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铜观望黄金猜,王者重手布局的新能源产业后劲有多大?

FII 福田产投
2024-10-09


5月,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储能、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项目招引,加快项目建设,打造最好产业生态,快速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仔细盘点近期落地深圳的会展,不难一窥这个城市前瞻布局新能源的紧锣密鼓:从5月起至今年末,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深圳锂电池技术大会、深圳国际储能技术大会将密集举行,产业氛围甚是浓郁。早在今年开春,“打造智能终端、新能源等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任务赫然位列福田区“一榜三令”高效执行机制的“战略必争”榜单中,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更高层面,近期,国资委党委在《求是》杂志上,也刊文号召国资央企要加大新能源等产业投资。


这些政策信号,无不彰显着新能源产业的“大局”地位。新能源经历了早期“新能源汽车”冰山一角的“秀肌肉”之后,强大的产业势能正在逐步展露。



动力形式到能源结构之争

 Energy Structure


大众对“新能源”的理解,多半来源于汽车。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64万辆和63.6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9.5%。工信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延续良好势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表现稳健,产业供给能力、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成为稳工业重要力量。


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领域最为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其崛起之初就颇具争议。互联网上不乏质疑之声,较为典型的如电池驱动车辆的形式较燃油车更早,不能算“新”;电池衰减问题无法解决;补能效率无法从根本上追平燃油车等。



对新能源汽车的质疑之声,其实也是对新能源产业片面了解的一个缩影。汽车是最为常见的能源应用场景之一,从“用车”视角出发看整个新能源,就难免出现将传统经验生搬硬套的局限。


纯电车和油车的正面交锋,代表着能源结构的试水性变革。2019年,我国汽车在消耗国内石油的占比达到70%。与之相近的2020年,我国进口原油量占原油消耗量的70%。而进口到我国的原油,也基本途经马六甲海峡海运而来,从能源安全的角度上来看,用“危若累卵”来形容毫不过分。


出于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智慧哲学,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使之具有更强的国际局势适应性,就成为“路远宜早行”之势。



能源结构调整,同时也是实体经济推陈出新的风口。2023年,深圳重提“工业立市”战略,今年一季度,深圳GDP达到7772.19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在十强城市中排名第一。继去年全年深圳夺得全国增量之王后,再一次领跑全国,不仅消费、投资、外贸 “三驾马车”集体飘红,制造业增速更是大幅跑赢同能级城市。一头“扎进”新能源,除开深圳一贯的创新氛围,还有更为深层次的原因:重塑能源结构,其基础设施需求、人才环境、产学研转化实力等软硬性条件,要求远高于单一产业生态建设,需要完善的前沿科学产业链。



“新”意味着长链下游

 The Great Industrial Chain 


“新能源”简单三个字,“新”意味着极其复杂的产业体系,已触及近未来前瞻规划层面。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改革创新的先锋,集聚深港两地高端科创资源的福田区以“中央创新区”为发展定位,其中自然包含着对新能源产业的前瞻布局。


《深圳市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年-2035年)》中,提出直流微电网、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智能光伏逆变器等新兴技术。探索构建近零碳能源体系,因地制宜推动光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 市场化应用发展。推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鼓励屋顶光伏、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创新应用。日前,福田区委大院“光储充柔一体化停车场”项目顺利并网,实现“院子里种太阳”,也标志着第一波绿色清洁能源正式注入区委大院建筑用能负荷。



福田似乎在玩一种很新的新能源。在类目缤纷的新能源产业中,这样的项目并不算特殊。今年4月,福田区发布《深圳市福田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措施》,《措施》帮扶对象就涉及可再生能源、核能、氢能、安全储能、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等清洁能源领域,新能源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领域,低碳咨询、绿色低碳项目运营、产品认证与推广等绿色低碳服务领域。这意味着,整个新能源产业盘根错节,研发投入和实用产出可能诞生在其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后续应用也可能推动前沿科技的进步,这种复杂性正是是新能源产业的“长链效应”决定的。


传统化石能源体系,对能量、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并不高。石油可依据用途成为燃料和化工原材料,燃料能量会以热能形式耗散掉,部分转化为电能或动能;原材料触达日用品、化工用品等消费端和回收端。仅就能源层面而言,新能源更为理想,我国是电能强国,拥有放眼世界也难逢敌手的电力系统,毫无疑问电能是一种理想的能源替代形式。但以电能为例,其一系列工业特性让这种“新能源”一直没有瓜分到动力领域的蛋糕。



首先是电池能量密度。“动力电池”作为汽车等工具单品的最小能量单元,其相比于等质量的传统化石能源,能量密度相当低。应对能量密度问题可以从两个方向努力,如降低电池的成本、提高能量密度,像探索镁、锌、钠等储量更丰富的元素;或降低补能成本,如密铺快充、甚至部署汽车换电站等。


其次是储能。电力和化石能源不同,其难以留存的特性依赖储能技术实现效率提升。全国人民一天中停止电力大量消耗的时间段相差无几,对于不停机的电厂,夜间产出的电力如何留存,是个难题。在解决储能问题上,纯电汽车是一个极佳的解决方案;以及通过水利工程、自然洞穴加压等能量转化样实现储能目的。


第三是电能传输。导电介质电阻的客观存在,电能在长距离传输中损耗不可避免。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也大致分为两个路线:传输路线的特高压、低电流传输,以及材料路线的常温超导。



新能源的“新”在电能领域也体现出自身的“长链效应”:电池技术、储能、电能输送对应着电能储量扩容、电能柔性调配生产、隔热防火材料研究、热力学物理等多种工业、科学前沿技术,将来可应用于海洋经济、航天产业、深海勘探等多种产业,而绝非仅限于能源领域本身。



找准“发力点”开启新能源大门

 "Key" Point 


新能源让人雾里看花,正是由于其后劲过于强大。新概念问世,很难从片面的个别业态去描述其全貌。这也是在顶层设计之下,最为考验区域产业开发能力的环节。


深圳不仅是全国工业第一大市,更是少有的集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为一体的经济大市。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的福田,科技创新正在融入“中央创新区”的城市肌理。深圳市“20+8”战新产业蓝图铺展,福田全面发力,提出到2025年全区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市区联动的“8+3”产业体系,其中新能源、智能终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集群具备国际影响力


“筑巢引凤”的科创友好路线,和总部经济繁荣的浓厚科创氛围,让福田区能够在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建设中得以打出更多组合拳。此前,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广核集团、西门子能源、深圳能源集团等一批新能源领域龙头领军企业已经扎根福田。年初,福田区又与中创新航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其将在福田设立国际总部,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更为可期。



聚焦到新能源产业的落地,在后续工作中,福田从研发、服务、产盈生态构建等多个方面催化:


首先是依据当下新能源产业特征围绕配套建设进行集中攻关。如围绕储能、传输、光伏等细分领域,先行构建起技术落地的微型生态,在形成可推广经验后向外辐射产业能量。


其次是招商引资后项目支持管理,如产业人才支持、住房支持、上市支持、融资担保、并购重组、能耗监控系统支持等。


第三是技术类支持,如数字化转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产品运用推广等,这些项目应用需要发挥强大的区域协同能力,而福田区在产业融合方向具备先天优势。


2023年,新能源或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机遇,却很难断言其下一个实现颠覆的节点在何方。在微观层面,或许诞生于动力电池实现突破,或伴随特高压实现首个省级区域覆盖,甚至可能是实现了更经济高效的氢能制备存储方法(如正在攻关的甲醇制氢),任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成果都可能颠覆现有的能源格局。可以断言的是,新能源的未来不能简单以化石能源产业体系照搬对标,前瞻者已经在这片产业沃土上披星戴月地拓荒了。




RECOMMEND


推荐阅读

☞ 国际竞争力中的“软实力”正在发力,本土时尚迎来3.0时代

福田“新春第一会”为全年开局 吹响“攻坚落实 赛龙夺锦”号角!

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福田区全力打造都市型先进制造业高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福田产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