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教师不再是铁饭碗!教育部明确:这5类教师将被解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知心教师 Author 知心教师

作者:知心教师,来源:知心教师(ID:zxjs365)
点击关注 不迷路

近日,教育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

《意见》旨在净化校园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保护未成年人。

对于违规、违法、犯罪的教职员工,将严格执行从业禁止制度。

也就是说,教师的“铁饭碗”不再“铁”了。

以下这五类教师,或将面临淘汰,请所有教师警惕起来!

师德败坏者:

严重破坏校园安宁

《意见》明确指出:

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的人员,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且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为人师表”,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

“教学”要为人师,“育人”要为世范。

如果教师不遵纪守法,反而侵害学生,怎么配得上“师者”这个崇高的称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我有一桶水,就把这桶水分给学生,用知识填满学生的大脑。

更要以自己的师德给学生正面的启迪,以自己的人格拔高学生的品格,成为学生最好的榜样。

人们常说,一个好老师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

但一个“好老师”,首先要是一个“好人”,一个能让学生变得更好的“师者”。

职务违法者:

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教育部印发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

其中特别强调了:

严禁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严禁教师参加校外组织的有偿补课;

严禁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介绍生源、提供信息。

近年来,不少教师因为有偿补课而被开除。

有人喊冤,觉得教师利用专业补课无可厚非,也有人叫好,认为禁止教师补课才公平。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有三大“危害”:

第一,就家庭而言,有偿补课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

第二,就学校而言,有偿补课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三,就社会而言,有偿补课带坏了社会风气,引发教育不公平。

除了有偿补课外,部分教师收受家长礼品、礼金,把校外的不良风气带到校园中。


教育,万万不应沦为一种“金钱交易”。

校园,也绝不能出现“收礼办好事”的潜规则。

“双减”以后,国家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严厉处理有偿补课的教师。

教育者,唯有纯粹而不掺杂利益,方能真正把孩子教好。

学历不足者:

没有相应教学资质

《新教师法》明确规定,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准入门槛。

一是提高教师的学历要求,想要报考小学老师,至少要有本科学历。

二是限制教师的专业范围,想要考取教师资格,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学位。

从今以后,教师不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了。

有人说,现在很多人不是想当老师,而是把当老师当成退路。

在他们眼中,老师有寒暑假,工作稳定,压力不大,比996、007好多了。

也正因如此,大批非师范生涌入学校,没有接受过相应的教育,却抢占了师范生的岗位。

对此,家长们纷纷发出质疑:

“学历都不够,拿什么教我孩子?”

“没学过教育学,能懂教孩子吗?”

教育孩子,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问。

师范生足足学了四年,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专业知识等等,才有资格走上这条起跑线。

在之后的教学生涯里,还要大量地听课、上课,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方知如何为孩子上好一堂课。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教育需要专业,教师更需要专业。

让合适的人来教学,才是教育发展的长久之计。

能力低下者:

难以胜任教学工作

宁波市教育局发布《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意见稿》规定:

拟对未能聘任上岗、考核不合格、违反师德或因其他原因等不能胜任(坚持)教学岗位工作的教师,予以退出。

还明确了考核不合格者“予以待岗”,多次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这一“教师退出机制”,堪称最严格的教师评价标准。

一方面,部分教师考上编制后,就放弃了进步,当上混日子的“佛系”老师。

另一方面,学生考试也有优胜劣汰,那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

对于不负责任、没有师德、教学水平较差的老师应及时淘汰。

如此,既是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也是为了优化教师的队伍。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

“只有日益深入地钻研教学和教育过程的微妙细节,只有不断地开辟塑造人的灵魂这门艺术的新境界,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成为教师的教师。”

决定教育成败的,是站在讲台前的那个人——教师。

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

惩戒过度者:

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去年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 对教育惩戒行为作出明确限制:

第一,教师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可以实施批评、检讨、增加教学、承担任务、课后教导、限制活动等惩戒。

第二,禁止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拒绝七类不当教育行为。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但是惩戒必须有度——适度和温度。

要把握分寸,教育不是为了“赢”孩子,而是为了“赢得”孩子。

要因爱而行,因为有爱,学生能理解老师的严格;因为有爱,学生不愿意辜负老师的期望。

《人民日报》曾刊文:

“孩子,希望你能珍惜那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惩戒只是方式,育人才是目标。

有管、有教、有惩戒、有激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只有教师手持戒尺,眼中有光,孩子才能一路成长、成人、成才。

写在最后:

其实老师是很单纯的群体,除了极个别以外,大多都脚踏实做着分内事。

打破教师“铁饭碗”,对于深耕一线的教师来说,绝对是件大事。

尤其是近几年来,教改不断,大大增加了教师职业的不稳定性。

但凡事皆有利弊。

提高准入门槛,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资质和素质;

优化人才结构,才能调动起教师提升自我的积极性。

说到底,真正的“铁饭碗”是自己的本事。

与所有教师共勉!

来源:知心教师,这里是教师和家长分享交流的平台。分享走心的教育心得和理念,在教育路上,我们共同前行!


往期推荐






“韦神”已从北大离职,跌落神坛了?学生:他的课听不懂…


胡鑫宇事件深度分析:那晚,人们曾有机会救下他…


全网封杀,作品下架!“大尺度”的她,刚红就凉了?


全员“梓涵”热潮褪去,新一批烂大街名字又来了,老师很无奈


24岁湖北校花被囚禁5年,衣不蔽体,幕后主使曝光,全网怒了…


两小孩喝这个,一死一痴呆!年底了,谁敢给我孩子喝,当场翻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