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展越来越像科技展背后:文化生产迈向“黑箱化”

FII 福田产投
2024-10-14

超12万件文化展品亮相;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展示与交易;主会场单日参观人数突破14万人次……日前,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深圳落下帷幕。本次博览会吸引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福田展区“财丁两旺” ——主展厅共接待观众近13万人,同比增加100%;分会场及配套活动吸引人流42.4万余人,同比增加98.8%;合同成交总金额近200亿元,同比增加23%。


值得关注的是,文博会聚焦“首展”“首发”“首秀”,带来新奇的文创产品和文化体验:借助穿戴VR的文旅形式,利用语言大模型与儿童对话的虚拟形象……展会呈现了最前沿的文创消费生态,如同一场想象力的奇美盛宴。在科技的硬核加持下,文化商业化的能力正向创意极限靠拢,文创成为一个既亲民又充满艺术感的赛道。



1

PART.ONE

/ 文化产业的“迭代”动力 /

the Itera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文博会已然成为深圳一张“显赫”的文化产业名片。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承载着文化交流繁荣的使命。



今年是文博会创办二十周年,其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连年攀升。首届文博会主会场就设在福田,直至第十六届文博会,福田不仅是文博会主会场的属地,也是深圳中心城区文化高地。而文博会既是一个国际化文化交流平台,更是一个自带“前沿”“未来感”光环的文化符号。


除了纷繁多样的文化项目、充满想象力的科技元素,在文博会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与会各界对文化创新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市场敏感。文博会方落幕,一场座谈会即在深圳市福田区召开,来自福田区商务部门、文旅部门、相关街道、商圈的代表与上海某文化科技企业迅速对接,洽谈如何让文博会上达成的意向尽快落地,在深圳开设华南地区旗舰店。这种“趁热打铁”的节奏,贯穿文博会全周期:会上拿到订单的企业,马不停蹄优化产能,实现交付;意向厂商往往重点跟踪展出成果,以备随时磋商合作。


“长尾效应”持续发酵。



这样的产业土壤,使文博会乃至深圳在文化领域的崛起势不可挡。深圳的文化土壤以开放包容、创新活力、多元融合为特点,与其他以传统文化著称的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独特的风情,不仅时刻为深圳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元素新血,也加速着文化本身与呈现形式的迭代。


在资讯时代,信息的丰度呈指数级上升,是传统文化受到倾轧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思变通的文化, 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成为文化领域的共识。


深圳文博会包罗万象,所有参与方都在积极发掘文化产业新增长点的客观氛围,促成了文博会“博而不杂”“干货满满”的盛景。传统元素有各类文物产品,z世代们熟稔于心的网文、网剧、网游产品也纷纷登台展示“出海”的成绩喜报,新老文化同台呈现,各擅胜场,正是为文化产业赋予生命活力的明证。



PART.TWO

/ “科技+文化”组CP

     是一场双赢盛宴 /

a Win-Win Feast of 

Technology and Culture


深圳对文化产业呈现出巨大的包容性,有目共睹。文化“包容性”的背后,是强悍科技转化能力的背书。


以文化产业中具有较高净值、快速市场反应能力的时尚领域为例。深圳富集着一批国际知名本土时尚企业,赢家时尚、影儿、歌力思等企业成长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借科技创新积极赋能自身生产力发展的例子早已数见不鲜。


如自2020年起,歌力思宣布全面开启数字化变革。在设计端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将淘系、抖系等多个运营平台的数据智能分析,并面向服装市场捕捉一线流行趋势和消费者需求,以此提高多品牌服装设计的精准度。


歌力思当前已经跟腾讯进行合作,打造创新的高端女装行业数字化新零售模式。同时,依托子公司野兽数字科技、战略参股公司百秋电商实现线上能力的完善、新零售领域的探索。在品牌数字化的布局上,歌力思还打造了中国时尚行业第一个虚拟数字人。



时尚与科技,在谋求创新落地、降本增效的共同目标中,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双向奔赴”。如在电子产品与数字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竞争力的华为,也频频参与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服装行业商品企划、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关键场景提供技术化的升级方案,到以合作促成本土时尚产业技术高端化、创意多元化、产品个性化和品牌国际化,为时尚与科技产业结合提供了积极参考。


时尚仅仅是文化生产的其中一环。科技促进时尚创新的底层逻辑,与赋能文化生产大体一致。利用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交互等,可以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提高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能力。不难发现,文化产业中一个关键参考因素就是:市场偏好。大数据则是文化创作的风向标,使文化产业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嗅觉”。虚拟交互、大模型等数字化产品,既可作为文化消费端的体验工具,更可成为文化生产端的生产力工具:大幅降低生产者的专业工具学习成本和使用成本,使得创意甚至无需经过漫长的创作周期即可问世,结合大数据带来的“市场嗅觉”,压缩文化产品的生产、复制、流通、消费的循环周期。



此外,新技术塑造新的文化体验,也为文化市场带来新的消费增长点和生产力迭代契机。本次文博会,福田主会场聚焦“文化+科技”,“压箱底”宝贝层出不穷。深圳市北科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数字孪生人“黑科技”参展,可结合人脸合成和声音复刻技术,形成虚实世界相互映射的数字“双胞胎”。市民在虚实互动中感受社交、文创的全新形态,企业也可据此生成协同智慧办公解决方案。


在技术的加持下,文化产业也在向现代化体系演进。在这样的体系中,如何实现文化创新将不再是难题,创作者只需要做好最本职的工作即可——专注于文化生产本身。文化生产不再依赖复杂的流程,更丰富的“灵感”得以快速留存和验证,也是经科技赋能后文化生产可实现“井喷式增长”的原因。



PART.THREE

/ 新的“文化之都”,

     也是“科技之都”/

Technology also Holds the 

Title of "the Capital of Culture"


当前,福田各类文化创意市场主体11.1万家,占全区市场主体总数的21.1%,规上文化企业310家。2023年,文化产业实现营收超800亿元。这种相互融合、加速生长的业态趋势持续发展下去,会演变成何种情景?或许很难想象,然而有一些趋势是可以观测到的:如文化产业的一些枢纽加速落地(如文博会、深圳时装周),形成类似于工业领域的文化产业集群等等。



在深圳,以时尚为三大产业之一的福田,拥有超过2000家时尚类品牌企业,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约占深圳市比重的25%。时尚产业聚集效应持续增强,并与华为携手打造了华为云福田人工智能及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推动时尚产业的批量数字化转型。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作为福田“三大新引擎”之一,大力集聚一批时尚、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优质总部企业,加速传统时尚产业升级,促进“时尚+科技”“时尚+文化”“时尚+金融”“时尚+商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大时尚”产业,推动片区产业能级跃升。


文博为卷,创新为笔。文博会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不仅是本土文化产业高速成长的成绩单,更展现了科技为文化带来全新增量的可能性。


在人类历史上,汇聚了顶尖文化大家的城市被称为“文化之都”。如今,科技与文化的相得益彰,则为文明呈现了别样的可能性:借助科技工具的便利,文化不再是少部分人的专利,它可以更有普适性、以更顽强的生命力实现存续与生长。



-END-



- / 推 荐 阅 读  / -



01


优质空间 协同发展

02


聚焦产业 链接未来

03


构筑生态 共建平台


往期精彩


全球首家费加罗咖啡落地深圳福田

ii 福田时尚文化产业星光熠熠 扬帆远航

iii 助力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福田产投公司与法国费加罗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iv 湾区时尚,美在福田!国际设计师品牌大秀耀眼登场

时尚企业组团“出海”,让世界看到东方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福田产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