有,他们都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在圣光之下,我看不清他们的脸。”


这些网暴者们,只顾着自以为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不顾自己并没有比别人高尚多少。



哪怕是这位年轻妈妈已经坠亡,他们依然没有闭上杀人的血口。


“关我什么事,要怪她自己太脆弱了”、“就这么把7岁孩子抛下,也太不负责任了”。


刀子不扎在自己身上,永远不觉得疼。


拿起键盘,就自以为是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神。


而实际上,叫嚣着200元少的他们,现实生活中可能1分钱都不愿出;


无所谓地说“让别人去说,不理会不就得了”的他们,遭到网暴时一样崩溃不已。


更让人悲哀的是,他们永远不觉得自己错了。


再多次血的教训,仿佛也唤不醒他们的良知。


事后,这些网暴者很多注销了自己的号,换了个新号,仿佛就当自己没参与过这场悲剧。



你发现,这群人总会聚在一起,总有无数个网暴别人的理由,总会造成一个又一个被网暴的悲剧。


《乌合之众》一书中曾说过: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


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这种群体性的恶,不仅对一个个被网暴者,对整个社会对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我们与恶的距离,已经如此之近。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下一个受害者,必须团结和警醒起来。


网暴已经是这个社会的一个重病,不要再让无辜的人成为网暴的牺牲品。


不要让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没有病识感的社会。


03

尊重上海人的“求救”

从做一个善良的人开始


最近,相信大家的朋友圈,都被上海人的买菜日常刷屏了。


定5点闹钟,各种团菜抢菜一顿操作,能买到的菜,少之又少。


有网友更是趁机笑话上海人:“让你们整天高高在上,活该。”


他们意识不到,疫情之下,没有人可以独自保全。


生活,不是只有自己和遥远宏大的世界。


还有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正在求救的同胞。


你所散出的恶,某一天会回到你身上;


你所给予的善,某一天也会回到你身边。



一次次网暴和举报,让我们反思,也让我们警醒要告诉孩子: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保持善良的同时,要保留锋芒,拥有强大的内心。


好在,我很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温暖的人站出来,互帮互助、报团取暖。


上海母婴群里一位哺乳期妈妈,因为吃的不够,母乳量锐减,很是焦虑。


爸爸在群里道歉,妈妈的焦虑打扰到了大家。


结果群里的人们不仅不介意,还主动送奶粉送菜给他们。



上海一位在便利店工作的32岁妈妈,一个人在便利店打地铺。


没有床没有淋浴,她坚守了整整23天,只为能给居民们提供物资。


工作量是日常时候的3倍,她不仅坚持了下来,还让便利店保持24小时营业。


只因很多大白、物流司机、志愿者……,白天很忙,深夜才有时间吃两口饭。


她的善良,触动了很多顾客,大家给她送毯子、暖宝宝、热情邀请她到自己家洗澡。


便利店被贴上封条后,更是为她的安全考虑,求着她赶紧回老家。



上海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站了出来,守望互助。


邻里之间互换互送食物,志愿者为居民们、尤其是老年人们,免费跑腿买菜,看到被隔离的陌生人第一时间送出温暖……



上海这座城市,正在逐渐恢复它的活力。


这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地温暖坚持,终于让人们看到了互助的意义。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每一位在隔离中选择勇敢面对的人,每一位在疫情中选择帮助别人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所以,比起开地图炮,比起嘲讽什么抗疫神话:


不如闭上嘴,低头做一些温暖的小事吧。


保持基本的同理心和尊重,去关心和爱一个个具体的人。


人与人交往互助的温情,才是长久对抗疫情困苦的真正良方。


点个“在看”愿逝者安息,愿再无网暴,愿我们终被温暖以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来源简介:作者:Cush,本文来源小十点(ID:sdikid),专业实用的育儿干货,睡前故书,亲子阅读,美妈提升,精选好物。集结专家及辣妈,让带娃变得轻松好玩。



往期推荐






女大学生被切成几千块,骇人的“南大碎尸案”: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刺激生三胎,国家终于出大招了!下手真狠!


北大“韦神”被严重退课,教室学生寥寥无几?对此回应来了!


对李亚鹏再婚不满,李嫣晒“大尺度”照表抗议?网友:终于活成了王菲最担心的样子


金星被封杀:俄乌战事的背后,另一场大战在中国打响了


18岁嫩模透支性自虐48小时,脑子都烂了:“别再用身体换钱了,真的会死!”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